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社會正能量,讓公眾人士、大專學生及中小學生等透過創作和拍攝創意短片,發掘香港美好的一面,同舟人基金早前以“香港有多好”為題舉辦《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是次比賽反應熱烈,接收逾500條參賽影片,更獲來自政、商、民、校的各界鼎力支持,參與評選。賽果日前已正式出爐,大會特地在2月18日於中環街市舉行頒獎典禮。
是次比賽反應熱烈,接收逾500條參賽影片,更獲來自政、商、民、校的各界鼎力支持,參與頒獎典禮出席頒獎禮的嘉賓眾多,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同舟人基金董事兼立法會議員黃英豪、《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活動召集人方黃吉雯、同舟人基金顧問兼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同舟人基金董事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彬、同舟人基金董事兼全國政協委員龔永德、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等等。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出席《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頒獎禮是次比賽獲一眾來自不同界別的重量級評審參與評選,評審包括: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立法會議員霍啟剛、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梁俊傑、微電影導演及監製何緯豐,以及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總幹事楊學霖等等。比賽於12月5日截止報名,經過近兩個月的審閱,從三個組別共500條影片中挑選出15名得獎者,包括冠、亞、季軍及創意獎,冠軍獎金高達3萬港元。
比賽接收近500份參賽作品,一眾參賽者與嘉賓大合照大專及公開組的冠軍由香港都會大學團隊以自創動畫《風箏》取勝,其創意手法充份展現香港美麗與獨特之處;而中學組的冠軍則由保祿六世書院的同學奪得,其作品《獅子山下》以專業的手法在影片中呈現香港一眾默默耕耘的小市民,同時帶出香港濃厚人情味。至於小學組就由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的同學以《我和它》作品奪冠,運用引人入勝的旁白表達茶餐廳內市民生活百態。
大專及公開組得獎者合照
中學組得獎者合照
小學組得獎者合照同舟人基金董事兼立法會議員黃英豪表示:“基金首次舉辦短片創作大賽,有賴各方同心協力幫助,令比賽得以圓滿舉行,參加者反應踴躍,大會接獲多達500份作品。是次大賽以“香港有多好”為題,是因為過去幾年,疫情為香港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我們希望透過是次比賽,鼓勵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用鏡頭發掘香港的美好,透過影片將正能量傳遞開去。隨著香港疫情的放緩,大家的生活也逐步復常,香港與內地、與世界的往來就會逐漸蓬勃興旺。今日這個活動,除了獎勵好的短片,大會亦與香港都會大學續辦工作坊予得獎者,提升用鏡頭說故事的技巧,繼續用鏡頭去拍攝不同的故事。我們盼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說好香港故事的活動,為社會增添更多正能量。”
同舟人基金董事兼立法會議員黃英豪指今次比賽反應熱烈,盼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說好香港故事的活動,為社會增添更多正能量評審之一的微電影導演及監製何緯豐亦於活動上分享評審感受:“是次的參賽作品採用了不同表達手法,選用的題材及拍攝手法都相當有質素,感到喜出望外,作品亦充份展現出中西文化共融的香港特別之處。參賽情況踴躍,評選近500份作品是我參與評審以來最大的挑戰,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的得獎作品‘含金量’十分高。我亦在此過程感受到不同年齡層的參加者,他們所展現的香港獨特之處都各有特色,在拍攝過程中學懂發掘及欣賞身邊的人和事,相信是參賽者最大的收獲。”
《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活動召集人方黃吉雯指:“今次比賽大會收到近500份原創作品,內容貼題,有原創動畫、原創音樂,表達方式新穎,拍攝及剪輯有水平,不同年齡的參賽者從不同角度展現香港的美麗、美好和特色。在評分過程中,被參賽者的用心製作而感動。在他們的鏡頭下,感受到值得驕傲的香港。今次的比賽是說好香港故事的起始點,希望大家繼續為美麗的香港,為我們的家,繼續發光發亮,開創未來。”
大賽活動召集人兼評審方黃吉雯會上分享評審心得得獎名單現已公布,詳情可瀏覽比賽官方網站(https://ahkfund.hk/),得獎作品將於稍後時間上載至網上,市民亦可瀏覽同舟人基金各大社交平台留意最新消息。
一眾出席嘉賓為頒獎禮進行揭幕儀式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