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荊雜志(記者彭彥)東莞報道:在東莞新能源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東莞將新建100座超級充電站建成電動汽車2公里充電全覆蓋體系。
建成公共充電樁2.5萬個
為推動東莞市充(換)電設施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充(換)電服務保障能力。近日,東莞發布《東莞市加快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將基本建成適度超前、互聯互通、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充(換)電服務網絡,努力構建電動汽車2公里充電全覆蓋體系,力爭核心城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於0.9公里;建成公共充電樁2.5萬個,私人自用樁7萬個,公用充(換)電站超過3000座,超級充電站超過100座,有效保障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需求;完善東莞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管理平台監管等功能,充(換)電服務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為有序完成工作目標,東莞市發改局將協同各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充(換)電設施配建工作目標,明確新建住宅小區配建停車位須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明確新建公共停車場停車位應按不低於25%的比例建設快速充電樁,鼓勵已有公共停車場在符合消防安全前提下,按照不低於停車位總數25%的比例建設充(換)電設施,支持利用橋下空間開展充電站建設,並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充(換)電站用地和規劃許可等手續的審批。積極推進專用領域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和配套供電服務。
在推動充(換)電設施安裝數量增長的基礎上,還將推動全市充電設施運營企業,積極加入全省電力需求響應市場和市虛擬電廠,實現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電網間的電量和信息互動。大力支持全市樁企、車企優勢互補和成立產業聯盟,推動研發新型超級快充技術、換電技術,加快推廣超充車型和換電版車型。對裝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核(換)發的新能源汽車號牌機動車輛,按應繳納停放服務費的9折計收。提高充(換)電設施的智能化信息化監管水平,建立健全“僵屍樁”定期盤活機制,改造提升一批現有公共充電站點,使用超級快充樁替換部分普通快充樁。

東莞首座超級充電站在南城福地落成,單槍最大功率可達480千瓦,是特斯拉超級充單槍240千瓦的2倍,充電模塊等核心零部件是東莞市企業自行研發生產。
東莞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已經遍布33個鎮街園區,全市至2021年底已建公共充(換)電站數量為1,389個,充電樁數量為11,189個,其中,已建公共充(換)電站數量70個以上、充電樁數量500個以上的鎮街有南城、東城、虎門、長安、厚街、塘廈、鳳崗和常平。
全市2023年新增充電樁4,965個,2024年新增充電樁4,965個,2025年新增充電樁3,820個,預計,2023年-2025年合計新增充電樁13,7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