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團結香港基金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基金會宣布,攜手將寓文物保育教育及學習趣味於一身的“雲遊長城”(香港版)引進至香港的中小學,成為配合課程的多元學習資源。多位學界代表出席是次發布會交流分享,包括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鍾麗金校長、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朱嘉添副校長。
“雲遊長城”說好中國故事
“雲遊長城”原有版本於2022年在內地推出,是由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辦公室、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騰訊基金會、騰訊遊戲CROS和騰訊技術公益,聯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長城小站等眾多長城保護研究專業機構及社會團體共同打造的公益成果,被評價是前沿科技和數碼技術在文物保育領域實現創新應用的又一標誌性範例。為拉近香港學生與長城的距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遊戲特別開發“雲遊長城”(香港版),並配上粵語旁白和繁體說明文字,讓本港學生能更有效學習。
研究院“學與教資源—長城系列”促進多維度學習
中國文化研究院正密切籌劃“學與教資源—長城系列”,並積極與香港教育局及各學校團體、相關組織交流。“長城VR”、“閱讀長城”及“圖說長城”等多維度資源現已上線,讓學生展開“感受”長城、“走近”長城及“觸摸”長城的沉浸式體驗之旅,增加學生對歷史的尊重、了解和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研究院亦希望教材能配合及推動香港的科技與教育互動的學習模式。整套學與教資源系列將於六月公布,在九月新學年陸續推出。
遊戲科技 高精度還原一段長城
為還原長城細節,騰訊遊戲團隊利用激光掃描和照片建模技術,精準測量喜峰口長城部分區段的結構、地形及空間等多項數據。再結合逾5萬張高清照片,把二維畫面推進至三維的高清解像。透過自主研發的內容動態生成技術(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技術團隊成功於長城“種植”了超過20萬棵樹,實現“一鏡到底”的自然環迴場景。配合實時渲染和動態光照技術,讓學習者能觀賞長城從早至晚的醉人景色。
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騰訊基金會行政總監李子樹先生表示:“長城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雲遊長城’是全球首次通過遊戲技術,實現最大規模、毫米級高精度、沉浸互動式的文化遺產數碼還原。透過與中國文化研究院的合作,我們希望把寓文物保育教育與學習趣味於一身的‘雲遊長城’引進香港,讓香港的廣大青年和學生能夠簡單有趣地體驗修繕長城的工作,了解長城的保護知識,推動他們傳承和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歷史保育。”
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博士表示:“‘雲遊長城’是中華文化遺產數字化及創新性永續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研究院和騰訊基金會的合作將是一個長期計劃,雙方將為香港學生引入更多數碼教育資源共同探索。研究院一直積極探求及開發能助力中國文化傳承的學習平台,冀望利用科學與教育的融合,讓香港的年輕人能細味、尊重及傳承中國歷史。”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九龍真光中學李伊瑩校長分享,她十分興奮接觸到這類歷史保育雲端遊戲。遊戲畫面精美,身臨其境,沉浸感強。“雲端長城”將娛樂性與教育性平衡得很好,體驗者既能保持興趣進行遊戲,又可以從中學習歷史文化知識。項目創新採用先進的技術媒介,為以後類似的歷史保育項目提供優秀參考。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寶覺小學鐘麗金校長就項目體驗反饋小學生們的意見。同學們對這個項目“非常讚歎、非常感動。”特別是過去幾年疫情阻礙交流,同學們缺少遊覽、學習、探索的契機。但項目提供了全面、獨有的“視角”,讓人看到夜晚的長城,提供前所未有的體驗,生動展現了長城的歷史風霜與文化韻味,培養青少年的保護傳承的擔當精神。
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香港真光書院朱嘉添副校長認為, 在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們體驗後,才發現項目技術功底之深厚,學生們對此愛不釋手。“雲遊長城”使用遊戲作為教育的平台,結合VR等展示手段,令學生既可以汲取歷史文化知識,又可以與時興的元宇宙、Web3前沿話題有所接觸了解。學生不僅僅是被動輸入知識,還可以在遊戲任務、社交以及專門設計的配音文字引導下,主動擁抱、消化知識,化為己用,避免過分沉迷。
透過數碼實景及互動遊戲科技,學生能擔當長城的修繕師,完成多項復修工作,藉此推廣歷史文化教育及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跨學科學習,並啟發年青一代關心及參與中國歷史傳承及文化遺產保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28/35vOzwi4iuAoCWh6Arf7nRjPaOXc6v2tZrL.jp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28/ATW5z1NfyW9erH1Mx8DvbHGALaOsPO5yWoT.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3月28日,團結香港基金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基金會宣布,攜手將寓文物保育教育及學習趣味於一身的“雲遊長城”(香港版)引進至香港的中小學,成為配合課程的多元學習資源。多位學界代表出席是次發布會交流分享,包括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鍾麗金校長、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朱嘉添副校長。
“雲遊長城”說好中國故事
“雲遊長城”原有版本於2022年在內地推出,是由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辦公室、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騰訊基金會、騰訊遊戲CROS和騰訊技術公益,聯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長城小站等眾多長城保護研究專業機構及社會團體共同打造的公益成果,被評價是前沿科技和數碼技術在文物保育領域實現創新應用的又一標誌性範例。為拉近香港學生與長城的距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遊戲特別開發“雲遊長城”(香港版),並配上粵語旁白和繁體說明文字,讓本港學生能更有效學習。
研究院“學與教資源—長城系列”促進多維度學習
中國文化研究院正密切籌劃“學與教資源—長城系列”,並積極與香港教育局及各學校團體、相關組織交流。“長城VR”、“閱讀長城”及“圖說長城”等多維度資源現已上線,讓學生展開“感受”長城、“走近”長城及“觸摸”長城的沉浸式體驗之旅,增加學生對歷史的尊重、了解和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研究院亦希望教材能配合及推動香港的科技與教育互動的學習模式。整套學與教資源系列將於六月公布,在九月新學年陸續推出。
遊戲科技 高精度還原一段長城
為還原長城細節,騰訊遊戲團隊利用激光掃描和照片建模技術,精準測量喜峰口長城部分區段的結構、地形及空間等多項數據。再結合逾5萬張高清照片,把二維畫面推進至三維的高清解像。透過自主研發的內容動態生成技術(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技術團隊成功於長城“種植”了超過20萬棵樹,實現“一鏡到底”的自然環迴場景。配合實時渲染和動態光照技術,讓學習者能觀賞長城從早至晚的醉人景色。
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騰訊基金會行政總監李子樹先生表示:“長城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雲遊長城’是全球首次通過遊戲技術,實現最大規模、毫米級高精度、沉浸互動式的文化遺產數碼還原。透過與中國文化研究院的合作,我們希望把寓文物保育教育與學習趣味於一身的‘雲遊長城’引進香港,讓香港的廣大青年和學生能夠簡單有趣地體驗修繕長城的工作,了解長城的保護知識,推動他們傳承和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歷史保育。”
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博士表示:“‘雲遊長城’是中華文化遺產數字化及創新性永續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研究院和騰訊基金會的合作將是一個長期計劃,雙方將為香港學生引入更多數碼教育資源共同探索。研究院一直積極探求及開發能助力中國文化傳承的學習平台,冀望利用科學與教育的融合,讓香港的年輕人能細味、尊重及傳承中國歷史。”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九龍真光中學李伊瑩校長分享,她十分興奮接觸到這類歷史保育雲端遊戲。遊戲畫面精美,身臨其境,沉浸感強。“雲端長城”將娛樂性與教育性平衡得很好,體驗者既能保持興趣進行遊戲,又可以從中學習歷史文化知識。項目創新採用先進的技術媒介,為以後類似的歷史保育項目提供優秀參考。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寶覺小學鐘麗金校長就項目體驗反饋小學生們的意見。同學們對這個項目“非常讚歎、非常感動。”特別是過去幾年疫情阻礙交流,同學們缺少遊覽、學習、探索的契機。但項目提供了全面、獨有的“視角”,讓人看到夜晚的長城,提供前所未有的體驗,生動展現了長城的歷史風霜與文化韻味,培養青少年的保護傳承的擔當精神。
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香港真光書院朱嘉添副校長認為, 在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們體驗後,才發現項目技術功底之深厚,學生們對此愛不釋手。“雲遊長城”使用遊戲作為教育的平台,結合VR等展示手段,令學生既可以汲取歷史文化知識,又可以與時興的元宇宙、Web3前沿話題有所接觸了解。學生不僅僅是被動輸入知識,還可以在遊戲任務、社交以及專門設計的配音文字引導下,主動擁抱、消化知識,化為己用,避免過分沉迷。
透過數碼實景及互動遊戲科技,學生能擔當長城的修繕師,完成多項復修工作,藉此推廣歷史文化教育及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跨學科學習,並啟發年青一代關心及參與中國歷史傳承及文化遺產保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28/35vOzwi4iuAoCWh6Arf7nRjPaOXc6v2tZrL.jp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28/ATW5z1NfyW9erH1Mx8DvbHGALaOsPO5yWo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