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志斌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這是港人了解中央政策、理解國家動態、洞悉經濟走向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港人觀察“一國”層面的領導架構和2023年及其今後五年國家內政外交的一個核心窗口,更是港人關心香港前途和發展的一次寶貴機會。對於香港而言,2023年的兩會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歷經了“黑暴”和大疫,站在由治及興路口的香港被中央賦予了重任,如何定好位、出好力、不出錯、走正步,這將是本次兩會給予香港的新啟發、新引航、新方向。
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分別參加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澳門代表團審議。在強調“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趙樂際還特別對港區代表提出了“四個帶頭”,不僅是對港區代表的希冀,更是對整個香港社會的囑託。
從參會的相關人數組成來看,今屆兩會的人大代表共有2977人,香港地區代表36人,澳門為12人,台灣為13人;而政協委員共有2172人,其中來自香港的委員則超過了180人,包括特邀香港人士124人及各界別香港人士逾60人。從地理面積和代表人數的比例來看,彈丸之地的香港竟有36位人大代表和超過180位政協委員,這足以可見中央對於香港的重視、關懷與厚愛。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察香港時所言,“我一直關注着香港,掛念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終同香港同胞在一起”。領袖的關心和中央的呵護,讓國安法在香江落地生根,讓選舉制度完善修正,讓“愛國者治港”原則牢牢堅守,也讓香港浴火重生,充滿着底氣和自信地重返國際大舞台,打好了疫情保衛戰,也打響了疫後經濟重建修復的第一槍。
香港的身影一直出現在兩會的每一個場景。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所談及的“支持港澳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中聯辦主席鄭雁雄在港區代表團全體會議中所表示的“‘一國’越牢固,‘兩制’越精彩”,香港都是在中央的目光之中,強調堅定支持,重申基本方針。但從一個更為深層的角度來看,兩會也是香港重新認識和把握與內地關係的歷史性契機和節點。
從經濟層面來看,這關乎到——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如何在由治及興的過程之中發揮自身優勢——這一認識論的問題。融入國家不僅僅只是靠中央給予紅利政策,更是需要香港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與內地相連、相同、相容的契合點,將自身的商業、法律及科研的優勢轉化成內地“引進來”、“走出去”的“吸鐵石”和“明信片”,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國際藍圖增添獨特的香港色彩。
從國家安全層面來看,兩會也關乎——如何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安全和諧的政治生態,為國家守得住、守得好“南大門”——這一實踐論的考驗。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際,香港應該成為抵禦境外的政治風險和海外的分裂勢力帶入內地的“防火牆”,不能成為不法分子逍遙快活、逃離法律制裁的“避風港”。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香港安全,維護香港穩定和諧就是為國家發展多添一份保障。更為重要的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層面來看,兩會所揭示出的是,港澳“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將會為國家的和平統一提供歷史的經驗與借鑒。只有國家統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名副其實。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試驗田,要當好“排頭兵”,將香港的繁榮穩定有機地納入中國故事的一部分,讓世界看到“一國兩制”的成功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應該為民族和諧、國家統一打好範式,這也是香港為中華民族應盡之義務。
奮力書寫新征程,無畏開拓新時代。兩會中的香港,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新的作用,只有接得住中央遞來的擔子才能對得起一份獨一無二的“偏愛”和珍視。要發展,就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融入,就要保障最基本的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要安全和諧,就是為“一國兩制”的精彩添磚加瓦。三個方面,環環相扣,香港的未來必定風光無限,可期可待!
(作者為中國僑聯委員、安徽省政協委員、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