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秦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秦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之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孕育產生了開創性、奠基性的影響。“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是一處目前僅見的秦帝國時期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築群。自2020年起考古人員對該遺址展開了系統性發掘,目前已廓清其基本形制,令今人得以一睹大秦帝國的雄強氣派。
文|北京 黄婷婷
遺址建築群層級分明、秩序井然
距離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縣城東北2.5公里處,一座被當地人稱作“四格(角)子”的山峰巍然聳立,1,867米的海拔高度使其在群山中格外突出。沿盤山公路至四格子山山腰,再沿路邊小徑攀爬上行,行至山頂,一片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的平曠台地赫然映入眼簾。平台外圍有夯土牆環繞,內有大量夯土建築基址,牆基表面雖見風蝕,但層層夯築的印跡至今依然清晰。這裡便是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四角坪遺址所在。
四角坪遺址建築群層級分明、秩序井然,由中心夯土台、四周附屬建築、附屬建築之間的連接建築以及外圍建築三個層級構成;是以方形土台以及半地穴房址為中心,每一邊整組建築呈中心對稱,每組建築之間呈軸對稱布局的大型建築群。
四角坪遺址中心夯土台建築為邊長27.5米、現存高度1.4米至3米的正方形台基,土台四周發現有柱洞緊靠於台緣,底部均墊有柱礎石,四邊各夯築兩個二級台階。附屬建築以夯土牆相連,並分隔出多個院落將中心土台圍合。
外圍第一組建築分為東一、南一、北一、西一,以及東南角、西北角、東北角、西南角,共八組建築,各方向對應位置的建築平面及柱網布局一致。每組建台基均連接寬約0.9米至1米的夯土牆來區隔院落。根據勘探結果,其外圍應該還有兩圈類似附屬建築。已發掘的西一附屬建築為南北向,由南北兩組夯土台基組成,南北兩頭中部有夯土通道與西南角及西北角附屬建築連接,西一建築南北長21.3米、東西寬8.8米。西南角附屬建築為連接西一與南一兩組建築的曲尺形夯土台基,同時還兼顧外側第二排建築的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角坪遺址中心夯土台和部分附屬建築圍成的院落位置,考古人員還發現了聚水排水設施。遺址夯土台中心有一邊長為6.5米的方形半地穴建築,該建築鋪設了地磚和壁磚。建築四壁均有鐵釘呈條狀分布,應為固定壁磚之用。素面地磚呈南北20排、東西19排鋪設,磚縫用鐵汁灌補,四角向內切出兩條對角線,切割磚縫處均用鐵汁勾縫,能有效起到密封或防滲水作用。底部埋設的陶水管道向北橫穿夯土台,與台基北部的排水設施相連,土台四周環繞散水。中心夯土台四角分布曲尺形夯土台基,同樣由散水包圍。
四角坪遺址排水設施結構與秦漢行宮遺址姜女石遺址發現的相似,但四角坪遺址個別排水設施上單獨存在一個鋸齒圓環狀特殊裝置。有考古專家認為,這種設施看起來能阻隔沙石污泥等,或許起到濾水的功能。
秦帝國時期國家意志的標誌之一
四角坪遺址原始遺跡已有多處被晚期房屋和活土坑打破,晚期半地穴房屋遺址發現了土炕、灶、台階等遺跡,出土瓷器、銀簪、“乾隆通寶”錢幣、鐵質農具等遺物,表明清代中晚期曾有人群在此生活。
再追根溯源,四角坪遺址遺存所處時代一致,性質單純,出土遺物主要以建築用材料為主,包括雲紋瓦當、繩紋筒瓦、板瓦以及空心磚、素面磚、回紋磚、陶水管等。根據這些出土建築材料的材質和製作工藝,結合大的歷史背景,考古專家判斷四角坪遺址應為秦統一後即秦帝國時期的遺存。
平台上築高台、建廊廡,看來四角坪遺跡建設之初絕非為尋常百姓居所之用。有別於日常生活的建築空間,四角坪遺址建築群整體呈典型的中心對稱格局,體現出較強的禮儀性,結合其地理位置和文獻記載,考古專家初步推測四角坪遺址是一處有著特殊形制和特殊功能、與祭祀相關的禮制性建築群,是秦帝國時期中央集權國家統一的標誌之一。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意指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的次年,曾進行過一次西巡,所到區域為秦的北地郡(今甘肅平涼、慶陽地區)與隴西郡(今甘肅天水、隴南、定西地區)。禮縣在秦代稱為西縣,地屬隴西郡。考古專家表示,雖然四角坪遺址的具體性質目前還有爭議,但從其規模和排列規律來看,無疑屬於大型禮制建築;秦始皇西巡是否經過西縣、是否在西縣祭天告祖,歷史文獻沒有明確記載,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研究來證實;但作為一項皇帝西巡的準備工作,為其建設一處祭天的場所,是合理的推測。
由於秦帝國存在歷史時間短,具有代表性、保存狀況較好的秦代建築遺跡比較罕見。四角坪遺址是目前僅見的秦帝國時期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築群,是從王國到帝國階段轉型的標誌性建築。並且其規模巨大、形制規整,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形成初期風格和氣魄的重要體現。
四角坪遺址的考古發現豐富和補充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體系的鏈條,為後世同類型建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模板,同時對研究中國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秦代政治、禮儀制度以及建築歷史等將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早期秦文化的歷史脈絡基本理清
在戰國末期的諸侯戰爭中,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開創中華文明的新局面。然而對帝國之前秦的歷史,包括秦的來源以及秦族、秦文化的形成,許多人卻並不了解。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中原文化與西部文化、華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匯地,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進程。甘肅更是早期秦文化的發源地,累計發現早期秦文化遺址70餘處,呈現出遺址年代早、等級高、文化因素複雜、祭祀遺址眾多等特徵。
自2004年開始,在國家文物局專項課題的長期支持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國家博物館考古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渭河中上游及西漢水上游進行了多次考古調查,重點發掘了一批以早期秦文化為主的遺址以及戰國西戎墓地等,獲得多項重大發現,取得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使人們對秦人、秦文化的來源、早期秦文化的基本面貌、兩周時期西戎文化的內涵、秦文化與西戎文化的關係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在文化遺產保護、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公眾考古等方面也取得諸多收獲。
2018年早期秦文化項目組正式更名為“秦文化與西戎文化研究項目”,並將“秦文化、都邑與陵墓、西戎文化、早期祭祀禮儀制度(秦漢國家祭祀制度)”作為今後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標。近些年,寶雞血池遺址、吳山遺址、下站遺址、天水平南祭祀遺址的發現,使得秦漢祭祀考古學研究得到廣泛關注。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中游流域。商周時,這裡稱西垂,是秦人先祖生息繁衍、發展壯大,為爭雄天下奠定基礎、積蓄力量的龍興之地。據《史記.秦本紀》所載,秦人先祖非子因善養馬而獲周孝王賞識,賜封秦地以為附庸,號為秦嬴,成為秦國始封之君。在此之前,非子之父大駱已在西犬丘為周王室牧馬,其子嬴成繼之。西犬丘,即為今禮縣鹽官川一帶。儘管西周末年,西犬丘為西戎攻滅,嬴成全族亦慘遭滅族,但非子玄孫秦莊公借周宣王之力擊敗西戎,收復西犬丘,並獲封西垂大夫。自此,非子後裔長期據有西犬丘,並不斷壯大起來。
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城址的發現以及城內大型建築、秦公大墓、祭祀遺址、生活遺跡、道路等確定該遺址年代為春秋早期,推測為秦憲公居城——西新邑,這是目前秦人早期都邑西新邑最直接的證據。禮縣鸞亭山遺址,是考古界發掘的首個漢代祭天遺址——西畤,這為探尋秦襄公立國後建立的秦國西畤提供了重要線索。禮縣西山遺址發現了目前所知最早的秦城和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秦人墓葬,對探討秦人早期歷史和秦早期都邑的建立等情況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證據。
禮縣四角坪遺址的發掘為今人拼湊秦文化版圖再添精彩一頁。2009年,禮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在一次田野調查中,在四角坪採集到秦代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2012年,秦文化考古隊在四角坪再次開展調查,發現了西側的城牆,採集到部分磚瓦等材料。201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四角坪遺址進行全面勘探,發現了大型建築群。2020年至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四角坪遺址開展系統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
站在四角坪遺址環顧四野,山環水繞,群山崢嶸,禮縣大地盡收眼底。東西相隔的大堡子山遺址、鸞亭山遺址、西山遺址與之相連,形成一條展現禮縣秦文化的重要長廊。通過近二十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專家基本理清了甘肅東部早期秦文化的歷史脈絡,包括它的文化序列、文化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實際上,對歷史的探尋亦是對當下的借鑒,2,000多年前秦人在強敵環伺、六國合縱的環境中一統天下的故事,蘊含著中國人厚積薄發、奮發圖強的智慧擔當。下一步,考古人員將持續對四角坪遺址進行大規模挖掘,在做好遺址本體保護和自然災害治理的同時,全面詳實做好資料整理,科學客觀復原好遺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係資深媒体人,本文圖片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31/GfWTWAvD79gyZHV8yPp8xnfHv7ubHZqDVL6.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2,200多年前,秦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秦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之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孕育產生了開創性、奠基性的影響。“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是一處目前僅見的秦帝國時期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築群。自2020年起考古人員對該遺址展開了系統性發掘,目前已廓清其基本形制,令今人得以一睹大秦帝國的雄強氣派。
文|北京 黄婷婷
遺址建築群層級分明、秩序井然
距離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縣城東北2.5公里處,一座被當地人稱作“四格(角)子”的山峰巍然聳立,1,867米的海拔高度使其在群山中格外突出。沿盤山公路至四格子山山腰,再沿路邊小徑攀爬上行,行至山頂,一片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的平曠台地赫然映入眼簾。平台外圍有夯土牆環繞,內有大量夯土建築基址,牆基表面雖見風蝕,但層層夯築的印跡至今依然清晰。這裡便是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四角坪遺址所在。
四角坪遺址建築群層級分明、秩序井然,由中心夯土台、四周附屬建築、附屬建築之間的連接建築以及外圍建築三個層級構成;是以方形土台以及半地穴房址為中心,每一邊整組建築呈中心對稱,每組建築之間呈軸對稱布局的大型建築群。
四角坪遺址中心夯土台建築為邊長27.5米、現存高度1.4米至3米的正方形台基,土台四周發現有柱洞緊靠於台緣,底部均墊有柱礎石,四邊各夯築兩個二級台階。附屬建築以夯土牆相連,並分隔出多個院落將中心土台圍合。
外圍第一組建築分為東一、南一、北一、西一,以及東南角、西北角、東北角、西南角,共八組建築,各方向對應位置的建築平面及柱網布局一致。每組建台基均連接寬約0.9米至1米的夯土牆來區隔院落。根據勘探結果,其外圍應該還有兩圈類似附屬建築。已發掘的西一附屬建築為南北向,由南北兩組夯土台基組成,南北兩頭中部有夯土通道與西南角及西北角附屬建築連接,西一建築南北長21.3米、東西寬8.8米。西南角附屬建築為連接西一與南一兩組建築的曲尺形夯土台基,同時還兼顧外側第二排建築的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角坪遺址中心夯土台和部分附屬建築圍成的院落位置,考古人員還發現了聚水排水設施。遺址夯土台中心有一邊長為6.5米的方形半地穴建築,該建築鋪設了地磚和壁磚。建築四壁均有鐵釘呈條狀分布,應為固定壁磚之用。素面地磚呈南北20排、東西19排鋪設,磚縫用鐵汁灌補,四角向內切出兩條對角線,切割磚縫處均用鐵汁勾縫,能有效起到密封或防滲水作用。底部埋設的陶水管道向北橫穿夯土台,與台基北部的排水設施相連,土台四周環繞散水。中心夯土台四角分布曲尺形夯土台基,同樣由散水包圍。
四角坪遺址排水設施結構與秦漢行宮遺址姜女石遺址發現的相似,但四角坪遺址個別排水設施上單獨存在一個鋸齒圓環狀特殊裝置。有考古專家認為,這種設施看起來能阻隔沙石污泥等,或許起到濾水的功能。
秦帝國時期國家意志的標誌之一
四角坪遺址原始遺跡已有多處被晚期房屋和活土坑打破,晚期半地穴房屋遺址發現了土炕、灶、台階等遺跡,出土瓷器、銀簪、“乾隆通寶”錢幣、鐵質農具等遺物,表明清代中晚期曾有人群在此生活。
再追根溯源,四角坪遺址遺存所處時代一致,性質單純,出土遺物主要以建築用材料為主,包括雲紋瓦當、繩紋筒瓦、板瓦以及空心磚、素面磚、回紋磚、陶水管等。根據這些出土建築材料的材質和製作工藝,結合大的歷史背景,考古專家判斷四角坪遺址應為秦統一後即秦帝國時期的遺存。
平台上築高台、建廊廡,看來四角坪遺跡建設之初絕非為尋常百姓居所之用。有別於日常生活的建築空間,四角坪遺址建築群整體呈典型的中心對稱格局,體現出較強的禮儀性,結合其地理位置和文獻記載,考古專家初步推測四角坪遺址是一處有著特殊形制和特殊功能、與祭祀相關的禮制性建築群,是秦帝國時期中央集權國家統一的標誌之一。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意指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的次年,曾進行過一次西巡,所到區域為秦的北地郡(今甘肅平涼、慶陽地區)與隴西郡(今甘肅天水、隴南、定西地區)。禮縣在秦代稱為西縣,地屬隴西郡。考古專家表示,雖然四角坪遺址的具體性質目前還有爭議,但從其規模和排列規律來看,無疑屬於大型禮制建築;秦始皇西巡是否經過西縣、是否在西縣祭天告祖,歷史文獻沒有明確記載,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研究來證實;但作為一項皇帝西巡的準備工作,為其建設一處祭天的場所,是合理的推測。
由於秦帝國存在歷史時間短,具有代表性、保存狀況較好的秦代建築遺跡比較罕見。四角坪遺址是目前僅見的秦帝國時期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築群,是從王國到帝國階段轉型的標誌性建築。並且其規模巨大、形制規整,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形成初期風格和氣魄的重要體現。
四角坪遺址的考古發現豐富和補充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體系的鏈條,為後世同類型建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模板,同時對研究中國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秦代政治、禮儀制度以及建築歷史等將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早期秦文化的歷史脈絡基本理清
在戰國末期的諸侯戰爭中,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開創中華文明的新局面。然而對帝國之前秦的歷史,包括秦的來源以及秦族、秦文化的形成,許多人卻並不了解。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中原文化與西部文化、華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匯地,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進程。甘肅更是早期秦文化的發源地,累計發現早期秦文化遺址70餘處,呈現出遺址年代早、等級高、文化因素複雜、祭祀遺址眾多等特徵。
自2004年開始,在國家文物局專項課題的長期支持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國家博物館考古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渭河中上游及西漢水上游進行了多次考古調查,重點發掘了一批以早期秦文化為主的遺址以及戰國西戎墓地等,獲得多項重大發現,取得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使人們對秦人、秦文化的來源、早期秦文化的基本面貌、兩周時期西戎文化的內涵、秦文化與西戎文化的關係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在文化遺產保護、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公眾考古等方面也取得諸多收獲。
2018年早期秦文化項目組正式更名為“秦文化與西戎文化研究項目”,並將“秦文化、都邑與陵墓、西戎文化、早期祭祀禮儀制度(秦漢國家祭祀制度)”作為今後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標。近些年,寶雞血池遺址、吳山遺址、下站遺址、天水平南祭祀遺址的發現,使得秦漢祭祀考古學研究得到廣泛關注。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中游流域。商周時,這裡稱西垂,是秦人先祖生息繁衍、發展壯大,為爭雄天下奠定基礎、積蓄力量的龍興之地。據《史記.秦本紀》所載,秦人先祖非子因善養馬而獲周孝王賞識,賜封秦地以為附庸,號為秦嬴,成為秦國始封之君。在此之前,非子之父大駱已在西犬丘為周王室牧馬,其子嬴成繼之。西犬丘,即為今禮縣鹽官川一帶。儘管西周末年,西犬丘為西戎攻滅,嬴成全族亦慘遭滅族,但非子玄孫秦莊公借周宣王之力擊敗西戎,收復西犬丘,並獲封西垂大夫。自此,非子後裔長期據有西犬丘,並不斷壯大起來。
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城址的發現以及城內大型建築、秦公大墓、祭祀遺址、生活遺跡、道路等確定該遺址年代為春秋早期,推測為秦憲公居城——西新邑,這是目前秦人早期都邑西新邑最直接的證據。禮縣鸞亭山遺址,是考古界發掘的首個漢代祭天遺址——西畤,這為探尋秦襄公立國後建立的秦國西畤提供了重要線索。禮縣西山遺址發現了目前所知最早的秦城和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秦人墓葬,對探討秦人早期歷史和秦早期都邑的建立等情況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證據。
禮縣四角坪遺址的發掘為今人拼湊秦文化版圖再添精彩一頁。2009年,禮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在一次田野調查中,在四角坪採集到秦代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2012年,秦文化考古隊在四角坪再次開展調查,發現了西側的城牆,採集到部分磚瓦等材料。201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四角坪遺址進行全面勘探,發現了大型建築群。2020年至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四角坪遺址開展系統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
站在四角坪遺址環顧四野,山環水繞,群山崢嶸,禮縣大地盡收眼底。東西相隔的大堡子山遺址、鸞亭山遺址、西山遺址與之相連,形成一條展現禮縣秦文化的重要長廊。通過近二十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專家基本理清了甘肅東部早期秦文化的歷史脈絡,包括它的文化序列、文化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實際上,對歷史的探尋亦是對當下的借鑒,2,000多年前秦人在強敵環伺、六國合縱的環境中一統天下的故事,蘊含著中國人厚積薄發、奮發圖強的智慧擔當。下一步,考古人員將持續對四角坪遺址進行大規模挖掘,在做好遺址本體保護和自然災害治理的同時,全面詳實做好資料整理,科學客觀復原好遺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係資深媒体人,本文圖片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31/GfWTWAvD79gyZHV8yPp8xnfHv7ubHZqDVL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