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昨日(3月9日)舉辦“並肩同行 成就新型工業化”活動,除感謝中小企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生產力局團隊多年來的信任及支持外,並與逾三二百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政產學研夥伴,共同見證生產力局和客戶在2022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年內囊括98個本地、內地和國際獎項及嘉許,其中大部分獲獎研發已落地應用,惠及社群。活動反應熱烈,現場座無虛席,內地網上平台更吸引到超過200,000位嘉賓在線觀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中)、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恆(左)、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右)出席“並肩同行 成就新型工業化”活動(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官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恆、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為“並肩同行 成就新型工業化”活動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表示:“2022年是生產力局大豐收的一年。生產力局與合作夥伴攜手合作的多個項目得到世界權威專家和國際科研機構的肯定,成績令人鼓舞。相信生產力局會繼續與合作夥伴開發更多高增值科技解決方案,從而推動各行各業廣泛採用創新科技,創造更智慧和可持續的未來。”
孫東教授指,創新科技是驅動經濟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特區政府在去年底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科技產業發展。為了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特區政府一方面會加強支持策略性的先進製造產業,在港建立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另一方面,會協助香港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製造。未來五到十年是香港創科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各界緊密合作,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創科機遇,落實新型工業化重點策略,發展香港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此外,本次活動也邀請到數據素養協會創會主席湛家揚博士主持以“說好創科故事 - 香港新型工業化的實踐與前景”為主題的研討會,與其中兩家與生產力局就共同研發創科成果一起獲獎的機構,怡加新(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及位元堂藥廠有限公司的傑出企業家及兩位生產力局年青工程師代表,探討香港企業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及生產力局的技術支持,成就新型工業化及發揮“香港製造”品牌優勢。
數據素養協會創會主席湛家揚博士(左一)主持活動研討會,來自怡加新(香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陳嘉新(左二)、位元堂藥廠有限公司董事鄧蕙敏(中)和生產力局屢獲殊榮的年青工程師代表楊浩坤博士(右一)及羅詠婷(右二),分享香港新型工業化的實踐與前景(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官網)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恆表示:“生產力局團隊一直與業界‘創新,從未停步’,從技術科研、未來人才培訓及善用政府資金三方面支持業界,推動新型工業化,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走向高峰。非常感謝香港特區政府對我局工作成果的肯定及支持。去年推出的BEE‘資助易’網上平台,短短幾個月已經錄得超過20萬瀏覽次數,令企業申請資助流程更暢順。生產力局會繼續配合香港特區政府施政方針,尤其是搶企業、搶人才政策,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落實施政報告、《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財政預算案中創科發展相關的措施,推動新型工業化、綠色科技、人工智能發展,加速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繼續與業界‘並肩同行 成就新型工業化’。”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表示,生產力局過去一年的科研相關獎項佔比增加至七成,其中近八成的獲獎研發已經落地應用,預計今年底還將有多條智能生產線在香港投入運作,涵蓋食品、醫藥、新材料等行業,繼續推動香港工業發展。衷心感謝香港特區政府與各界長久以來對生產力局的肯定、支持及信任,包括企業客戶、供應商、商會、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世界各地的院校及研發機構,以及一路同行的傳媒界朋友和生產力局員工。展望未來,作為新型工業化的促成者和推動者,生產力局將繼續與香港特區政府及業界同行,成為工商及製造業界最強後盾,以先進技術及創新服務,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促進本地科研發展,成就新型工業化,推動香港產業及經濟更蓬勃發展。
活動上亦展出了生產力局多項世界級獲獎項目,包括融入多項新型工業化元素的先進技術,涵蓋先進製造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智慧及綠色生活科技、創科教育技術等,其中大部分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且已落地應用,部分科研更已成功推展到海外應用,協助香港產業創優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