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協委員、東莞市政協常委黃盾斌在廣東兩會現場紫荊雜誌(記者彭彥)東莞報道:今年廣東兩會,廣東省政協委員、東莞市政協常委、鳳崗工商聯主席黃盾斌關註這兩個話題,社區居家養老和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為此,他專門撰寫了一份提案,呼籲大力深化發展智慧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他還準備了討論發言提綱,就指導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提出自己的建議。
加強指導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
1月9日,赴穗報到後,黃盾斌就準備一份了討論發言提綱:關於加強指導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的建議。
“在省、市僑聯的指導下,從東莞市鳳崗鎮上升到全東莞市層面,華僑華人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協會籌備試運行在東莞成為一個創新舉措。”黃盾斌建議,引導更多華僑華人歸國留學人員加深對東莞的認同和對廣東的了解,吸引他們回到家鄉創業創新,發揮專業所長。推廣東莞成立華僑華人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協會的經驗,搭建平臺,便於溝通引導他們在專業領域大展拳腳,讓更多僑商企業落地生根。“在東莞,作為省僑聯委員企業,江夏數碼產品研發生產基地(華商雲谷)獲評為廣東省僑聯的第一批省級『南粵僑創基地』,為全省華人華僑歸國留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服務,為有想法有技術的華僑華人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把先進科技成果更好落地轉化。”黃盾斌說,建議加大對“南粵僑創基地”支持力度,鼓勵更多上市公司獲成功企業家參與其中,向華僑華人歸國留學人員傳授創業創新經驗。

深化發展智慧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
“我也是東莞市政協常委,曾於2021年通過提案的形式,建議市政府大力推進“居家健康養老科技項目”,得到了東莞市政府和市政協的重視,市領導抓落實和促進,召開協調會,市民政局推動新一代平安鈴居家養老科技項目於當年落地。”黃盾斌說,“居家養老科技新平安鈴項目在疫情期間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基於這個經驗,結合期的調查研究和準備,我建議在全省大力深化發展智慧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黃盾斌認為,我國面臨著社區居家養老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的局面,急需打破現有的居家養老面臨的技術手段缺乏,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造成服務效率低下、服務資源不對口、監護人、政府監管困難的局面。黃盾斌建議,一是以國家和現有的養老和社保政策為支持,推動有條件的市、區、街鎮升級轉型為智慧型社區、居家服務示範點。二是根據試點經驗結合國家的相關要求研究製定完善省的智慧社區、居家政策,在財政社保人才等方面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和力量參與建設智慧型社區、居家示範標準。政府牽頭通過引導構建智慧養老綜合數據平臺,規範數據標準,引導各個服務主體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三是針對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可以通過培訓新生代的衛生學校和職業技能學校的護理專業的年輕護理人員學習智慧型社區、居家服務標準,這樣,一來可以培養新型護理專業人員,提高護理專業的畢業生護理水平,二來可以讓老人享受智慧養老帶來的便利和優質服務。四是目前專業的護理人員供不應求,智慧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能有效地提高服務效率,減少對服務人員人力的需求,緩解社會對養老服務人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