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社會發展及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資本。社會各界對政府加快土地供應,應對房屋及經濟發展所需,期望甚殷。行政長官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從“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四個方向,提出多管齊下的土地發展策略,壓縮程序,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既為解決“住"的問題,亦為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和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發展局正全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以構建更宜居、更有動力、更具競爭力的香港。
文|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 甯漢豪
甯漢豪
提量
為提高透明度,利便監察,政府會制訂並每年公布十年可發展土地(即熟地)供應預測。去年10月公布的首個預測,估算未來十年“熟地”供應將達3,280公頃。對外,這是公開承諾;對內,這是自我監督和鞭策。有關供應整體呈上升趨勢,由首年約110公頃,至2032年-2033年度達480公頃,顯示過去土地緊絀的情況將得以扭轉。當中已知會預留作房屋用途的用地可提供約493,000個單位,預留作經濟用途的用地則可提供約10,330,0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隨着研究深化,有關的單位╱經濟樓面數字向上調整。
政府透過展示持續的造地力度和清晰的目標,奪回土地供應的主導權。未來十年的“熟地”全部來自政府主導的造地項目,約一半來自我們兩個重要的發展引擎——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
北部都會區為我們帶來優質生活、經濟活力以及與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更好融合,對香港未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位於北部都會區的多個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及新界北新市鎮,各處於不同規劃與發展階段,並正全力推進。新發展區不單是未來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亦為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用地,尤其在創新科技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在十年內完成平整四成新發展土地,以及落成四成新增單位。由行政長官親自帶領的“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已舉行首次會議,指導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今年內會制訂具體的計劃和行動綱領。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諮詢委員會亦即將組成,透過各界的參與,集思廣益,把這都會區建設好。另外,發展局將於今年內成立專責部門,主導和統籌各部門的相關工作。
交椅洲人工島將提供1,000公頃新建土地發展新一代的核心區域,一方面增加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另一方面透過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強化法律服務方面的優勢。此外,人工島的發展涵蓋策略性運輸基建設施,亦能提供調遷空間支援港島和九龍舊區重建所引起的連鎖流動。我們近日已就人工島的規劃和工程研究的進展作出階段性匯報,包括填海範圍、概括土地用途、策略性運輸基建、及可能融資選項的初步建議。我們的目標是今年開展環評程序,2025年年底啟動填海工程,2033年首批居民入伙。
我們另一個造地來源來自改劃和開發現有土地。例如最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識別了約255公頃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作進一步技術研究,潛在房屋供應可達70,000個單位。首批用地的改劃會在2024年或之前啟動,並於2026年左右完成平整首批土地。
在發展棕地方面,新界現有1,600公頃棕地當中,超過一半會陸續發展為房屋及其他用途。在加快收回棕地作發展時,我們亦推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發展,並藉此機會要求發展該等大樓的企業把部分樓面交予政府。由政府主導把該部分的樓面在指定租期內,以相若棕地市場租金的水平租予受影響的棕地經營者,協助他們以更高效的用地方式營運並進行升級轉型。我們今年起會陸續為首批五幅位於洪水橋和元朗的土地進行招標。
我們亦建議發展將軍澳第137區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預計可提供50,000個房屋單位,最早2030年入伙,並配以最新擬議興建的鐵路及幹道,即“將軍澳線南延線”及“將軍澳-油塘隧道”,以服務該區。我們近日公布詳細的發展計劃,將繼續聽取持份者的意見。
提速和提效
提速和提效,離不開精簡發展程序。發展局已將《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簡稱《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涵蓋城市規劃、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鐵路工程等多個與發展相關的法定程序修訂,以壓縮發展時間表,加快造地回應社會對土地房屋的殷切需求。全面落實精簡措施後,一般項目由“生地”變成“熟地”(可供發展土地)的時間,將由最少六年減至四年,新發展區等大規模項目則由13年大幅減至七年。我們期待《條例草案》盡早獲得通過。
至於行政程序的精簡,是持續進行的工作。我們已開始檢視新一批的重點課題(例如擴展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至新發展區以外的新界農地、停車場樓面寬免安排、樹木移除和補種程序,以及自行核證和獨立審查安排),目標是由今年年中陸續提出具體建議。
我們亦會更廣泛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並制訂加強組件供應鏈的措施,包括為業界在“北部都會區”提供生產和儲存用地,促進與大灣區的協作,加強香港建造業在區內採用“組裝合成”的領導地位。
提質
提質方面,加快老舊市區重建是重要一環。香港的老舊樓宇數目正急速上升,為加快重建及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我們建議降低強制售賣(俗稱“強拍”)制度的申請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降至七成業權,而樓齡達7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降至六成業權);為涉及多個相連地段的強拍申請提供更多彈性;以及精簡法律程序。同時,我們強調要在促進土地重新發展和保護私有產權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並建議設立專責辦事處加強對受影響小業主提供的支援服務。政府現就有關建議諮詢持份者(包括專業機構、地產業界及業主組織)的意見,目標是在今年下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有關修訂條例草案。
此外,為締造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我們將在香港島建造“活力環島長廊”,連接港島北岸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和郊野步行徑,全長約60公里,並在合適地點增加或改善休憩設施,讓市民環島步行並欣賞沿途不同景致。我們今年會展開研究和設計以及工程,以期於五年內駁通九成長廊。
提供足夠土地應付社會不同方面的需求,是政府和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本屆政府自上任以來,一直以此為己任,積極推進各個項目,致力革新。在未來的日子,我們會努力落實提出的措施,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香港未來將大有可為,風光無限。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