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月17日)舉行“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禮暨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儀式,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先生及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並聯同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以及透過視像會議參與的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教授、人文學院院長劉石教授等,一起見證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與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仲偉民教授代表簽署兩校合作備忘錄。
理大今日舉行“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禮。楊潤雄局長表示:“理大成立‘中國歷史與文化硏究中心’,支持校內和香港的中國歷史和文化教學,讓年青一代了解和銘記歷史。我祝願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理工大學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合作,能使理工大學在人文研究範疇踏上新台階,取得更豐富的合作成果;相信兩所院校將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開啟新篇章。”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說:“理大會肩負培育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正向思維新一代的責任。我們相信要貢獻國家,必須愛國家,而愛國家就應該多認識國家和瞭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成立‘中國歷史與文化硏究中心’和跟清華大學合作,目的是弘揚中華文化和進一步強化國民教育,提升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國民身份認同感和對國家的歸屬感。我們會加強兩地的學術交流、進行培訓老師和編寫教材,希望中心能發展成為一所具有影響力的人文學術機構,協助特區政府弘揚中華文化,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幫助年輕一代掃除思想障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自本學年起,理大本科生必須修讀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課程。學生可以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這有助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家國情懷的意識。
林大輝博士指,理大成立“中國歷史與文化硏究中心”和跟清華大學合作,目的是弘揚中華文化和進一步強化國民教育,提升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國民身份認同感和對國家的歸屬感。理大邀得多位歷史專家及對文化發展貢獻良多的人士擔任該中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先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饒宗頤文化館名譽館長陳萬雄博士、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譽高級研究員丁新豹教授、城市大學前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兼榮休教授鄭培凱教授,以及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教授冼玉儀教授。他們將與顧問委員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攜手,就中心的發展提供建議和指導。
理大邀得多位歷史專家及對文化發展貢獻良多的人士擔任該中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將參與中心的研究項目。中心將以中國近現代史及中國社會與文化為重點研究方向,推動中國歷史與文化教育。理大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展開合作,培訓老師和編寫教材,以及進行專題研究和合辦研討會等,加強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理大“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今日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儀式。
清華大學見證代表:副校長彭剛教授(右四)、人文學院副院長倪玉平教授(左三)、歷史系阿風教授(右二)、顧濤副教授(左二)、孫正軍副教授(右一)、黃振萍副教授(左一)、歷史系主任仲偉民教授(右三)。彭剛教授說:“‘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不僅對理大非常重要,對香港也很有意義。今後,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與理大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合作,比如共同研究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及中國近現代史,共同致力推動中國歷史與文化教育,舉辦多元化學術交流活動,還可以共同編寫教材和編輯刊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