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迎來生效實施一周年。1月2日起,RCEP對印度尼西亞正式生效,中國已與其他14個RCEP成員中的13個相互實施協定。RCEP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涵蓋了全球約30%的人口、30%的經濟總量和30%的對外貿易。過去一年來,在新冠病毒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凸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RCEP為成員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為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香港一直奉行自由開放的貿易政策,抱持與RCEP一致理念,香港加入RCEP能為區域經濟帶來多重效益,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文|北京 龐中英
RCEP自成立之初就目標遠大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是東盟主導的、唯一一個所有東盟成員國(除2022年11月剛加入的第11個成員東帝汶)都參加的區域貿易協定。RCEP裡面的R、C、E、P每個字都含義豐富且深刻,值得分別深入解讀。這裡想強調兩點:
第一,RCEP是以“經濟夥伴關係”為名的自貿協定。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裡,RCEP被廣泛叫作“自貿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RCEP確實是自貿協定。但是,RCEP的正式名字裡沒有“貿易”,更沒有“自貿”,這一點耐人尋味。二十世紀90年代的一些區域貿易安排,在全球化鼎盛時期,直接叫“自貿協定”。這裡最有名的是《北美自貿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自貿協定”一詞逐漸不再是區域貿易協定的命名選擇。NAFTA在特朗普政府期間改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2020年7月1日後生效,取代了運行24年的NAFTA。RCEP代表了世界性的區域貿易協定的轉型趨勢:從“貿易”到“經濟”,把原來目標簡單明確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改為“經濟夥伴關係”,以便減少“貿易和投資自由化”遭遇的各種困難。
第二,RCEP是覆蓋大洋洲、南亞和東北亞的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發起成立RCEP,代表了當時的由幾個國家以及國家集團(東盟)組成的一個國際體系,為追求一個宏大目標所採取的集體行動。參加這個自貿協定的各國,試圖組成一個“新的地區”(New Region)。今天看來,RCEP的本意是以東盟為中心,向北包括東亞三國,向西包括印度,跨越亞洲延伸到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涉及世界上半數的40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自貿區。實際上,東盟加中日韓澳新印也具有構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地區”所具有的基礎:中日韓是1997年-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形成的“東亞經濟合作”的東北亞部分,東盟則是這一“東亞經濟合作”的東南亞部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度試圖與亞洲(即東南亞和東北亞)建立更加密切的經濟關係;印度與東南亞跨海毗鄰,且歷史上對東南亞有著深刻影響。一句話,RCEP就是一個跨越大洋洲、南亞和東北亞三個“地區”的貿易安排。但是在2020年RCEP馬拉松式談判就要結束時遭遇了挫折,擁有世界上最大人口規模之一的印度決定退出,RCEP只剩下15國。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生效一年來,RCEP沒有發生第二個成員退出的情況。
RCEP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與東盟密不可分
RCEP是所謂“東盟中心”運用在經濟(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領域的一個實例。但是,東盟作為東南亞地區組織本身不是這個協定的一方,“東盟(各)成員國”才是協定的各方。在RCEP正式開始談判的2012年,《東盟憲章》已經生效4年。《東盟憲章》規定,在與各外部夥伴的交往中,東盟作為主要驅動力量和讓東盟發揮有活力的作用。這有助於我們理解“東盟的中心性”對於RCEP的重要意義。
RCEP是“東盟加其對話夥伴國”——中日韓澳新。也就是說,RCEP的成立建立在一個前提基礎上,那就是東盟組織與其“對話夥伴國”中的一些亞太國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區域貿易集團。
RCEP的P是指Partnership,中文翻譯為“夥伴關係”。在WTO收集和整理的“區域貿易安排”(RTAs)門戶中,世界上大多數區域貿易安排沒有使用諸如Partnership這樣的字眼(除了CPTPP)。但是,CPTPP及其前身TPP這個名字并非當時的美國奧巴馬政府建議或決定的,而是來自東盟國家。從TPP到RCEP再到CPTPP,“夥伴關係”是東盟的一大貢獻。東盟在“夥伴關係”上引領趨勢,因為區域貿易安排越來越要求貿易夥伴之間的“互惠對等性”(Reciprocity)。採用“夥伴關係”,實踐起來可以減少各國國內批准貿易協定的政治阻力。甚至,參加這類協定的談判者還不惜使用諸如“區域的”和“全面的”等詞美化協定。2017年,特朗普政府決定退出TPP後,驚魂未定的TPP餘下11方為了挽救TPP,汲取美國退出TPP的教訓,在TPP前面加上了“全面的”(Comprehensive)。加了Comprehensive還覺得不够,又加了“進步的”(Progressive),成為現在的CPTPP。
RCEP開啟區域合作新高度
生效實施一年來,RCEP大幅提振地區經濟復蘇信心,拉動各成員國外貿增長成效顯現,讓區域內貨物貿易成本明顯降低、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有力促進了成員國間經貿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合作由此邁向更高水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RCEP通過統一關稅承諾、原產地規則、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及其他貿易規則,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區域內“碎片化”的經貿制度安排,即整合了各成員國簽署實施的27個貿易安排和44個投資協定。通過釋放一系列制度紅利,RCEP給各成員國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從貨物貿易來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盟成員的貨物貿易均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2022年1至10月,韓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成員國的貿易增速超過兩位數,中國、日本和新西蘭的對外貿易增速也在7%以上。從投資角度來看,在全球投資波動的大環境下,中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仍然實現較快增長。從服務貿易來看,RCEP激發了各成員國建設貿易物流通道的熱情,促進了跨境物流產業的迅速發展,RCEP通關便利化措施與高效的物流網絡相結合,改善了區域內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推動了跨境電商蓬勃發展。
對於中國而言,加入RCEP進一步密切了與其他成員國家的經貿聯繫。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1至11月,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額1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佔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0.7%。其中,中國向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同比增長17.7%,超過中國出口總體增速5.8%。2022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首年,也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簽署20周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邁向3.0時代。據統計,2022年1至11月,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15.5%,高於中國外貿整體增速。目前多數RCEP成員國已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同時,中日、日韓之間通過RCEP首次建立起自由貿易關係,為三國加快區域價值鏈合作奠定了基礎。2022年1至10月,中國對韓國、日本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6.3%和8.1%,韓國、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06.2%和36.8%在對華投資國中雙雙位列前四。毫無疑問,中國在RCEP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其他RCEP成員國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可以預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放開和優化,未來中國經濟迎來復蘇,必將給RCEP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持續深入實施,RCEP也將充分釋放區域共同發展的協同效應,對中國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區域內實現經濟强勁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加入RCEP將改善香港在區域貿易安排中的處境
如上所述,RCEP的創始成員都是主權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RCEP僅限於主權經濟體參加。RCEP也為非主權經濟體,尤其是單獨關稅區參加開闢了道路。
早在1986年4月23日,香港就成為GATT的成員。1995年1月,WTO成立時,香港是WTO的創始成員。香港這一地位有助於香港以WTO成員和世界經濟中的單獨關稅區身份參加RCEP。據報道,香港特區政府自2018年起,已向RCEP各成員經濟體表達加入的意願,而RCEP各成員也表示歡迎香港在RCEP於2022年1月生效後正式提出加入。事實上,香港已在2022年1月正式提交了加入RCEP的申請。一年多來,香港一直與RCEP主導方東盟和RCEP各成員進行談判。可以預期,香港將完成加入RCEP的程序,在2023年6月前正式成為RCEP成員。如果香港順利加入RCEP,這將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大事,也將是RCEP在生效後第一次擴員。考慮到香港在亞太和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香港的加入將加強RCEP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除了是WTO成員,香港與RCEP各成員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係一直十分密切。目前香港與世界上20多個經濟體之間有自貿安排。長期以來,香港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之間互為最大貿易夥伴,RCEP的大多數東盟成員都與香港之間簽有雙邊自貿協定。這些都為香港最終參加RCEP提供了良好條件。
但是,香港在參加世界上主要的或者領先的大型區域貿易安排上相對落後和不足。新加坡作為東盟國家,是RCEP的創始成員,也是CPTPP的成員,還是2021年1月生效的《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DEPA) 的三大發起國之一(另兩個是新西蘭和智利),新加坡也參加了美國在2022年發起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與新加坡相比,香港不是CPTPP的成員,也沒有參加DEPA。所以,加入RCEP將改善香港在區域貿易安排中的處境。
RCEP面臨兩大挑戰
第一大挑戰來自CPTPP。CPTPP於2018年生效,正處在擴大階段。在可以預見的未來,CPTPP將至少有12個成員,代表著世界上更大規模的、更高層次的、更加全面的貿易區。CPTPP在2021年9月收到中國等經濟體的申請,但是CPTPP各方尚未就與中國等申請方展開加入談判達成一致。一般認為,中國參加CPTPP的前景不確定。繼英國加入CPTPP之後,有研究認為,歐盟有必要和有可能參加CPTPP。目前,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4個東盟成員是CPTPP的創始成員。未來,大多數東盟成員參加CPTPP的前景也是存在的。
第二大挑戰來自美國發起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IPEF不包括中國,且對中國構成挑戰。印度退出了IPEF的“貿易”部分,只參加其“經濟”部分。首輪IPEF談判已於2022年12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結束。首届印太共商論壇於2023年1月12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前,在泰國輪值東盟主席國的2019年,東盟發表了《關於印太的願景聲明》(ASEAN's Indo-Pacific Vision),確立了東盟處在“亞太”和“印太”之間的模糊立場。四年來,東盟在該聲明之下,一方面主導結束了RCEP談判,並推動RCEP生效;另一方面,2022年5月,東盟與美國舉行了特別峰會,大多數東盟成員參加了IPEF,它們是文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7國。
在未來,由於大多數東盟成員參加了CPTPP和IPEF,RCEP對東盟成員的意義或將被弱化。
RCEP在世界經濟充滿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代表了開放、包容、合作,為中國和本區域帶來了巨大希望,有助於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經濟治理。不過,RCEP的前途高度依賴東盟的選擇。與東盟各成員經濟關係密切、在本區域和世界經濟中具有重要性的香港參加RCEP,不僅對RCEP是利好消息,而且對於中國和亞太地區之間的關係也是利好消息。RCEP首次成員擴大,將提升RCEP未來的確定性和可持續性。此外,香港加入RCEP之後,也許帶動RCEP進一步擴員。
(作者係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文科講席教授,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2/5/axVym9n1YkfYEMsoBTqAKQ4u7hBTfxXc8l7.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