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志偉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陳穎茵 |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
蕭逸駒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1月8日香港與內地實施首階段通關,為抗疫三年以來兩地恢復正常往來跨出一大步。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在2023年仍將面臨供應鏈重建、高利率環境、通貨膨脹風險等挑戰。在此背景之下,穩定經濟、尋找科技創新等新增長點將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施政重點。事實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在「後疫情」時代更加顯著。科創不僅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應對各類突發和不可預期事件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創業則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亦是檢驗和推廣科創成果的重要途徑。近十年來,國家創新發展突飛猛進,國家創新能力在全球創新指數的綜合排名由2011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許多香港青年瞄準國家快速發展這一重大機遇,紛紛「北上」拓展市場,參與創科行業的創業。
香港青年有意赴內地發展
但面臨實際困難
探討香港青年在內地發展的意義不僅對青年拓展業務有裨益,對香港乃至國家的長遠發展亦具有重大意義。香港擁有領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創業者,但本地市場的規模較小。而內地則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及其他優良的硬件配套,能夠協助香港的企業拓展業務及進行科技商品化。因此,若能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不單能為香港青年帶來發展新機,而且有助香港的基礎科研在內地的商品化,推動兩地的科創發展,加速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雖然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發展蘊含巨大益處,但團結香港基金及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共同開展的問卷調查發現,即使香港身處大灣區這個國家科技創新引擎區域並享受頗多創業優惠政策,許多受訪創業者對於現行創業相關的政策滿意度普遍不高。調查中,約五成受訪者認為內地城市現行政策不能惠及港人,約六成受訪者認為政策支援不足以滿足創業的需要。
縱使香港青年有一定的競爭力,相比土生土長的內地人,香港青年對內地創業的政策和信息掌握不足,同時對內地的文化認識不深、缺乏社交人脈。即便香港青年能建立起對內地文化的認識和社交人脈,要在落地實戰階段突圍而出仍困難重重,面臨內地的「大門及小門未開」、申請專利耗時和專利保護不足等問題。
釐清政策平台定位
加強解讀內地政策
內地的創業優惠政策繁多,一方面為港人創業、拓展業務提供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給港人帶來理解消化大量政策的困難。加上當前形勢變化較快,部分政策可能在通過後短時間內失效,這正突顯出創業者需要有可靠的信息平台為他們綜合內地政府推出的政策,幫助他們掌握政策的變化。以大灣區為例,現時創業者有三個主要的渠道接觸大灣區內的信息: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門戶網)、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粵港澳大灣區專頁,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的GoGBA 一站式平台。以上渠道均有助加深香港青年對內地創業環境的認識,但三者之間分工不夠清晰。因此,相關部門可以考慮進一步明確三者的定位和分工。
第一,優化門戶網作為大灣區政策總資料庫的功能,盡可能集合中央、省、市級政府推出的所有與港人創業有關的政策,定期更新並移除失效信息,亦可重點提示申請人政策的生效期。第二,港人要在門戶網龐大的信息量中尋找與自己相關的政策未算容易,粵港澳大灣區專頁可考慮在門戶網龐大的信息量中轉載所有與港人有關的創業信息;同時強化專頁分析不同城市政策的功能,例如在廣東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後,不少大灣區城市隨後各自出台具體落實方案,這些方案框架相似,但政策內容不同,大灣區專頁就此可幫助創業者比較不同城市的政策方向及分析當中的差異,減少港人用於理解政策的需時。第三,為增強GoGBA發放實用落地信息的功能,貿發局可考慮和內地有關省、市政府合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落地手冊。具體做法可參考江門的《港澳居民公共服務指南》,內容包括城市的創業政策重點、孵化器及銀行的聯繫方式、生活配套和就業實習信息等。
加深兩地學校合作 培育創業人才
人脈網絡和對當地文化的了解對於創業和拓展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然而,許多香港青年苦於沒有建立內地人脈網絡的途徑,無法對內地文化有真正的了解和體驗,因此對「北上」發展望而卻步。香港目前有7間大學①已在或正計劃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與當地大學合作辦學。廣東省教育廳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可共同推動在內地的合辦大學為來自香港院校的大學生開設創新和創業相關課程,目標是幫助他們在大學時期體驗內地的文化,同時讓他們建立在內地屬於自己的人脈圈。課程設計方面應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項目可以以創新和創業副修(Minor)課程或在各主修課程下的創新和創業專修(Concentration)課程的形式開展,讓香港的大學生在大三或大四期間前往各自院校和內地合辦的大學修讀課程,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可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修讀創新和創業課程。第二,課程應着重建立香港學生在內地創業所需的認識,包括了解產業政策方向、法規和稅制等。第三,香港院校需要認可香港學生在內地合辦大學修讀的學分等同於在本校獲得的學分。第四,香港學生在畢業前需要完成「畢業專題項目」(Final Year Project),將創新和創業的理論用於實踐,並與業界接觸。「畢業專題項目」有「創業實戰」和「創業計劃」兩種形式,供學生選擇其一。「創業實戰」需要學生在內地創立公司,透過真實的設計、製造和測試產品等流程,累積實際的創業經驗。而「創業計劃」則適用於個別對於本科生而言創業門檻較高的行業,比如生物科技。學生通過學習編寫商業計劃書、向投資人展示創業理念、參加商業比賽等體驗感受創業過程,累積實用技能。
攻克「大門及小門未開」兩道難題
即便香港青年對創業政策有所了解並建立起一定的人脈網絡,其業務仍然可能因為准入限制而未能進入內地。「大門未開」指香港企業被視為「境外投資者」,即使發現創業機遇,也可能在內地部分領域創業時受到限制,比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下的人體乾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的應用,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的互聯網行業,令創業者無法一展抱負。相關部門可考慮在有審批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放寬港人在負面清單的准入限制。如果企業由中國籍香港永久居民擔任法人或主要股東,並在河套區註冊及審批後,可以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營運。之後根據試行的成果,可以考慮將計劃逐步推廣至全國範圍。
「小門未開」則指即使中央或省政府出台惠及港人的政策,但由於在地方政府前線部門未提供清晰的申請指引,及未指示申請時所需的文件,以致前線部門在接受申請時有困難,令港人難以真正受惠。為此,地方政府可强化對新政策的執行力。當中央或省政府出台新政策,地方政府需要做到「向上理解,向下執行」,即向上釐清政策的執行方向,並向下協助香港青年了解政策及具體執行細節,公布申請政策所需的文件證件、申請流程等。可以參考前海管理局編制《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人士執業備案管理辦法》政策解讀的做法,清晰列出申請政策所需的文件證件、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並以多圖形式幫助港人明白政策內容。
建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以提升專利保護力度
專利是香港青年內地創業的重要資產和資源。然而,香港與內地之間尚未有「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PPH),以致內地審批香港申請人的專利需時較長,程序亦較複雜。
香港知識產權署可採取「四步走」策略,仿效新加坡等20多地專利主管部門的做法,爭取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PPH,讓兩地可以共用專利檢索與審查結果,加快審批和提升申請人獲得專利權的機率。香港在2019年推行原授標準專利制度,為構建PPH踏出第一步,建立香港自主進行專利實質審查的能力。第二步,香港可創立政府認可的專利師機構及資格制度,確保本地專利人才的水平。第三步,香港知識產權署和構想的專利師機構應共同修訂《專利條例》,修改現行禁止使用「認可專利師」、「註冊專利師」等名銜及描述的條文。最後一步,在香港的原授標準專利制度可以提供符合國際標準及質量的專利審查,並累積一定國際認可的前提下,香港知識產權署可尋求與國家知識產權局達成雙邊PPH協議。
科技創新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歷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政府、學界、商界、人才本身等都需要積極參與其中的漫長積累過程。展望未來,希望兩地全面通關後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切實的政策支持。筆者相信這不僅能拓展香港青年的發展空間,釋放人才流動的巨大潛力,更能推動香港和內地的科創整體發展,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13/n9tgcCxR6GBbW1Kp22uY5GZClm8W9883TWZ.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水志偉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陳穎茵 |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
蕭逸駒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1月8日香港與內地實施首階段通關,為抗疫三年以來兩地恢復正常往來跨出一大步。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在2023年仍將面臨供應鏈重建、高利率環境、通貨膨脹風險等挑戰。在此背景之下,穩定經濟、尋找科技創新等新增長點將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施政重點。事實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在「後疫情」時代更加顯著。科創不僅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應對各類突發和不可預期事件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創業則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亦是檢驗和推廣科創成果的重要途徑。近十年來,國家創新發展突飛猛進,國家創新能力在全球創新指數的綜合排名由2011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許多香港青年瞄準國家快速發展這一重大機遇,紛紛「北上」拓展市場,參與創科行業的創業。
香港青年有意赴內地發展
但面臨實際困難
探討香港青年在內地發展的意義不僅對青年拓展業務有裨益,對香港乃至國家的長遠發展亦具有重大意義。香港擁有領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創業者,但本地市場的規模較小。而內地則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及其他優良的硬件配套,能夠協助香港的企業拓展業務及進行科技商品化。因此,若能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不單能為香港青年帶來發展新機,而且有助香港的基礎科研在內地的商品化,推動兩地的科創發展,加速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雖然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發展蘊含巨大益處,但團結香港基金及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共同開展的問卷調查發現,即使香港身處大灣區這個國家科技創新引擎區域並享受頗多創業優惠政策,許多受訪創業者對於現行創業相關的政策滿意度普遍不高。調查中,約五成受訪者認為內地城市現行政策不能惠及港人,約六成受訪者認為政策支援不足以滿足創業的需要。
縱使香港青年有一定的競爭力,相比土生土長的內地人,香港青年對內地創業的政策和信息掌握不足,同時對內地的文化認識不深、缺乏社交人脈。即便香港青年能建立起對內地文化的認識和社交人脈,要在落地實戰階段突圍而出仍困難重重,面臨內地的「大門及小門未開」、申請專利耗時和專利保護不足等問題。
釐清政策平台定位
加強解讀內地政策
內地的創業優惠政策繁多,一方面為港人創業、拓展業務提供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給港人帶來理解消化大量政策的困難。加上當前形勢變化較快,部分政策可能在通過後短時間內失效,這正突顯出創業者需要有可靠的信息平台為他們綜合內地政府推出的政策,幫助他們掌握政策的變化。以大灣區為例,現時創業者有三個主要的渠道接觸大灣區內的信息: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門戶網)、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粵港澳大灣區專頁,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的GoGBA 一站式平台。以上渠道均有助加深香港青年對內地創業環境的認識,但三者之間分工不夠清晰。因此,相關部門可以考慮進一步明確三者的定位和分工。
第一,優化門戶網作為大灣區政策總資料庫的功能,盡可能集合中央、省、市級政府推出的所有與港人創業有關的政策,定期更新並移除失效信息,亦可重點提示申請人政策的生效期。第二,港人要在門戶網龐大的信息量中尋找與自己相關的政策未算容易,粵港澳大灣區專頁可考慮在門戶網龐大的信息量中轉載所有與港人有關的創業信息;同時強化專頁分析不同城市政策的功能,例如在廣東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後,不少大灣區城市隨後各自出台具體落實方案,這些方案框架相似,但政策內容不同,大灣區專頁就此可幫助創業者比較不同城市的政策方向及分析當中的差異,減少港人用於理解政策的需時。第三,為增強GoGBA發放實用落地信息的功能,貿發局可考慮和內地有關省、市政府合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落地手冊。具體做法可參考江門的《港澳居民公共服務指南》,內容包括城市的創業政策重點、孵化器及銀行的聯繫方式、生活配套和就業實習信息等。
加深兩地學校合作 培育創業人才
人脈網絡和對當地文化的了解對於創業和拓展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然而,許多香港青年苦於沒有建立內地人脈網絡的途徑,無法對內地文化有真正的了解和體驗,因此對「北上」發展望而卻步。香港目前有7間大學①已在或正計劃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與當地大學合作辦學。廣東省教育廳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可共同推動在內地的合辦大學為來自香港院校的大學生開設創新和創業相關課程,目標是幫助他們在大學時期體驗內地的文化,同時讓他們建立在內地屬於自己的人脈圈。課程設計方面應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項目可以以創新和創業副修(Minor)課程或在各主修課程下的創新和創業專修(Concentration)課程的形式開展,讓香港的大學生在大三或大四期間前往各自院校和內地合辦的大學修讀課程,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可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修讀創新和創業課程。第二,課程應着重建立香港學生在內地創業所需的認識,包括了解產業政策方向、法規和稅制等。第三,香港院校需要認可香港學生在內地合辦大學修讀的學分等同於在本校獲得的學分。第四,香港學生在畢業前需要完成「畢業專題項目」(Final Year Project),將創新和創業的理論用於實踐,並與業界接觸。「畢業專題項目」有「創業實戰」和「創業計劃」兩種形式,供學生選擇其一。「創業實戰」需要學生在內地創立公司,透過真實的設計、製造和測試產品等流程,累積實際的創業經驗。而「創業計劃」則適用於個別對於本科生而言創業門檻較高的行業,比如生物科技。學生通過學習編寫商業計劃書、向投資人展示創業理念、參加商業比賽等體驗感受創業過程,累積實用技能。
攻克「大門及小門未開」兩道難題
即便香港青年對創業政策有所了解並建立起一定的人脈網絡,其業務仍然可能因為准入限制而未能進入內地。「大門未開」指香港企業被視為「境外投資者」,即使發現創業機遇,也可能在內地部分領域創業時受到限制,比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下的人體乾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的應用,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的互聯網行業,令創業者無法一展抱負。相關部門可考慮在有審批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放寬港人在負面清單的准入限制。如果企業由中國籍香港永久居民擔任法人或主要股東,並在河套區註冊及審批後,可以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營運。之後根據試行的成果,可以考慮將計劃逐步推廣至全國範圍。
「小門未開」則指即使中央或省政府出台惠及港人的政策,但由於在地方政府前線部門未提供清晰的申請指引,及未指示申請時所需的文件,以致前線部門在接受申請時有困難,令港人難以真正受惠。為此,地方政府可强化對新政策的執行力。當中央或省政府出台新政策,地方政府需要做到「向上理解,向下執行」,即向上釐清政策的執行方向,並向下協助香港青年了解政策及具體執行細節,公布申請政策所需的文件證件、申請流程等。可以參考前海管理局編制《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人士執業備案管理辦法》政策解讀的做法,清晰列出申請政策所需的文件證件、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並以多圖形式幫助港人明白政策內容。
建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以提升專利保護力度
專利是香港青年內地創業的重要資產和資源。然而,香港與內地之間尚未有「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PPH),以致內地審批香港申請人的專利需時較長,程序亦較複雜。
香港知識產權署可採取「四步走」策略,仿效新加坡等20多地專利主管部門的做法,爭取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PPH,讓兩地可以共用專利檢索與審查結果,加快審批和提升申請人獲得專利權的機率。香港在2019年推行原授標準專利制度,為構建PPH踏出第一步,建立香港自主進行專利實質審查的能力。第二步,香港可創立政府認可的專利師機構及資格制度,確保本地專利人才的水平。第三步,香港知識產權署和構想的專利師機構應共同修訂《專利條例》,修改現行禁止使用「認可專利師」、「註冊專利師」等名銜及描述的條文。最後一步,在香港的原授標準專利制度可以提供符合國際標準及質量的專利審查,並累積一定國際認可的前提下,香港知識產權署可尋求與國家知識產權局達成雙邊PPH協議。
科技創新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歷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政府、學界、商界、人才本身等都需要積極參與其中的漫長積累過程。展望未來,希望兩地全面通關後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切實的政策支持。筆者相信這不僅能拓展香港青年的發展空間,釋放人才流動的巨大潛力,更能推動香港和內地的科創整體發展,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13/n9tgcCxR6GBbW1Kp22uY5GZClm8W9883TW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