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癸卯新年來臨之際,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以賀新春之禧。該展也是中國美術館60年館慶系列展的首展。此次展覽展出了從6500餘件投稿中精選出的近600件徵集作品,另有中國美術館館藏、特邀作品400件,共計100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工藝等美術種類。此次展覽是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單次展出作品數量最多的一場,該館以此展倡導小中見大、小中見情、小中見趣味、小中見格局的精品意識。展期由1月18日至3月26日。

蕭暉榮的中國畫《南韻北調四季山水》(36x7.5cm X4)獲特邀參展。蕭暉榮的小品畫,題材雖多取自古人,卻是由心而發,以融匯古今的藝術眼光來駕馭這些題材。他通過繪製傳統題材與古人對話,進而挖掘出傳統題材的當代意義,在畫面中註入強烈的時代精神。蕭暉榮作畫,注重從他所理解的當代語境出發,強調以我為主,以積極的態度去選擇合適的題材以表現當下,表達自我。其畫繁而有度,疏而有法,融當代精神於傳統筆墨,寓雄大襟懷於高遠意境,在在處處,皆可見出其匠心獨運。總的來說,《南韻北調四季山水》雖然尺幅短小,細觀之卻有包容萬象之氣概,種種奇觀異景把玩不盡,大有“納須彌於芥子”之奇妙。

此次展覽展出了不少美術史中的經典名作,包括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齊白石《鹹蛋小蟲》、徐悲鴻《雙獅》、黃賓虹《蜀山圖》、潘玉良《花攤》、豐子愷《飲水思源》、錢松岩《陝北高秋》、林風眠《魚鷹小舟》、傅抱石《湘夫人》等,也有零零後藝術家的最新創作,琳瑯滿目。通過此次展覽,在回顧中國百年小幅美術創作歷程的同時,也對當下小幅美術創作的現狀形成直觀認識。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同時觀察不同時期中國藝術家本真的藝術語言,審視他們的創作狀態和心路歷程,感悟他們對人民的熱愛、對社會的關注、對生活的體驗、對自然的親近、對歷史的思考。通過這次展覽,我們也希望將平時較少有機會集中展示的小幅美術作品納入學術研究範疇,啟發更多關於當下藝術創作的思考。”大小之分,本無邊界,誠如老子所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創作之道,亦是如此。唯有“盡精微”,方能“致廣大”。
來源:“汕頭藝苑文化廣場”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