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但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和發展的,中國基於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吸收借鑒人類政治文明優秀成果,選擇實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的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和鮮明特徵,是新時代中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制度和實踐探索的根本遵循。
從全過程人民民主視角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兩會”),是實現制度程序和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重要載體,是促進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的重要機制,充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內涵和鮮明特徵。
文| 北京 王紅豔
兩會是實現制度程序和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重要載體
制度程序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必要保障。中國建有一套完備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現階段,該制度體系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等制度組成。但是,真正的民主不能只表現為法制文本,停留在文本層面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要看制度和法律規定了什麼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中國根據憲法有關規定及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相應地構建起一套工作體系,為人民真正行使當家作主權力和開展民主實踐提供體制機制及渠道平台保障。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的科學對接,是促成和做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性的要訣所在。
兩會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工作體系中的重要構件,是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落地的重要組織載體和活動載體。兩會的召開,不但揭示了這兩項制度從文本走向實踐的過程,而且呈現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這兩套工作體系的運行實況,是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產物,生動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參與實踐的特徵。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應人民民主專政國體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在黨的領導下正確、依法、有效處理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關係,統籌推進穩定、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確保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使得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落到了實處和細處。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中國,除了中國共產黨,還有八個民主黨派。在人民民主的共同旗幟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這一新型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參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會議協商、約談協商、書面協商等形式,就國家和地方重大政策和重要事務進行協商。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一年一度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以具體的生動實踐彰顯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
兩會是促進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
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既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邏輯支撐,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另一鮮明特徵,還夯實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中國在扎實推進選舉民主的同時積極發展協商民主的主因有二:一方面,民主選舉在民主政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實行代議制等間接民主形式的前提和基礎,但民主選舉不是民主政治的全部,且有眾所周知的諸多弊端。另一方面,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統一戰線、民主集中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天然契合、高度匹配,深深嵌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過程,而且協商民主在中國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國也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發展協商民主的經驗。
協商民主具有顯著優勢,除上述元素外,還因為民主協商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鏈條中佔據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區別於民主選舉,民主協商並非一次性、周期性實踐參與,積極推進民主協商使得民主避免淪為“一次性消費產品”,從而有助於後選舉時期的民主實踐得以持續,充分展現民主治理屬性的一面;其次,區別於民主決策,它一般發生在決策前和決策中,參與人員在範圍上可以更廣、數量上可以更多,協商的內容可以更豐富,協商的地點和形式可以更靈活,協商結果運用的回旋空間更充裕;再者,區別於民主管理,它是更多人員、更加直接的實踐參與;最後,區別於民主監督,它是完全的參與式觀察和沉浸式體驗,實現了參與者與觀察者雙重角色的疊加和統一。
兩會是促進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有效平台。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一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和表決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草案等,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另一方面,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選舉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醞釀國務院總理的人選等。
民主選舉和民主協商的同步推進也見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議程安排。人民政協是開展協商的專門渠道。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聽取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聽取關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和審議政協章程修正案草案,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等。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委員依法依規選舉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等。
兩會是推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的有效機制
兩會是展現人民民主的生動窗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成人員來自人民,人民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資料顯示,在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部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名,佔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婦女代表790名,佔代表總數的26.54%;一線工人、農民代表497名(其中有56名農民工代表),佔代表總數的16.69%;專業技術人員代表634名,佔代表總數的21.30%;黨政領導幹部代表969名,佔代表總數的32.55%。全國政協委員的來源也非常廣泛。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現有2,169名,來自34個界別,基本涵蓋各領域、各方面。其中,非中共委員佔60.8%。56個民族都有委員。
兩會是有效推動人民民主成果轉化為國家意志的重要機制。一則,全國人大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以議案建議的形式把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帶到會上,集中共商國家發展大計、共議民生熱點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面傾聽意見建議,並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意見建議,在加以認真審議的基礎上形成最終決議。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還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實際上是對上一屆大會所形成的政策和決議落實情況的監督。如果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真正打通、有機統一了起來,全國人大會議則具體呈現了三者有機統一起來的過程。
二則,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的形式把各自所代表界別的意見建議帶到會上,有效推動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有效避免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讓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為將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起來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兩會面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新方案,正是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而形成的成果。
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依法充分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全國政協委員依法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責;透過兩會,可以看到代表和委員的履職情況,透過履職過程,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的科學對接、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的協同發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的有機統一,可以看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際樣相和鮮明特徵。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須加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力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新征程上也必定獲得更加扎實的發展,兩會在展示全過程人民民主最新成果和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發展上將繼續發揮獨特作用和顯著優勢。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員)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1/MbQKzipBdlkivt1GeZTlFUCQekwvtXmuvIL.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但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和發展的,中國基於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吸收借鑒人類政治文明優秀成果,選擇實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的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和鮮明特徵,是新時代中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制度和實踐探索的根本遵循。
從全過程人民民主視角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兩會”),是實現制度程序和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重要載體,是促進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的重要機制,充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內涵和鮮明特徵。
文| 北京 王紅豔
兩會是實現制度程序和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重要載體
制度程序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必要保障。中國建有一套完備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現階段,該制度體系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等制度組成。但是,真正的民主不能只表現為法制文本,停留在文本層面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要看制度和法律規定了什麼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中國根據憲法有關規定及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相應地構建起一套工作體系,為人民真正行使當家作主權力和開展民主實踐提供體制機制及渠道平台保障。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的科學對接,是促成和做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性的要訣所在。
兩會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工作體系中的重要構件,是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落地的重要組織載體和活動載體。兩會的召開,不但揭示了這兩項制度從文本走向實踐的過程,而且呈現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這兩套工作體系的運行實況,是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科學對接的產物,生動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參與實踐的特徵。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應人民民主專政國體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在黨的領導下正確、依法、有效處理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關係,統籌推進穩定、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確保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使得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落到了實處和細處。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中國,除了中國共產黨,還有八個民主黨派。在人民民主的共同旗幟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這一新型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參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會議協商、約談協商、書面協商等形式,就國家和地方重大政策和重要事務進行協商。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一年一度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以具體的生動實踐彰顯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
兩會是促進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
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既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邏輯支撐,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另一鮮明特徵,還夯實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中國在扎實推進選舉民主的同時積極發展協商民主的主因有二:一方面,民主選舉在民主政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實行代議制等間接民主形式的前提和基礎,但民主選舉不是民主政治的全部,且有眾所周知的諸多弊端。另一方面,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統一戰線、民主集中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天然契合、高度匹配,深深嵌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過程,而且協商民主在中國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國也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發展協商民主的經驗。
協商民主具有顯著優勢,除上述元素外,還因為民主協商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鏈條中佔據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區別於民主選舉,民主協商並非一次性、周期性實踐參與,積極推進民主協商使得民主避免淪為“一次性消費產品”,從而有助於後選舉時期的民主實踐得以持續,充分展現民主治理屬性的一面;其次,區別於民主決策,它一般發生在決策前和決策中,參與人員在範圍上可以更廣、數量上可以更多,協商的內容可以更豐富,協商的地點和形式可以更靈活,協商結果運用的回旋空間更充裕;再者,區別於民主管理,它是更多人員、更加直接的實踐參與;最後,區別於民主監督,它是完全的參與式觀察和沉浸式體驗,實現了參與者與觀察者雙重角色的疊加和統一。
兩會是促進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的有效平台。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一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和表決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草案等,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另一方面,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選舉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醞釀國務院總理的人選等。
民主選舉和民主協商的同步推進也見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議程安排。人民政協是開展協商的專門渠道。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聽取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聽取關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和審議政協章程修正案草案,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等。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委員依法依規選舉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等。
兩會是推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的有效機制
兩會是展現人民民主的生動窗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成人員來自人民,人民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資料顯示,在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部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名,佔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婦女代表790名,佔代表總數的26.54%;一線工人、農民代表497名(其中有56名農民工代表),佔代表總數的16.69%;專業技術人員代表634名,佔代表總數的21.30%;黨政領導幹部代表969名,佔代表總數的32.55%。全國政協委員的來源也非常廣泛。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現有2,169名,來自34個界別,基本涵蓋各領域、各方面。其中,非中共委員佔60.8%。56個民族都有委員。
兩會是有效推動人民民主成果轉化為國家意志的重要機制。一則,全國人大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以議案建議的形式把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帶到會上,集中共商國家發展大計、共議民生熱點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面傾聽意見建議,並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意見建議,在加以認真審議的基礎上形成最終決議。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還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實際上是對上一屆大會所形成的政策和決議落實情況的監督。如果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真正打通、有機統一了起來,全國人大會議則具體呈現了三者有機統一起來的過程。
二則,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的形式把各自所代表界別的意見建議帶到會上,有效推動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有效避免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讓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為將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起來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兩會面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新方案,正是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有機統一而形成的成果。
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依法充分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全國政協委員依法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責;透過兩會,可以看到代表和委員的履職情況,透過履職過程,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實踐參與的科學對接、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的協同發展、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的有機統一,可以看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際樣相和鮮明特徵。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須加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力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新征程上也必定獲得更加扎實的發展,兩會在展示全過程人民民主最新成果和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發展上將繼續發揮獨特作用和顯著優勢。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員)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1/MbQKzipBdlkivt1GeZTlFUCQekwvtXmuvIL.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