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體壇,貝鈞奇幾乎是個無人不知的名字。自十幾歲起,他就活躍在香港體壇,涉獵柔道、健美、體操、泰拳、足球、籃球等項目。這些項目他都曾經或正在擔任總會負責人。現時,他還是愉園體育會和公民體育會的“掌門人”, 更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團長,見證了中國香港體育代表團創下奧運史上最好成績。
文|本刊記者 李博揚 陳紫瑜
見證香港體育在國家幫助下逐步取得
驕人成績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香港還處於英國殖民管治之下,那時公民體育會就是第一個勇於在香港懸掛起五星紅旗的體育組織。從此,公民體育會便開始發揮促進兩地交流的橋樑作用,比如組織和參加在廣州舉辦的體育教師培訓班,並經常安排香港運動員到內地接受培訓及比賽等。在1959年為祖國奪得第一面世界冠軍獎牌的容國團,就曾在1956年全港乒乓球公開賽代表公民體育會奪得乒乓球團體冠軍,並於翌年回內地受訓。
早在1993年,貝鈞奇就作為廣東省體操隊和柔道隊名譽領隊,率隊前往北京參加第七屆全運會,帶領體操隊豪取五金,留下美好回憶。
貝鈞奇猶記得1997年,他曾協助公民體育會會長兼田徑總會會長毛浩輯共同籌辦了一場“回歸跑”,從北京跑到上海又跑到深圳,歷經一站又一站,最後回到了香港,寓意著“香港回歸”。著名的“香港馬拉松”由此誕生,之後更一躍成為世界知名賽事。
回歸之後,香港更是與內地體育事業共同成長進步,香港多個運動項目引進了內地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為促進隊伍進步和成績突破打下堅實基礎。也有不少內地體育機構與公民體育會保持著緊密聯繫。作為香港體育界的“常青樹”,貝鈞奇可以說是全程見證了香港體育在國家幫助下,逐步取得現時驕人的成績。
期盼內地與香港不斷加強在體育教育領域的聯繫
1金2銀3銅,6枚獎牌!在2020東京奧運中,中國香港隊歷史性地打破記錄,贏得1金2銀3銅的好成績。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團長,貝鈞奇表示,港隊在東奧取得好成績不是憑僥倖或幸運——過去十年特區政府增撥更多資源,香港體育學院亦努力訓練運動員,各項目的體育總會對運動員加強培養,香港奧委會全力協調各方面資源,與此同時,香港體育事業的發展,與國家不斷加大對香港體育資源的投放也密不可分。
香港“體操王子”石偉雄就曾長期在湖南體操學校訓練;國家隊在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訓練時,也會鼓勵香港運動員一同前往受訓,與內地運動員交流切磋,為新生代香港體育健兒提供更優質的師資和平台培訓,從而提高香港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公民體育會亦從內地引進了不少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青年運動員成長,促進了香港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不過香港長期缺乏專業性運動人才。”貝鈞奇指出,“當運動員身體巔峰過後,就需要面對轉型和前路問題,這導致了很多香港家長不願意花費人力和財力培養自己的孩子去做運動員,“如果一個國家的運動員比如足球運動員薪水高、待遇好、受重視,那家長也會希望自己孩子成為一個球星”。 因此,香港體育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提上日程。貝鈞奇期盼著內地能夠不斷加強與香港在體育教育領域的聯繫,促進香港的教練員、裁判員和運動員等體育競技人才不斷地湧現。
另一方面,貝鈞奇深信體育運動是凝聚民眾及培養集體榮譽感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通過體育交流活動加強兩地青少年的了解,從而增進感情。疫情前,每年暑假,貝鈞奇都會通過香港體育社團聯會帶領包括香港各中學足球隊、跆拳道隊、田徑隊、武術隊、柔道隊、籃球隊等百餘人的香港青少年體育交流團前往北京、內蒙古等地交流訪問,與內地的學生運動員互動練習、舉行比賽。這讓香港青少年更深入了解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了解內地運動員最新訓練成果,學習國家隊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精神,亦推動兩地青年建立起深厚友誼。
貝鈞奇說,體育文化對民族、國家、社會和個人能起到巨大的重要影響。因此,希望香港年輕人能夠多了解香港的優勢,以體育譜寫與內地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期待可以爭取到更多國家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
貝鈞奇表示,港隊近期的卓越表現,讓特區政府看到增加資源支持體育發展的成效。接下來的重頭戲當屬將於2024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
在貝鈞奇看來,如何善用這個現代化設施,需要細緻謀劃。
“早前NBA也曾經考慮過來香港舉辦比賽,但由於紅磡體育館的設備老舊,不得不另尋場地。等啟德體育園建成並投入使用之後,期待可以爭取到更多國家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將與廣東、澳門一起合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對於香港來說是一次難得機會。我和所有港人一樣,對在香港舉辦更多國家賽事充滿期待。”貝鈞奇說,“此外,希望香港日後能在體育方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有更為緊密的合作。香港有一小時通達大灣區各大城市以及國際航空樞紐等多個優勢,希望不會錯過以體育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機會。”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對此,貝鈞奇表示:“香港發展一直與國家發展和國家所需緊密相連,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體育事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機遇。”
2022年7月1日,香港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也正式成立。貝鈞奇更是感到欣喜:“這真是一件好事!”他說,以前體育由民政事務局負責,但民政事務局的事務範圍比較廣,現在不僅成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而且該局還進一步細分了各大事務,包括文化、藝術、體育、電影、創意產業和旅遊都有專門部門負責。現在,體育界人士可以與專門的體育部門交換意見,爭取互相配合。
目前,特區政府正在構思增加體育場地及設施,如將撥出資源發展五人足球場,改善香港體育學院設施,在校內發掘體育尖子轉為精英運動員進行培訓等。除此之外,未來特區政府還將推出很多群眾性項目。貝鈞奇希望特區政府能夠繼續優化體育政策,增撥資源,推動體育界發展更加專業化、產業化,拓展本地及海外體育市場;研究增加用於運動員培訓、集訓中心的土地面積,為香港體育發展提供更大空間。此外,亦要加強支援精英運動員、教練員等體育工作者,培養香港體壇新秀,傳承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
貝鈞奇相信,在國家支持下,香港體育發展定會開啟全新局面,將有越來越多的青年運動員在世界體育舞台上嶄露頭角,香港體育事業和產業都將獲得更大的進步,完全有條件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