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是一個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深度融合、人機協作深度耦合、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世界,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粵港澳大灣區來說,人工智能也是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會長杜蘭針對如何將南沙打造成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提出《打造南沙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助力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由杜蘭擔任會長的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在2022年對272家企業和多所廣東高校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存在產業生態欠成熟、人才評價機制不健全、人才短缺等短板。她建議,應舉廣東省之力,將南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充分發揮南沙平台效應,助力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杜蘭提出了五點建議: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會長杜蘭一、在南沙建設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數據統計平台,提升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數據統計能力。通過搭建產業數據平台,實現對廣東省域內人工智能企業、科研單位等相關機構的鏈接,開展定期產業數據的上報與分析,為政府決策、政策制定以及產業研究提供權威數據支撐。同時,該平台也能作為展現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情況的載體,在南沙向世界展示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的實力。
二、在南沙建設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才評定中心,加強廣東省人工智能人才評定與培養工作。通過在南沙定期組織開展廣東省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定工作,為廣東省相關專業人才提供專業權威的評定指導與服務,這對加速海內外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集聚,提升廣東省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大有裨益。
三、在南沙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打造新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盛會。南沙作為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平台,是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的最佳會址,建議在商務、工信等部門指導下,通過專項經費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充分參與,著力打造一個具有粵港澳區域品牌特質和世界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提升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的影響力和資源集聚力。
四、在南沙舉辦廣東省大學生人工智能雙創比賽,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雙創氛圍。建議在教育、工信等部門指導下,通過產業協會等機構,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廣東省大學生人工智能雙創比賽,對大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創業項目進行專業指導與評定,引導與支持具有潛力的技術和創業項目在廣東省轉化與發展,為廣東省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五、將南沙打造成為全國首個“溝通無障礙”的智慧對外經貿示範區,推動對外經貿發展的基礎能力。建議在南沙區港口、國際會議會場、涉外酒店、涉外政務中心等涉及對外經貿活動的場景普及智能設備,比如可支持83種語言翻譯的智能翻譯機,可支持普通話、粵語、英文、日語、韓語等多種語言實時互譯的智能會議系統,以及可以講普通話、粵語、英文等多種語言和呈現多種形象的虛擬主播等。通過將上述智能設備在南沙廣泛部署,實現常態化使用,將南沙打造成全國首個“溝通無障礙”的智慧對外經貿示範區,助力廣東省對外經貿工作提質增效,為全國對外經貿工作樹立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