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卻是硬任務。中央要求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同樣不能軟化、空心化,而應該銳化、實體化,不只是舉辦一些論壇、展覽、演出等活動熱熱鬧鬧、敲鑼打鼓,而是重在制定政策、培育產業、融通世界,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比翼齊飛,對標世界一流,爭取國際領先,比肩紐約、巴黎、倫敦等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電影是傳承文化、傳播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業的不斷發展一方面體現民族文化內涵,一方面也為民族文化發展帶來新鮮元素。以美國、法國的電影為例,它們不僅廣泛地向世界展示本國文化,同時也為文化發展注入新元素,還為文化輸出提供新載體。
電影業是香港文化的一張“金名片”,曾經擁有輝煌的過去,也應該有燦爛的未來。經歷“寒冬”後迫切需要“再出發”,推動香港特區政府、社會、業界齊心協力,固本培元、守正創新,重新擦亮“金漆招牌”,在國際上傳遞中國價值、彰顯中國氣派,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一國兩制”實踐故事。《流浪地球》《長津湖》等熱門電影,都擁有豐富的香港元素,無不體現出香港電影人的藝術造詣。
面對傳播環境和電影業態急劇變化,要支持香港電影業打造新賽道、新業態、新舞台,培育大幕、大片、大我,為香港文化產業“脫虛向實”作出全新貢獻,為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出重大貢獻。全國政協委員、美亞娛樂資訊董事會主席李國興認為,要爭取中央支持,指導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組合拳”、打出“新天地”。
1.布局未來產業。這是立足於下先手棋,為了爭取主動、贏得先機。香港人歷來都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經歷轉口貿易、加工業、地產、金融等多次產業轉型,在各個時期書寫了“香江傳奇”。面向未來,必須在“科創”和“文創”上取得新突破,現已出現的“重科創”和“輕文創”苗頭,迫切需要糾正,不能因短視而輸在起跑線上。文化產業內容廣闊、容量巨大、外溢性強,短期可見成效,長期潛力無窮,必能促進香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以電影為例,要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完善商業市場法則和金融服務體系,制定專項發展規劃,設立投資基金和公益基金,為贏得全球新一輪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2.聚焦未來電影。網絡科技一日千里,電影業也要順應技術發展趨勢,充分運用虛擬實景(VR)、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形式,提升電影技術含量,豐富觀影體驗。比如,應用元宇宙後,在前端提高了影片製作的效率和完成度;在後端,帶來內容消費端的模式創新,將在電影院、線上觀看、實景娛樂等方面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再比如,線上線下結合、大屏小屏互動,在電影中“留白”,讓觀眾通過彈幕、短片、遊戲等元素參與在劇情中,在互動中叫好又叫座。為此,建議把未來電影作為深港合作的重要範疇,在河套區打造“電影夢工場”,匯聚深圳的技術、市場等優勢和香港的體制、資本等優勢,整合雙方優勢,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加快新型消費發展。
3.培育未來人才。電影的未來基於源源不斷的人才,香港要有電影人才產業化的思維,把最優秀的電影人才吸引到聚寶盆裡面。香港特區正在全球“搶人才”,但不應該只涉及金融業和科技界,也應該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創人才,特別是VR/AR等視覺呈現方面的人才。既要全球聚攏人才,也要自身培養人才,建議設立“電影人才未來學院”,提升香港電影界存量人才的新技能,培育青年增量人才,包括導演、編劇、攝像等類別特別是虛擬攝制、後期特效等方面青年才俊。
4.配套未來要素。在探索未來電影過程中,需要配套未來要素。爭取中央政府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編制未來電影配套要素清單,構建華語電影特徵體系,打造大灣區電影品牌,逐步解決惠港電影政策“大門打開、小門不開”問題,在融資、稅收、演員、宣發、拍片檔期等方面“鬆綁”,在港建設“中國故事”共享劇本庫。
電影人應該有情懷,最根本是人民情懷、觀眾情懷,具體化後就是政治情懷、文化情懷、報國情懷。發展未來電影,既要發揮內地市場托底優勢,在這個基本盤基礎上,更要調頭向外,真正實現香港發展、海外拓展、宏圖大展,既服務自身產業,也貢獻國家大業。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美亞娛樂資訊董事會主席李國興,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