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2022年,全球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就在人們期盼進入“後疫情時代”之時,奧密克戎病毒株持續在五大洲肆虐,為全球復蘇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對於中國而言,這既是嚴峻挑戰,更是難得機遇。這一年,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國際舞台上彰顯出新活力,由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的元首外交更是在全球多地刮起“中國旋風”。進入2023年,在總結與回顧2022年成果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展望中國外交與國際局勢新走向,需要進一步增強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主動,在國際變局中找到新的發展契機,為國家發展贏得更有利的國際環境。
文|廣州 陳定定 卜樂
2022年中國大國外交彰顯獨立自主新氣象
這一年,中國以舉辦冬奧為契機推動“主場外交”,著力開展務實合作,彰顯國家軟實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向世界展示中國自信,更是向紛亂混沌的世界傳遞團結力量,提振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心。雖然少數“反華”國家和政客相互勾連企圖抵制北京冬奧會,但各國運動員恪守“體育無國界”精神,排除萬難相聚北京,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共同呼籲,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超越分歧,一起向未來,共同構建更加美好的明天。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讚譽,樹立起自信、包容、進取的中國形象。
這一年,中國“迎來送往”,加強與各國溝通對話,深化互利合作。2022年伊始,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和沙特、科威特、土耳其、伊朗等國外長密集訪華。中共二十大剛剛閉幕,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坦桑尼亞總統哈桑,德國總理朔爾茨,古共中央第一書記、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第一時間訪華,主場外交密集上演,中國迎來秋季外交熱潮。
這一年,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主動發起重大倡議,展現負責任大國當擔。從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再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中國在重要國際場合闡述自身立場和主張,為世界更好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以實際行動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明確回答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的時代課題。這一個重大倡議聚焦在通過國際合作落實共同安全的普遍願望與需求之上,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誠意與善意,也加強了世界上願意加入和平安全建設的各種力量。
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打造中國朋友圈2.0時代
2022年,“新冷戰”的疑雲籠罩在全球上空,自二戰以來形成的全球格局面臨激烈變化,從烏克蘭危機到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暴漲和貨幣超發引發的全球通脹危機,從地緣政治激烈衝突再到全球經濟衰退,世界在混沌不明中前行。習近平主席親自推進氣勢恢宏的元首外交,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舉旗定向,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指引方向。
2022年,從北京冬奧會期間密集出席20餘場外事活動,到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並對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的元首外交始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共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個月,習近平主席先後到訪印尼、泰國,並出席在印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而後在12月出訪沙特,參加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和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等。無論是接待外國領導人訪華,還是出席重大外事活動,元首外交始終對中國外交工作發揮戰略引領作用。
元首外交在中美關係中發揮把舵定向的關鍵作用。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依舊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強硬作風,加大對中國的圍堵和遏制,尤其是在科技脫鉤與供應鏈脫鉤上採取強硬手段。2022年8月,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竄訪台灣,將中美關係推到破裂的邊緣。11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近四小時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這是中美元首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是拜登總統執政後中美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中美各自完成本年國內重大議程後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互動,對中美兩國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為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美方於12月派出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羅森伯格訪華,象徵著中美對話合作機制事實性重啟,展現出兩國恢復常規對話的積極意向。這一系列信號有利於中美關係的“止跌”,為2023年的“回升”埋下伏筆。
元首外交既穩固傳統朋友圈又開拓新朋友圈。這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沙特之行。中沙雙方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中沙企業達成34項近300億美元投資協定,顯示出中沙關係乃至中阿關係的全面升級。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面向中東外交的重大創舉”,是“中阿關係劃時代的里程碑”。長期以來,中東地區一直是多國政治力量博弈的戰場,但與推行干涉主義與強權政治的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尊重中東各國主權、不干涉各國內政。基於此,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是在霸權介入下的中東地緣政治博弈格局中打造出的一個新型的合作共贏範本。事實證明,習近平主席沙特之行助力鞏固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友誼,中國的朋友圈在廣度與深度上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中國是2023年悲觀世界裡的堅定力量
歲末年關,國內外多個機構、媒體展開了對2023年全球局勢、經濟發展的預測,雖然觀察視角多樣,但大多結論比較悲觀。例如,英國《經濟學人》發表題為“The World Ahead 2023”(2023年未來世界)的文章,指出當今世界仍存在烏克蘭危機、經濟衰退、能源轉型等消極因素。
在地緣衝突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全球經濟是否必然進入衰退期引發各方熱議。不少機構認為,除了全球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外,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經濟困境乃至破產危機是否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都在“後疫情時代”充滿變數。不過在一片悲觀情緒中,多家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前景達成了積極樂觀的共識。花旗認為,中國近期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以及大幅放寬疫情防控措施,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至5.6%。瑞銀也樂觀評估,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上升到5%左右。持同樣評估結果的還有畢馬威、摩根士丹利等國際著名投資機構。正如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事實證明,中國經濟的復蘇離不開國際市場與深化改革開放,世界經濟的反彈與復蘇也離不開中國。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無疑為2023年悲觀的國際局勢帶來一股堅定的力量。
與此同時,2023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進一步致力於深化國際安全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為全球政治局勢帶來積極訊號。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工作如何持續推進,中國如何主動化解各種外部風險挑戰、深化實踐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這些都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面對某些國家的挑釁,如何應對保護主義、反全球化之風衝擊,提升“一帶一路”建設的廣度與深度,維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暢通,也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作答的“問卷”。中國外交應以生物醫學、氣候變化等領域為切入口,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一起探尋解決全人類共同危機之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陳定定係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卜樂係海國圖智研究院港澳台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