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與內地恢復首階段正常通關一週後,高鐵香港段亦於週日恢復正常服務,除市民可選擇高鐵北上外,內地遊客來港也變得更加方便,本地零售和旅遊業終於看到了全面復甦的機會。筆者認為,目前本港一方面要做好吸客、迎客的準備,避免因出現混亂場面,對恢復全面免檢通關造成負面影響;另方面則是要引入新思維,推動本地零售和旅遊兩個支柱產業升級轉型,以滿足疫後消費模式所發生的轉變。
事實上,港府可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疫後開放的模式,為遊客提供更多消費和住宿優惠,增加內地遊客來港消費遊玩的意欲。就以臨近的澳門為例,因窺準港人無法三年出遊的商機,近日就針對港人推出了港澳跨境巴士車票和船票優惠,期望能吸引更多港人,其他西方國家在疫後開放初期,亦有針對遊客發放如消費券等的消費優惠。因此港府亦應盡快研判對訪港內地遊客,發放不同消費優惠的可行性,藉此吸引他們來港。
同時間,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近幾個星期已接獲逾百萬人次辦理來往港澳台證件的申請,這意味著只要來港通行證到手,可能將有逾百萬遊客來港。所以,本港亦要為迎接大批遊客湧入香港做好應變對策,在做好迎客工作的同時,將大批遊客湧港對市民日常生活的影響減至最低。
此外,疫情前後全球消費和商業經營模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香港零售和旅遊業不能只靠吃老本,而是要引入新思維,並藉機升級轉型。例如現時網購和電子支付已成為內地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商場消費後亦會有專門的速遞人員送貨到家,本港零售業可趁勢做出轉變,升級電子支付系統的普及度及服務質素,來迎和內地遊客的新消費習慣。同時間,當局亦要有新旅遊賣點如M+和故宮館等新景點作招徠,並多發掘各區深度遊路線,讓遊客有嶄新體驗。
零售和旅遊業是本地重要的支柱產業,是經濟增長動力的所在,若能為這兩大支柱產業注入「活水」,便能使香港早日走出經濟低谷。
(作者係香港資深時評人,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