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為大年初一,香港大埔林村復辦許願節活動,大批市民早上到許願廣場,向許願樹拋“寶碟”,祈求事事順利。圖為大批市民參與許願節活動。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癸卯兔年正月初一,闊別兩年的香港許願節復辦。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林村的許願廣場是日人流暢旺,一個個寫滿心願的許願寶碟飛在半空呈拋物線,再穩穩掛在許願樹上。
林村許願樹已有百多年歷史,相傳當年到附近天后廟祈福的人們會順道將許願寶碟掛在周圍的樹上,久而久之,拋許願寶碟上樹成為當地習俗。
如今的許願寶碟由塑膠橘子和紅色心願卡組成,一根彩帶將兩者相連。心願卡一面是“菜單選擇式”,金銀滿屋、青春美麗、早生貴子、世界和平等30多個心願任君勾選,另一面則是留白的心願“自由發揮式”空間。
許願寶碟拋上樹後不掉落才算完成許願和祈福流程,而這顯然並非易事。
“我們試了五六次才成功,經驗就是要站近一點拋。”從不同方位、不同距離多次嘗試拋寶碟的張女士對中新社記者說,她十年前來這裡許願時還是孤身一人,而如今她已有老公和一歲的女兒相伴。
另一些市民則選擇用更穩妥的方式。他們將小朋友架在脖子上,再由小朋友將許願寶碟掛上樹。“我們習慣農歷新年就來許願樹,這個傳統已經很久,今年的願望是女兒學業進步和香港經濟越來越好!”一大早帶著一幫親友來林村的市民葉嘉麟說。
林村許願樹享負盛名,村民曾參拜過的許願樹包括樟樹、紫荊樹,但常年香火鼎盛不利樹木健康。
如今供人們拋寶碟的許願樹為人造仿真樹,不遠處還有一棵由廣東增城裕達隆古樹公園移植至此、樹齡過百年的大榕樹。兩者中間是由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題字的“林村許願樹”石碑。
時逢佳節,在鑼鼓聲中進行的舞麒麟表演,更為這裡增添喜慶氣氛。來到許願廣場的人們滿臉笑意,他們作揖互道恭喜,再逛逛“願望成真”市集,挑選中意的吉祥物品。
“選風車,行大運!”已在此擺攤20多年的羅女士奮力向路人推薦商品。“葫蘆吸財,朱砂闢邪。”她一邊在攤位走動著擺放物品,一邊熟練地向客人介紹著。被記者問到銷情如何,羅女士說:“今年生意應該會好點,希望疫情快點走!”
林村被稱為“許願聖地”,拋出了許願寶碟,人們還可以點許願燈、掛許願鎖……在許願池內漂浮著的一盞蓮花燈上,一名中學生寫道:全科5**(意即成為香港“高考”狀元)。而在一條裝飾著彩色燈籠和風車的小徑上,掛著一排排滿載心願的“誠心鎖”。
是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來到林村出席許願節點燈儀式。他說:“香港許願節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和本地鄉村習俗的新春盛事,而我的願望是香港做到和做好四個‘通’,當中包括政通人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