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及救援機構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的強震已致土敘兩國超過2.2萬人遇難。

救援人員不足、重型設備短缺、道路坍塌損壞、天氣寒冷、餘震不斷……遭受重大人員傷亡的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的震後救援工作面臨重重困難。

爭分奪秒開展救援
當地時間2月7日,在土耳其地震重災區卡赫拉曼馬拉什,大量房屋已整體坍塌為一座座廢墟。在一個巨大的廢墟旁,救援隊正在試圖尋找倖存者。前來參與搜救的,還有很多來自周邊地區的普通民眾。

救援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這個7層樓的廢墟中已經連續搜救了15個小時,成功救出十多名倖存者,但目前仍有約120人被困其中,救援的難點在於如何從縫隙中進入廢墟。

制定緊急救援方案
敘利亞北部阿勒頗省是受災最嚴重的省份之一。首府阿勒頗市建築密集、人口集中,大量建築物年代久遠,加上在內戰中受損,地震中房屋垮塌尤為嚴重。垮塌建築旁,雨後的道路泥濘難行。挖掘機在廢墟上“轟轟”作業,建築廢墟龐大、細碎又層層交疊,鋼筋鐵絲穿插其中,搜救難度很大。

據敘利亞通訊社報道,為應對災情,敘總統巴沙爾已召開內閣緊急會議,評估地震影響並研究制定緊急救援方案。由敘總理阿爾努斯和各部官員組成的“中央行動室”已經建立,全天候協調領導災情應對工作。

萬里馳援刻不容緩
一方有難,八方馳援。大量援助物資陸續運抵,搜救行動爭分奪秒展開。地震發生後,聯合國當天立即緊急開啓災後援助行動,為受災地區和民眾提供人道救助。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不斷向災區伸出援手,中國、韓國、克羅地亞、突尼斯、俄羅斯、菲律賓、德國、法國、瑞典、葡萄牙等國分別向地震災區派遣救援人員或提供資金支持。

應土耳其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此外,公羊救援隊、藍天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等中國民間救援力量也紛紛趕赴土耳其參與地震救援。


善良沒有國界,生命不分種族。生命不息,救援不止。為了一線生機,救援人員還在與時間賽跑。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