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 (記者 陳紫瑜)2月14日香港電:香港理工大學於今日(14日)舉行新春傳媒午宴,校長滕錦光、副校長(常務及學務)黃永德、行政副校盧麗華博士、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恆、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黃煜新會見傳媒,介紹學校科研成果和最新發展。

香港科創方面投放應擴大至工商界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恆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在科創發展上的資金投入,投放資金最多的是在大學的科研上,其次是不同的研究所上。但他認為,除了香港的大學和研究所外,工商業界的投入也應增大,各業界共同發展,才能完善構建香港科創方面的生態環境。而理大將會努力積極地把研究人員的尖端科研成果轉化成為實用方案,惠及社會和工商業界。
國際高端人才VISA簽證待解決
另外,趙汝恆又提及到理大一直在爭取有更多國際高端人才到港修讀博士,從事科研工作。但是,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學生難以獲取VISA簽證,問題一直待解決。
理大科研成果和最新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則表示,“我們欣悉理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 年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中創出佳績,反映理大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國際化努力獲得肯定。理大致力成為一所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世界級大學,未來會繼續加強與全球各地夥伴的聯繫與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滕錦光說,理大具多元文化學習及教研環境,目前理大與全球超過280間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遍佈40個國家及地區,並簽署超過445份學術合作協議,包括學生交流計劃和聯合研究協作項目。而為致力培育學生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理大把“服務學習”納入必修科目,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足跡遍及東埔寨、盧旺達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

2022年,理大在開設全港首個區塊鏈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又成立了全港首間區塊鏈科技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區塊鏈技術。理大更於全球240間相關大學中脫穎而出,在加密資產及區塊鏈技術資訊平台CoinDesk《區塊鏈最佳大學2022》位列全球第一。
在科研方面,理大是香港唯一一所具有航天實驗經驗的高校,參與中國歷史性太空探索任務,項目包括國家進行首次月球採樣任務“嫦娥五號”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教育模式方面,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大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尤其是價值觀教育與國民身分認同的培養。自2022/23學年起,學生還需修讀有關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科目。此外,香港理工大學何文田校園擴建計劃將於2026年落成,將用作專職醫療教育中心,配合康復治療科學系和眼科視光學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