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1月8日起內地優化出入境防疫政策,與香港也有序恢復正常通關,以及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調整優化,同時隨著更大規模、更強力度的財政刺激方案的陸續推出,相信疫情影響將逐步消散,從而進一步促進早前積壓商品和服務需求的有效釋放。香港有望在2023年恢復溫和增長的勢頭。
文|香港 王晶
回顧2022年,面對全球利率上行、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後疫情時期衍生問題等多重因素影響,低迷和震盪無疑是香港經濟及金融市場貫穿全年的主要標籤,本地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總體來看,由於全球通脹上行刺激發達經濟體積極收緊貨幣政策,進而引起全球流動性收緊,高昂的資本成本抑制購買力和投資積極性,導致對外貿易活動和固定資產投資急劇降溫,拖慢香港經濟復蘇的步伐。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數據,2022年前三個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同比下跌3.3%,其中三季度同比下跌4.5%,環比下跌2.6%。不過由於香港本地防疫和消費刺激政策的調整推進,就業市場有持續改善的跡象,失業率從2022年初的5%下降到9-11月的3.7%。展望2023年,儘管香港經濟復蘇的進程和速度仍取決於疫情走勢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形勢,但考慮到1月8日後內地入境隔離政策的解除,以及新冠病毒防治政策的不斷優化,同時隨著更大規模、更強力度的財政刺激方案的陸續推出,相信疫情影響將逐步消散,從而進一步促進早前積壓商品和服務需求的有效釋放,香港有望在2023年恢復溫和增長的勢頭。
陰霾退散,香港股市觸底反彈
強美元引發的資金流走潮、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經濟增長放緩預期,以及全球通脹升溫令利率走高等主要因素,致使企業盈利增長放緩,估值下殺,香港金融市場在2022年前10個月的累計跌幅一度超過40%。儘管面臨多重困難,但伴隨著特區政府逐步放寬對訪港旅客的檢測及檢疫安排,並陸續解除本地防疫限制,香港經濟活動也逐步重回正軌。此外,內地政府對房地產等重點行業的支持性政策的陸續出台,也使市場恐慌情緒逐步消散,金融市場開始觸底回升。去年11月,香港恒生指數回升超過26%,創1998年10月以來的最大升幅,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大幅反彈33%。去年12月香港恒生指數也上升約6%。
利率維持高位,香港樓市承壓
美元利率持續上行、香港本地貸款需求疲弱,以及缺乏大型首次公開募股(IPO)項目等主要因素,致使香港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過剩,本地利率持續處於低位。港美息差的擴大,令市場套息交易活躍,香港金管局基於聯繫匯率制度出手承接市場上多餘的港元,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從3,375億港元跌破千億港元水平。由於香港銀行間結餘水平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保持低位,香港的市場利率水平預計不斷走高,而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立場,將可能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推高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和最優惠利率,預計今年上半年,按揭利率的快速上升將令不少潛在樓市買家轉向觀望。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揭開新篇章
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下,香港憑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成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點戰略,更為香港的未來帶來無限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年7月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肯定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高度評價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對香港未來繼續貢獻國家寄予厚望;二十大報告更為香港勾畫了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發展藍圖,重點提及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
外部挑戰嚴峻,香港充滿機遇
展望新的一年,一方面,考慮到美聯儲在2022年實施的一系列貨幣緊縮行動累積的影響逐步釋放,同時伴隨地緣政治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進程等方面影響,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依舊會有一定壓力;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繼續聚焦如何刺激本地經濟釋放活力及進一步改善民生,促進房屋和土地供應量的增加,以及通過人才吸引政策增强香港競爭力,相信各項生產經營及消費活動有望加速回歸正常化,香港整體經濟前景也將轉趨樂觀,在2023年實現溫和增長。在後疫情時代,如何妥善解決這三年間積累下來的問題與隱患,並平穩過渡到常態化的生活,或許才是當下更應該思考與關注的問題。前路雖充滿艱險與挑戰,但我們相信東方之珠在2023年必將愈加璀璨奪目。
(作者係光銀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