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紫祥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我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總理所做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報告,更是一份繼往開來的報告。我深深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香港問題的關切,對香港發展的關懷,對香港市民的關心。與此同時,我也深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更要全面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作為,履職盡責,獻力獻策,為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大灣區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報告主要從兩個維度對香港問題做了表述。首先是“繼往”。在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發展成就時,李克強總理指出,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援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穩定。
雖然只是短短的語句,但卻涵蓋了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政治原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各個維度,信息量大,內涵深刻,說服力強。報告充分肯定了過去五年,香港所取得的成績。而這些成績背後,最大的動力源是中央的鼎力支持。對此,全體港人應該有明確深刻的認知。
報告涉港表述的第二個維度就是“開來”。在介紹今年工作重點時,李克強總理強調,我們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不難看出,在佈局今年工作時,總理的表述緊扣經濟。緊緊抓住發展經濟的牛鼻子,不僅是穩步提升中國經濟發展品質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的寶貴力量。作為中國區域經濟版圖的重要先鋒,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經濟闊步向前的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可以說,如何以區域帶動全國,以中國貢獻全球,正是我們香港商界需要認真思考的時代命題。
今年兩會,我帶來了一份“關於允許內地國企和有前途的民營企業以人民幣計價在香港港交所上市”的提案,允許以人民幣直接買賣港股,創造多贏局面。外國人民可以在香港投資人民幣計價股票,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同時平衡其金融風險以及豐富其以美金計價金融產品。國家可藉此獲取大量外匯儲備,股票市場的穩步發展、增值,將推動香港港交所上的高頻買賣,提升人民幣活躍度以及人民幣在世界人民手裡的流轉率、儲存量、公認度以及普及度。
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主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香港明天一定更美好!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