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紅 I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研究所所長
鑄牢粵港澳三地青少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事關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以及能否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同心共圓中國夢的戰略全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的戰略性頂層設計,不僅承載著黨和國家的重大政治使命和經濟任務,也承載著深切的文化意象。歷史與文化視角對於鑄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激活歷史資源與文化動力、重新建構起一條基於中華文化的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鏈條對於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迫切的。因此,當前有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需要學界共同努力,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目標展開對粵港澳大灣區歷史與文化的考察與探討、整理與研究。
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各民族在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在歷史、心理、社會、制度、政治、文化等層面取得的一致性或共識性的集體身份認同」,其本質體現為一種群體認同意識。鑄牢粵港澳三地民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事關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以及能否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共圓中國夢的戰略全局。
一、歷史與文化視角之於鑄牢粵港澳大灣區
青少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古今中外,無論國家民族,無論群體個人,都懼於歷史虛無,因為沒有歷史,則不知來處、沒有根源,可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也恐於文化荒蕪,因為沒有文化,則缺乏積澱、失去靈魂,可謂「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文化興則國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旨在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關係國家發展與百姓福祉,既如此,如何能繞得開對它的「歷史與文化」的思考與研究呢?
在中國語境下,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經濟概念、政治概念。它是對一定地理地域的區分,也有著明確的經濟和政治的考量,而在經濟與政治的目標追尋中,內蘊著深切的人文關懷。它首先是一個地理概念,它地處中國南大門,包括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多萬人,經濟總量超過了12萬億人民幣。從地緣關係看,這一區域從來都不是一個封閉的地理空間,它自始至終都在與外界進行著人員、物質、能源、信息等交流,從粵港澳大灣區到華南地區再到整個中國、整個東南亞乃至整個世界,在全球化的視域下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地緣經濟看,這一區域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佔據重要戰略位置,它與當前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相輔相成的,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事務的重要一環。從地緣政治看,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的戰略性頂層設計,旨在帶動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地區的進一步改革開放並形成新發展格局,探討「一國兩制」背景下粵港澳聯動發展、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從地緣文化看,這一區域承載著國家的深切文化意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五大戰略定位」,如果說前四個目標側重闡釋的是經濟目標、政治目標,那麼第五個目標「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則凸顯為人文目標,指向人們的美好生活。這一人文目標其實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終極追求。
顯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包含著經濟、政治、文化等目標在內的整體建設。從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關係看,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文化不僅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動力,對政治制度、政治體制也起到明顯的導向和引領作用,還能促進社會主體間的相互溝通,凝聚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進而產生同化作用,以致化作維繫一個民族國家生生不息的磅礴偉力。如果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那麼文化議題更為深沉、更為根本。
從文化議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文認為,成功的建設有一個前提,就是人們對於建設的目標有共識,而關於目標的共識又有個前提,就是人們能夠明白「我是誰」,即有一個清晰的自我意識、一種明晰的自我身份。而自我意識、自我身份的確認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歷史的記憶以及文化的認同。也就是說,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言,有一個更具根本意義的建設議題在於釐清生活在這片區域上的人們對於「我(我們)從哪裡來」「我(我們)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我(我們)想成為什麼樣子」的認知,而這些問題僅僅用經濟和政治的表達方式是很難說徹底的,必須回到更深遠的歷史和文化中去尋找答案。所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切實的行動,需要轟轟烈烈的社會動員和可以描摹的經濟藍圖,也更需要更為持久、更為沉靜的文化省思:我們是否有了共識?我們是否擁有共同的清晰的身份意識?
因此,本文認為,歷史與文化視角之於鑄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依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統梳理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區域的歷史與文化,挖掘整理從古至今或隱或現地存在於歷史與文化中的某些重要的共識,並進行闡釋與討論,使之以清晰的歷史敘事和文化血脈來重構集體記憶,並不斷與現實對話,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覺他們屬於同一共同體,擁有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治理、共同分擔命運的願望,並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以這種「身份共識」以及「人心歸一」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各方面建設。
二、歷史與文化視域下鑄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維進路
一般而言,共識可以通過政府層面的各種溝通、協商達成,但普遍的共識則來自民間的自覺、自願、自為。直面現實,我們需要承認,共識的核心問題——「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問題是當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值得深思的一大問題。粵港澳大灣區相比世界上其他灣區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國兩制」,即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粵港澳分別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涉及到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種法律制度。這既是建設的優勢,也是挑戰所在。我們預設,粵港澳三地同處一個灣區,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經濟方面各有優勢、各具特色,彼此緊密合作,必將產生協同效應和放大效應。但是,產生最大效應的關鍵是要處理好「和」與「合」的問題。所謂「和」即「和而不同」,三地求同存異、和諧共處;所謂「合」即相互合作,三地同心協力,合作共贏。而「和」與「合」的背後是「人心」的支撐,是對同一歷史與文化的認同。對於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說,「人心歸一」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一種共同的「中國人」的身份意識還需要在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年人當中再次確認。
那麼,該如何增強「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呢?人具有歷史性,也具有文化性,因此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也需要從歷史——文化的維度看。所謂認同,就是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歸屬於哪個群體,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需要群體成員之間擁有關於中國這個國家以及中華民族這個共同體的歷史——文化連續性的認同,而歷史——文化連續感的形成有賴於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歷史」是保留「歷史記憶」的基本方式,通過歷史的認知可使人們了解到自己民族和國家的過去,從而搭建起溝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樑;可使人們感受到歷史中的事件、歷史中的人物曾經和自己擁有某種共同的特質,從而建立起自己與歷史的強烈關聯。而文化連續感的形成有賴於共同的符號系統,人具有獨特的使用符號的能力,「人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語言、神話、藝術和宗教則是這個符號宇宙的各部分,它們是組成符號之網的不同絲線,是人類經驗的交織之網。」借助一系列複雜的、等級化的符號意義系統,諸如語言、文本、儀式、節日等等,可建立群體身份的鏈接結構,從而在時間和空間上為群體成員提供一種「我們感」;可建立起群體成員對文化傳統的眷戀和延續、對現實的焦慮和抉擇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和期許,從而塑造群體成員屬於同一命運共同體的牢固想象。
可見,歷史——文化延續性可調動人們共屬一體的想象,使人們消除「我者」與「他者」之間的隔離感而擁有共同體感,認識到擁有共同的血緣紐帶、共同的歷史命運、共享的理想和信念,即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認同。當然,這裡的歷史——文化延續性不是某種一成不變的複製與再現,而是不斷變化、更新中的傳遞與賡續。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綿延幾千年至今未曾中斷的文明。作為一種「連續性」形態的文明,浩若煙海、綿延不斷的文物和典章文獻是代表其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物質留存,強調和合、重視大一統的思想傳統則是維繫其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紐帶。應該說,我們擁有足夠多的歷史與文化資源,有通過歷史和文化的力量把億萬人統合在一起的豐富的經驗與智慧。但這些經驗與智慧並不會一代接一代在人腦中「自動轉存」和「自動再造」,因為作為人的歷史——文化是由人在實踐中創造,而實踐是變動不居的,這就必然要由人在實踐中不斷地激活、不斷地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如此,這樣的歷史——文化才不會是一堆存放在倉庫的故紙、文物,而是能與現實相融合的一般知識、思想和價值觀。這也是歷史與文化之於人、之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真正意義所在。
所以,本文認為,我們需要嘗試這樣的工作: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底蘊,以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與文化為切入,以當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同體意識」為思維起點,由點及面,由近及遠,去追溯與粵港澳大灣區歷史與文化有著直接關聯的嶺南歷史與文化的生成特質,進而追溯與嶺南歷史與文化有著深沉關聯的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生成特質,通過這種由中國而嶺南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敘事與文化闡釋,在時空交替、古今對話中,聯通過去、現在與未來,以串聯起一條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統,以至綜合為一種「共識性的整體」或「共同體意識」,最終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一種人文方案。
三、歷史與文化視域下鑄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當前重點工作
基於此,當前有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需要學界共同努力,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目標,展開對粵港澳大灣區歷史與文化的考察與探討、整理與研究。不僅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歷史與文化」這一視角,還要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法、搭建新的研究架構、進行一些新的分析,等等。
一是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由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的時間不長,在經濟推動的呼聲中似乎遮蔽了其豐富而深切的政治意涵和文化訴求。對此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闡釋。此外,歷史與文化本身是個複雜概念,需要運用整體性的方法提供一種界說,才能真正揭示其內涵的豐富性與深刻性;中華歷史文化、嶺南歷史文化、大灣區歷史文化之間具有一以貫之的邏輯關係與互動品格,需要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把大灣區的歷史演進與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程相結合。既以大歷史觀的視角宏觀把握大灣區作為中國版圖的組成部分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從而釐清大灣區的歷史起源和文化淵源;又從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性視角分析粵港澳三地不同的歷史境遇和文化範式,從而展望粵港澳三地跨域協作發展、「和合」共處的未來圖景。
二是搭建新的研究架構。中華歷史文化、嶺南歷史文化、大灣區歷史文化所涉及的典籍浩如煙海、內容博大精深,面面俱到地闡釋恐怕力不能及。我們可以以「問題」為導向,以粵港澳三地民眾是否擁有「共同體意識」而提問;以鑄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旨歸,將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放置於中國歷史文化整體演進的過程中,沿著大灣區歷史文化形成、發展的內在邏輯理路,溯古通今,構建一以貫之、層層遞進的理論體系。不僅敘述中國歷史文化、嶺南歷史文化、大灣區歷史文化的源流關係,也闡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接關係。不僅注重歷史闡釋與當代發展的視界融合,也注重文化解讀與當代啟迪的時空對話,以述說粵港澳三地的歷史,從而架構全新的內容體系。
三是進行一些新的分析。從現實問題出發,從經濟、政治、科技、生態等建設的熱議話題中探尋出大灣區歷史文化認同和「人心歸一」問題,進而尋找歷史和文化資源,由古至今,由遠及近,使大灣區的歷史與文化重新聯繫起來、使大灣區的中國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更加清晰起來,從而實現建設目標。將歷史與現實相連、將過去與未來融通,在返本中開新,在開新中返本,從而有了新的視角、新的體例、新的內容。使我們的研究有別於同類研究,從而開闊歷史和文化的研究視野,深化拓展對粵港澳大灣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以引導大灣區發展的人文向度。
「歷史與文化」之所以令人癡迷,因為它獨具聯通過去——現在——未來的品格。作為一個過去話語,它深藏我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作為一個現在話語,它可以立足於當下與過去進行永無休止的對話,並推進我們的歷史延續與文化發展;作為一個未來話語,它將拓展我們的歷史縱深並將給我們帶來直面不確定未來的勇氣和智慧。基於歷史與文化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擁有共識、共感、共鳴以及共同行動,我們將邁向世界級人文灣區。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9/kIicq9VwDHD07dKQemDEVwNqekPyxPU4l7r.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