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7日)在北京參加在京港生座談會。他表示,青年興則香港興,鼓勵大家在內地繼續學習,將來發揮所長,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李家超說,同學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北京當好香港的宣傳大使,以親身經歷向內地朋友說好香港故事,也可以邀請同學到香港來感受東方之珠的獨特魅力。他又透露,香港去年底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反應熱烈,將積極考慮在全球百強大學名單以上加入更多優秀學校。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一(13日)展開訪問北京行程,拜訪中央部委等。行程至今接近尾聲,李家超17日晚在北京見記者時表示,拜訪中央各部委有多重意義,是第一次以行政長官身份拜訪、第一次帶大批特區官員拜訪,亦是第一次長時間拜訪中央機構。
李家超首次以行政長官身份與在京學習的港生見面。他強調,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全力發揮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角色,與北京和其他內地城市通力合作,加強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一同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同學們紛紛表示,李家超的一番說話令他們倍感鼓舞,未來會更努力學習,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發揮所長貢獻香港和國家,助力站在新起點上的香港創造更大的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光添彩。
“高才通”擬加入更多優秀學校
他說,去年底香港推出了全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高新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為目標。這個計劃推出不到3個月,就收到了熱烈反應。我們將積極考慮先在全球百強大學名單以上,加入更多優秀學校。
李家超強調,在經歷三年多的疫情之後,香港已經重新和內地及世界接軌。社會正邁向全面復常。為了向內地和海外全方位展現香港的新魅力、新發展、新機遇,特區政府正推出“你好香港”全球大型宣傳活動,大力吸引內地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來香港。
李家超說,在座的香港青年朋友不少都是在香港長大,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北京當好香港的宣傳大使,以親身經歷向內地朋友說好香港故事,也希望邀請內地的同學到香港來感受東方之珠的獨特魅力。青年興,則香港興,李家超鼓勵港生們繼續在內地學習,將來發揮所長,肩負使命,共創未來,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港生:為港創造更大輝煌
參加座談會的在京港生紛紛點讚李家超親和,並說未來會更加努力學習,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發揮個人所長,貢獻香港所需、國家所需,助力站在新起點上的香港創造更大的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光添彩。
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會長李然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和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關心青年人的成長,京校聯更致力於為京港兩地的廣大高質量人才提供廣闊平台,使得大家得以在京港協同發展和國家發展大局中凝心聚力,開拓創新。
出席活動的21位在京港生優秀代表,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其中來自清華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3位在京港生優秀代表現場發言,就自身專業領域和青年發展、傳統文化等廣大青年關心的話題,和李家超進行了友好的交流探討。
與在京港生對話 李家超妙語連珠
座談會上,李家超稱讚同學們的普通話很標準:“同學們普通話比我好是應該的,因為一浪推一浪,看見你們的活力與成就,我感到非常興奮。”
當得知其中一人在北京修讀中醫時,李家超幽默地說:“你對中醫非常熱愛,把中醫發揚光大,而且在思考怎樣讓傳統醫藥在新時代繼續推進,為老百姓服務,為醫療服務,你的熱情讓我感動。希望下一次看到你時,你能幫我把把脈。”
最後李家超為大家打氣:“今天非常鼓舞,我感受到你們的正能量,一方面你們在做好自己的本分,另一方面你們表現出了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抱負與夢想。人有夢想才能有動力,希望你們激情永在,成就更高!”
“能到清華讀書,好榮幸!”
在座談會現場,來自清華大學的香港學子周德志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周德志表示,“能夠回到內地,來到清華讀書,是我的榮幸。因為清華是全球第一批實現細胞打印的單位。在清華大學,我完成了利用細胞打印技術‘促進造血幹細胞’的研究。”在博士期間,周德志還完成內地首批“植物細胞打印”工程研究,目前正在挑戰“心肌組織再生修復的難題”。
科研領域貢獻國家
周德志說,在北京讀書的時刻,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就是自己有幸參與到國慶70周年活動。“那天,當我走到天安門前,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與祖國深刻的血緣紐帶關係,來到北京選擇清華讀書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里程碑。”
“未來,我將繼續從事生物製作領域的科技研究,同時注重科創的轉化,用行動回報祖國對科研工作者的栽培,響應科技強國的號召。”周德志說,強國家之根基,結合內地雄厚的技術與香港領先的資源,相信中國生物製造產業必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港青北京遊學掀熱潮
在17日舉行的在京港生座談會上,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晉柏表示,習近平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表明了中央對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態度,為廣大香港青年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希望同學們當好中央政策的傳播者、推動者、實踐者。
長期以來,北京與香港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合作。比如京港洽談會已經連續舉辦了25屆。去年克服疫情的影響,兩地簽署的合作項目近百億元。此外,京港青少年音樂加年華、水立方盃中文歌曲大賽香港賽區等文化交流活動,也舉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大批香港年輕人參與。
楊晉柏說,今年二月底,特區政府開展了香港百萬青年看祖國的活動,目前已經陸續有1500多名香港青少年要來北京參觀、遊學、實習,預計全年將超過2000人,北京市將做好相應的服務保障工作。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