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弦 I 華中師範大學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
曾智林 I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粵港澳大灣區自身的獨特性加上三地青年在文化和價值觀上的差異,成為阻礙港澳青年進一步融入大灣區進而實現區域融合發展的重要因素。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青年人文交流,有助於消除港澳與內地青年之間的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最終使港澳青年能夠真正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本文首先運用建構主義與微觀互動社會學理論闡釋青年人文交流的定義與內涵;隨後論述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相較於傳統交流在場景情境設計、信息收集反饋和意義與道德感構建上具備的創新要素;最後,探討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實踐模式,包括彼此間高度融合發展的關聯式互動、合作式互動和角色轉換式互動。
較於全球幾大著名灣區和國內其他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作為一個跨區域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具備「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基本特點;同時,港澳地區與內地在社會文化上有著顯著不同,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在價值觀上存在不小差異。這些都成為阻礙港澳青年進一步融入大灣區進而實現區域融合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面對世界局勢和國際環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通過共建人文灣區,推動粵港澳地區的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促進港澳青年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港澳地區的廣大青年不僅是各自城市的有用之才,也是當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生力軍,更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棟樑與希望。因此,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促進三地民心相通、情感共融,進而推動港澳地區與內地的深度融合發展,是一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重要戰略舉措。
一、 青年人文交流的概念與內涵
人文交流(People-To-People Exchange)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重點在於人際交往與親身互動。在此意義上,人文交流指的是以人為主體並且也以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涉及社會各方面的交流活動。微觀互動社會學和社會建構主義都指出,人文交流的核心在於交流的過程,強調以參與者為中心,發展出共同的關注焦點。身份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對特定現實的主觀接受,只有和他者產生交流與互動,人們才能建立起身份認同。在所有人群中,青年人是最富有活力和朝氣,也是最少成見和束縛的群體。在人生比較年輕的階段相互了解並發展出的友誼,往往能夠比較持久並影響人的一生。青年人文交流,既是一個建構身份認同的過程,也是一個彼此相應感受對方身體微觀節奏與情感的過程。
基於上述理論視角,本文所理解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是指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青年以「親身在場」的方式,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活動中進行的主體性參與。最終目的是消除青年之間的隔閡和誤解,促進心靈相知相通,使港澳青年真正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首先,當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聚集在同一場所,無論他們是否有意識地關注對方,「親身在場」的方式會使參與青年發生自然而然的相互影響;其次,參與青年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目標、對象或活動上,通過相互傳達而知曉彼此的關注焦點,進而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再次,參與青年將通過「親身在場」的交流互動所形成的新經驗融入到原有的經驗結構後,會形成主動進取、滿腔熱忱的情感能量;最後,青年人文交流使抽象的情感能量與具體的群體符號聯繫起來,賦予後者以獨特的價值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新一輪具體情境的交流互動。如此循環往復,會逐漸形塑同一群體內所有成員所共有的群體感(Group Feeling)和認同感。
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創新要素
過往傳統的跨地區青年交流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亦存在一些顯著不足,如較為注重活動形式的擘畫與宣傳,但缺乏對活動達成目標和實質內容的精心設計;較為強調前期的準備工作,但忽視後續的跟蹤反饋與評估;較為關注官方的政策需求,但忽略參與者的意識變化;較為側重短期零散的活動安排,但缺乏對長期系列活動的思考和規劃。由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性和兩地民情存在不同,必然會對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這就需要發揮創造力並融入創新要素,更細致和貼切地進行情景設計,進而引導港澳與內地青年積極互動交流,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國家自豪感。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場景情境設計、信息收集反饋和意義與道德感建構這三點上。
首先,精心進行在場情境設計。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強調青年參與者通過「親身在場」的方式進行交流與互動。通過對空間和活動主題的精心設計來營造氛圍,讓親身在場的青年聚集在同一場所並聚焦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動上,引起大灣區青年的文化共鳴並獲得身份認同。由於港澳與內地青年存在成長背景與社會文化的差異,在面對相同的國家與社會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側重點。因此,活動主辦方有必要在青年參與者中建立一種舒適又有活力的共同情境,在真誠的互動中放下偏見,在理性的交流中了解和信任彼此,最終正視差異並尋求共識。
其次,強化信息收集反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是強調參與青年關注共同焦點、分享共同情緒和情感體驗的互動過程。為避免重前期準備而輕後續反饋的問題,活動主辦方有必要確立參與青年共同關注的有價值議題,同時拓寬意見收集渠道。活動結束後,一部分意見的收集可以通過分析用戶體驗等量化指標來完成,另一部分則可以通過對活動中的三地青年尤其是港澳青年進行深入訪談、調查問卷和隨機採訪完成。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港澳青年所關心的議題,同時也促使港澳青年回顧並分享對相關活動的體驗與收獲。此外,通過三地青年進行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方式,促使他們把自己的交流體驗表達出來,分享彼此的情緒和情感體驗。這樣不僅能夠完善自我認知,而且有助於消除彼此間的隔閡和誤解,促進粵港澳三地青年的意識相交與心靈相通。
最後,加強意義與道德感建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為參與者創造和提供「親身在場」的交流互動空間,進而形塑和構建意義與道德感。通過交流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透過理解加深對事物和自我的認知,在交流和互動中創建新的意義。進而在新的意義基礎上,參與青年迸發出獨特的情感能量並形成關於對集體的新認知。當青年們愈加密切關注共同目標、更加知曉彼此的所做所感並了解彼此觀念時,他們就會更強烈地體驗到共享的情感,最終產生共同的道德感。這是一種集體成員所擁有的歸屬感、自豪感以及維護群體所產生的正義感。當然,構建此種共同道德感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但意義十分重大。只有實現深度交流並完成共同的意義與道德感建構,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才能達成真正的心靈契合,邁向真正的彼此認同。
三、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實踐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使青年們親身經歷某種共同情境,三地青年之間將會有更直觀、更深入的相互認知,進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在具體的活動實施中,需注意線下場景氛圍設置、活動網絡宣傳和衍生產品設計都要緊密圍繞相關主題進行;從活動的前期設計到交流過程中都要進行參與者細分,注意關照具有不同年齡、學術背景和成長經歷青年的差異化需求;充分利用相關地域的流行語言與文化,拉近青年與青年、青年與主辦方之間的距離;減少流於表面的形式化交流活動,重視長期交流項目的開展,等等。為避免傳統跨區域青年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之間的共識和認同,推動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很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關聯式互動、合作式互動和角色轉換式互動三種模式在實踐中的融合與發展。
(一)關聯式互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關聯式互動,指的是將歷史、情感與行動相結合,著重為參與者創造和提供一種貼合主題的互動交流氛圍。一方面,關聯式互動旨在強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國家自豪感,特別是培養港澳青年的正向思維,使他們正確認識國家與港澳的關係,了解港澳地區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與作用;另一方面,關聯式互動也可以增進內地青年對港澳地區歷史和現實的認知,進而彌合對港澳青年可能存在的隔閡與誤解。最終,通過關聯式互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三地青年心靈相通與情感共融。在具體活動中,可以依托廣東省和港澳地區現有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文博中心和歷史遺跡,開闢不同的展覽空間,舉辦不同的主題討論。譬如,可以在廣東的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虎門銷煙博物館、香港宋王台遺址、澳門大三巴牌坊等地,粵港澳三地青年共同聚焦源遠流長的民族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感悟近代百年中華民族不斷救亡圖存、發奮圖強的光輝歷程。相較於傳統的走過場式交流,關聯式互動其重點在於參與青年間的頻繁互動和深入交流。因此,需要組織和鼓勵三地青年就相關歷史事件、人物或議題進行理性客觀的真切討論。沉浸在極富民族歷史文化特色的場景和情境中,三地青年能夠感受到彼此身體的微觀節奏,增進相互了解與認同,進而深化情感融合。疫情後內地與港澳恢復通關,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進會主辦了「百萬青年看祖國」主題活動,邀請港澳青年到內地交流研習,透過視、聽、學、玩等親身體驗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的認識。港澳青年不僅到訪穗、深等經濟發達地區,也實地參訪相對落後的大灣區城市和內地其他地區。這可以使港澳青年認識國家的地域差異性和問題複雜性,也更加體認到國家發展強大的不易。
(二)合作式互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合作式互動強調不分彼此,將三地青年整合為「混合編隊」,將「香港人」或「澳門人」等地區身份融入到「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中,實現從「小身份」向「大認同」的轉變。通過聚焦共同目標和任務,讓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在實際的合作與分享中更好地了解彼此、消除分歧,迸發情感能量,塑造共同的價值認同。青年人文交流的合作式互動可以針對不同主題鼓勵合作與競爭,讓三地青年根據相關主題或任務自主設計活動內容和環境安排,以此增強參與青年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分享。此外,合作式互動要注意寓教於樂,增強青年人文交流活動的挑戰性,讓他們在交流和互動過程中時刻保持新鮮感和積極性,巧妙引導港澳青年感知祖國,同時讓內地青年感受和理解港澳與內地之間的差異。合作式互動的最佳實踐是在體育比賽、文化學習和創業競賽等領域。通過將粵港澳三地青年混編組隊,在競賽中學習團隊合作,同時促進各團隊相互觀摩和交流。事實上,相關合作式互動交流已經在有序開展。2019年6月24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開幕,大灣區青年藝術嘉年華、深港澳台少兒嘉年華、大灣區青年藝術節、音創未來人才計劃等主題活動同時啟動;2022年5月16日,首屆「灣區青年影像國際賽」在廣州舉行,展現粵港澳三地青年視角,共同講好中國故事;2023年2月13日至21日,「2023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音樂周」在深圳和廣州舉行,來自香港演藝學院、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和廣州青年交響樂團等機構的青年學子,在音樂周期間與職業演奏家們進行排練、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動。
(三)角色轉換式互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的角色轉化式互動,旨在通過情景模擬、換位思考等方式讓大灣區青年扮演相關角色,並在角色體驗結束後進行整體或小組形式的反饋和分享。一般來說,基於青年人文交流的角色體驗有兩種模式,即模擬的角色轉換式互動與真實的角色轉換式互動。模擬的角色互動,需準備相關角色用具,提供談論的空間,並保證角色體驗中相關問題的開放性。譬如,舉辦粵港澳三地青年共同參與的模擬法庭(Moot Court)和模擬聯合國(MUN)等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大灣區青年熟悉內地與香港地區法律體制的差異,增進對粵港澳大灣區「兩種制度」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能夠使三地青年特別是港澳青年了解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與模擬的角色互動相比,真實的角色互動更為重要,也取得更多的實際效果。自2018年起,香港特區政府頒布了「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等多個交流和實習項目,提供香港青年融入內地真實社會環境的機會,提升其對內地就業市場、工作文化和發展前景的認識;通過「姊妹學校計劃」,約780所公立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結成超過2,100對姊妹學校。香港中小學生透過與內地姊妹學校學生的交流活動,加深了對內地的認識與了解,提升了國家身份認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拿出1.3億港元鼓勵青年創業團隊落戶大灣區創業基地,目前招募逾200個團隊,深圳前海已成為港澳有志青年的創業熱土。尤值一提的是,繼2019年國家首次推薦五名香港青年赴聯合國任職後,2023年又有12位特區青年赴聯合國不同機構任職。國家大力支持香港青年代表中國站上國際舞台施展才能,既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的直接體現,也是真實角色轉換互動與體驗的最佳例證。
結 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在新的形勢下,隨著港澳與內地的進一步深度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邁上快車道。港澳青年和內地青年同為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樑,增進彼此間的交流與互動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至關重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通過在場景情境設計、信息收集反饋和意義與道德感構建上進行要素創新,依托關聯式互動、合作式互動和角色轉換式互動等高度融合發展的實踐模式,為大灣區三地青年創造了「親身在場」的條件與空間。持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文交流,可以消除彼此的隔閡和誤解,促進心靈相通、情感共融,實現港澳青年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9/Llxh2LbWvXHO6YDPQiKslcrtvgFco98JOio.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