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南懷瑾先生,很多人都表示,他是學佛的。南先生真的只是學佛或者學道
的嗎?南懷瑾先生是通過對佛、道、儒的研究與傳播,洞悉人性,剖析社會,以人們可以隨時用時間去理解的話語,體味人生。有些人認為南懷瑾先生是一代大師,也有人說他是“江湖騙子”,而他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以及他的高壽,不僅證明了其與眾不同的睿智才思,也讓人們從“精心”入手,有機會通透地看清周邊的一切,至少讓
人們知道如何在這個繽紛的世界可以活到如他一樣的高壽。
南懷瑾認為,學佛的終極目標是為“修心”,是為“明心見性”,更有機會達到豁然開朗、受益終生的目的,他說:“修佛,其實就是在修自己內心的和諧,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內心保持和諧,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去做該做的事,修自己的心,培自己的福,如此便能幸福快樂。”佛門有言:“心靜則國土靜,心平則天下平。”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誡世人,一個人要想精神不痛苦,人格不墮落,就要學會讓自己的世界安靜下來,在這個浮躁世界中先修一顆平常心,才是最好的修養,也是安身立命最好的方法。
南懷瑾先生在自己所著的《佛學16堂》中也曾表示,人要保持初心,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有才華的人不必狂妄自大,有缺陷的人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也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