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行進間,過去與現在永無終止的對話,當中成就無數的故事,究是篇篇激情扼腕?是無風無雨也無晴?對“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的“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而言,港情、國情、世情都在這些故事裏出現。概言之,這就是歷史教學的豐富內容,可以在民間茶餘飯後“吹水一番”,也能夠堂而皇之走進中、小學的正規課堂教學裏,更可以甚至必須進入大學的學術殿堂內,化為專科學系,培育代代的專業人才,貢獻社會。任何國家體制的城市,愈文明的,愈是重視自身的歷史教育,這不單止是國民身份認同及向心乃至贏心的教育所在,更能夠從歷史學問追尋的過程中,知、情、意、行逐層遞進,心有鄉土,亦有國家,同時掌握終身受用的多元價值。
DSE課程繁重 無以為繼
沒有硝煙,九七回歸,如何全面準確踐行“一國兩制”,香港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都在摸索,在沒有歷史可循的情況下,學校裏面的國民教育當中,最根本的國史教育(香港向稱中國歷史)確實有被邊緣化的危機,高中中史課程是繁、多、雜,取星難,修讀的考生人數不斷下降,初中裡設獨立科的學校亦日漸減少。終於在前任特首的決斷下,宣布全港中學要設定中史獨立必修科,並且已於2019年9月全面推行。
連帶效應,這幾年高中選修中史科的人數略有微升,但以整體考生參與中學文憑考試(DSE)的總人數計量,百分比仍然十分低,十中無一!由此,現在學校教育必須回答的是,當全部初中年級的同學修讀中史科後,高中一年級為何“斷纜”,無法繼續有必修式的學習呢?
但今天學校現場卻是,高中學生已要面對4科獨立必修必考的科目(中、英、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再加2科的選修,這是大學入學的基本要求,對在普及教育下人人有中學念的普羅學生而言,考試科目的課程已太沉重,不論是學校行政或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於時間上、空間上已吃力非常,若然在高中加上一科獨立必考必考的中史科,確有一定難度,加之,香港中學文憑試要與國際文憑試(IB)爭奪考試市場,今天DSE要求共4科必修必考,無疑已處於繁重劣勢,除中文一科外,若再加上必修必考中史,將鼓勵更多本要應付DSE考試的就此選擇離埸。但筆者依然堅持要保障香港學生,於高中階段學習自己國家歷史的權利,不能被剝奪。
事實上,要引導青少年學習歷史,正確認識中國,有需要增加中小學的歷史課程,保證青少年學習歷史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認識中國就必須了解及學習中國的歷史,這是健全的國民教育,也是身份認同最好的清醒劑。錢穆先生有言:“若一民族對其已往歷史無所了知,此必為無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對其民族,必無甚深之愛,必不能為其民族真奮戰而犧牲,此民族終將無爭存於並世之力量。”歷史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如果連一個民族的根本都沒有清晰脈絡,那麼就不足以談國家認同,更無從談起進步與發展。國際歷史教育協會(ISHD)主席蘇珊.波普(Susanne Popp)教授指出:“歷史課程的使命是讓年輕一代在一個迅速變化的世界裏加強辨別能力,做好負責的準備。”
高中可採必修不用考模式
如何在受中學文憑試擠壓與確保中史科在高中必修的矛盾之間尋找出路?筆者以為可採取必修卻不必設定公開考試的方法,參考現有中學體育科目選修參加公開考試,以及校內學習的輕省混合模式,並可以校本推行!即是說,一個星期只須撥出一節或兩節課,用靈活的方法必修中史便可。
過去5年,國史教育中心都會舉辦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三部曲,先是由專家學者選出5名年度人物(不同朝代),由中心製作人物相關教材予全港學校備用,至11月選出當選人物,再為當選人物辦專題研習比賽,最後是戲劇公演。幾年來,如此自由式的參與,透過歷史人物認識各朝代的歷史,豐儉都由參與者,對學生參與中國歷史的學習很受歡迎,亦大有幫助【見附圖】,或許,這是日後高中歷史科必修卻不用考試的其中一個方案。認識5名歷史人物並環繞其所處的時代,由選舉人物到專題研習,再到戲劇公演,撰寫觀後心得,學校安排每一個星期一節課,輕輕鬆鬆必修中史,足矣!
筆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校長。本文原載於信報,獲授權轉發。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