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岳衡
今年兩會,本人就香港如何更好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話題提出建議,一是建議從頂層設計層面考慮,支持內地與香港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國際板,創設“一帶一路”股票指數,進一步釋放香港金融及專業服務方面優勢潛力,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其二是建議拓寬“跨境理財通”業務參與機構,更好滿足市場需求,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的有序開放。
支持內地與香港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國際板
建議從頂層設計層面考慮,支持內地與香港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國際板。這是開啟一條資本市場發展新路徑,一方面香港建設“一帶一路”國際板擁有堅實的軟硬件條件,另一方面內地在推動建設“一帶一路”國際板方面,可以調動監管及交易所資源,同時提供上市主體、發債主體和資金通道。
一是建議內地支持香港交易所推出股權融資“一帶一路”國際板。重點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資格企業赴港上市,創設“一帶一路”股票指數。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密切合作,將合資格“一帶一路”沿線標的納入互聯互通範疇,擴充投資者範圍。
二是圍繞沿線國家地區的債務融資需求,創設債券融資“一帶一路”國際板。一方面以補貼等形式吸引沿線國家地區發行主權或類主權債券,另一方面以大型項目為主體,選擇“一帶一路”沿線建設周期長、預期收益較為確定的項目在港發行中長期債券,由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開發性機構提供產生效益前的保證利息。此外,結合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動,由人民銀行牽頭,鼓勵發行人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大力發展匯率對沖工具、利率對沖工具等風險管理產品,推動形成完善的債券融資生態。
三是鼓勵各類主體參與打造“一帶一路”另類投融資平台。在用足用好傳統融資平台的同時,可以創新設立優勢行業的產業基金,初期設立可由國家級基金以及新成立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牽頭進行,同時鼓勵引導央企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等,包括港澳企業,積極參與到共建中。
四是在國家層面大力扶植中資及港澳投資銀行。支持針對東盟、中東等區域進行重點布局,與外資投資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五是充分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優勢。在法律咨詢、風險管理、爭議仲裁、資產評估、綠色認證等配套服務領域,遴選出代表性機構形成“一站式”投融資服務平台,以組團形式對外宣傳推介,打造香港作為“一帶一路”沿線投融資中心的專業名片。
拓寬“跨境理財通”業務參與機構
截止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該業務試點的個人投資者4.07萬人,涉及相關資金匯劃22.21億元。上述規模和大灣區龐大的人口數量及理財需求相比還很小,總體業務發展規模仍有很大空間。鑒於此,建議支持擴寬“跨境理財通”服務機構的類型,將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財機構等納入試點範圍,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一是將現有理財通的交易模式延伸至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投資賬戶。即商業銀行繼續負責銀行賬戶的開立、資產的托管、交易結算以及外匯兌換等,居民的理財資金可從銀行端的投資賬戶轉至合資格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投資賬戶,使得客戶得以購買更加多元化的理財產品。
二是除商業銀行外,增加證券公司、第三方獨立機構的代銷渠道,以及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利用上述機構對於資本市場更為熟悉的優勢,增加客戶選項,拓寬銷售渠道。
三是充分利用非銀機構在投資顧問、財富管理顧問等領域已經奠定的基礎,明確允許在香港持有牌照的持牌人員可推介於理財通項下的香港端產品,內地投資顧問可推介於理財通項下的內地端產品,監管部門就展業的地域及推薦範圍予以明確,以打消從業人員在展業過程中的跨境銷售疑惑。此舉也可為未來大灣區內財富管理專業資格互認探索方向。
四是結合推出“前海金融30條”的契機,允許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合資格香港金融機構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建立服務中心,就南向通的投資產品向境內合資格投資者(即境內居民)面對面進行業務推廣、提供相關宣傳材料及投資建議和銷售。
“跨境理財通”目前處於試點階段,隨著我國居民跨境理財及靈活配置資產需求的上升,建議“跨境理財通”的試點區域範圍逐步由大灣區擴展至其他較發達地區,更好滿足內地與港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作者係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交銀國際董事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