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仲尼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出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將恢復增長動能放在擴大內需上,最重要的是提振民眾信心,釋放其儲蓄,相信未來這應該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
目前的問題並非民眾沒有錢,而是他們寧願將錢儲蓄起來也不願意消費,這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疫情的衝擊以及複雜的國際形勢,使得國際和內地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很多市民都不敢消費,積谷防飢。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去年人民幣存款增加逾26萬億元。若能釋放部份儲蓄,相信有助帶動高端零售市場復蘇和穩定樓市。
早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政策。舉例說,中央採取減免車輛購置稅,促進汽車消費,使新能源車銷量增加93.4%,成功釋放汽車消費動力,帶動汽車上下游行業發展,製造更多新職位,激發民企積極性,為經濟添動能。
因此,要建立消費信心,建議中央政府除了繼續對中小微企減稅降費、提供融資貸款便利外,還可能要鼓勵地方政府推出優惠政策、支持產業政策,拉動當地經濟,激發民企投資意欲和積極性,讓民企為經濟增添活力,帶動經濟快速復蘇。
人口和市場資源就是中國的巨大優勢。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出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和鼓勵消費,包括向小型企業提供所得稅優惠政策、利用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投資,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助力本土消費市場發展。
中國電子消費模式迅速發展,製造了大量的消費數據,可以協助企業提供更適合消費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由於中國消費者近年對商品和服務體驗的要求不斷提高,大數據的使用和分析,便能幫助及推動企業加大投資研發,更高質素、更迎合市場口味的商品和服務,亦會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消費型經濟增長。
同時,我們在拉動消費的同時亦能提高就業率,改善民生問題。本土消費市場擴大,連帶零售、餐飲、旅遊住宿和服務人員的需求亦會增加。內需帶動的經濟增長能夠為相關產業增加就業機會,產生在地方的良好循環,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幫助解決就業問題。
(作者係港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6/WR3rHh29IjqU3VyERmzIGRTN7DIdTXCpGK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