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20周年。從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二期工程先後實施,有效遏制扭轉江河源頭生態退化的嚴峻形勢;到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一整套保護體系;再到作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批順利設園,完成了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歷史性變革,實現了生態治理水平向更高層次的持續邁進……廿載巨變,三江源見證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輝煌歷程,堪稱一本美麗中國建設的“教科書”。
文| 北京 郝亮 王鵬
長江、黃河、瀾滄江川流不息,滋養了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三江源是亞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每年為下游18個省(區、市)和東南亞5個國家提供約600億立方米的優質淡水資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也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亦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因此,必須確保“一江春水向東流”。
天生麗質與曾經的“劫難”
三江源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形地貌複雜,自然環境類型多樣,生態資產價值高。據有關科研機構初步測算,青海生態資產總價值約為18.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而三江源區域生態資產價值就高達12.66萬億元。良好的生態為動植物資源的分布提供了極其獨特的環境條件,成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特點最顯著的資源稟賦,分布有種子植物832種、野生維管束植物2,200餘種、野生陸生脊椎動物27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9種。三江源區域60%的哺乳動物、超過1/3的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是名副其實的“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
然而,如此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卻從20世紀70年代起遭受人為破壞,導致三江源生態系統持續退化,鼠害頻發、草場退化、土地沙化及沙漠化程度加深。更為嚴峻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疊加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三江源區域的生態紅燈頻頻亮起:冰川雪山萎縮、草地植被退化、野生動植物銳減,特別是水源涵養能力的急劇減退導致“三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旱澇災害頻繁、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制約。甚至在2003年至2004年間,位於黃河源頭的鄂陵湖出水口出現斷流,“中華水塔”一度告急。
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
面對生態持續惡化的嚴峻形勢,國務院在2003年及時批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並於2005年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重點推行生態移民、禁牧封育等政策,疲憊的草原得到了休養。相關報告顯示,一期工程實施後,三江源草地面積淨增加123.7平方公里,水體與濕地面積淨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態系統面積淨減少492.61平方公里。但一期項目的覆蓋範圍只佔整個三江源區面積的約40%,大部分退化、沙化草地還沒有得到治理,鼠害、蟲害、毒草害等依然存在。同時,相關體制機制矛盾一度同時顯現,牧民的生計也遇到挑戰,部分禁牧減畜的群眾增收艱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三江源生態保護修復同步實現歷史性突破。2014年國家正式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實施面積由一期的15.2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9.5萬平方公里。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方面開展了二期工程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草原植被蓋度提高約2個百分點,退化草地面積減少約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4.8%提高到7.43%,各樹種鬱閉度呈正增長趨勢;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日益完善,開展了三江源生態資產和服務價值核算、綠色績效考評、監測預警評估機制建設、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等試點,改革成效明顯。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三江源地區實現旅遊總收入79.48億元,年均增速20.75%。同時,通過全面落實支農惠農和生態保護政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300元,農牧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在一期、二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累計投入220多億元資金的支持下,三江源地區生態涵養功能持續好轉。2020年,三江源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61.9%,較2015年提高4.6個百分點,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濕地植被蓋度穩定在66%左右,水源涵養量近年年均增幅6%以上;藏羚羊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至超過7萬隻,藏原羚、藏野驢分別達到6萬隻、3.6萬隻;鳥類種類與數量持續增加……這一系列成績意味著經過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呈現出了“增水、增草、增鳥、增收入、增和諧”的“五增”現象,三江源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生態安全屏障的新高地
2015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作為首個試點率先納入國家公園體制,這對保護三江源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發揮其在水源涵養、蓄洪防旱、氣候調節、維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維護我國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物種安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啟動後,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的管理原則,青海省對體制試點範圍內6類15個保護地,進行了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同時,著力破解“九龍治水”,打破了原先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碎片化的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格局,將分散在林業、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劃歸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實現“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來管”的目標,並形成了科學定位、整體保護、國家主導、共同參與的新模式,生態管護效能大幅提高。
2021年10月,三江源作為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過去隸屬於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三大江河源頭區域,以及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整體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實行完整保護。為守護好這裡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三江源國家公園充分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修復,持續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全面維護生態平衡,全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守護好“中華水塔”,保護好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本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三江源國家公園,肩負著守護“國之大者”的歷史重任,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三江源生態保護的殷切囑托。三江源國家公園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注重人的全面發展,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努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
三江源有很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基因。這裡多民族文化交融,文明之美熠熠生輝,形成了珍愛自然、善待萬物的傳統文化。時至今日,三江源地區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仍保留了相當規模,這得益於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者和守護者,以及居民們長期以來順應時空發展規律的生產生活習慣,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亙古難題提供了重要啟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徑。近年來,當地將綜合素質較好的人員及時按程序納入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一戶一崗”政策讓2萬多名牧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從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守護者和獲益者,從三江源的世居居民轉變為國家公園的“園民”。政府每年為生態管護員每人發放補貼2.16萬元,讓他們在守護好家園的同時,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共贏。
為進一步擴大三江源國家公園就業門路的“同心圓”,政府還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鼓勵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等多種形式從事家庭賓館、旅行社、民族演藝、交通保障、牧家樂、餐飲服務等經營項目,促進發展適應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的第三產業,使他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同時,還以牧民可支配收入為出發點,在挖掘工資性、營業性、財產性收入增長點的同時,及時兌現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資金。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組合效應下,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明顯恢復,民生不斷改善,本土文化得以傳承發揚。在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牧民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享受著一項項生態反哺“紅利”,生態生產生活正向著良性循環轉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圖格外亮麗。
20年如一日呵護生命之源
20年間,三江源區植被覆蓋度呈波動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0.25%。其中,黃河源園區、長江源園區和瀾滄江源園區植被覆蓋度呈一致增加趨勢,變化率分別為0.43%、1.19%和2.12%;
20年間,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碳儲量增多,平均每10年增加0.13×106tc,其中2000年至2005年變化趨勢不明顯,2005年以後呈明顯增加趨勢,2018年總碳儲量最大,為36.01×106tc;
20年間,河流流量總體增加。黃河源園區唐乃亥水文站年平均流量自2003年開始流量呈增多趨勢,長江源園區直門達水文站和瀾滄江源園區香達水文站流量均呈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分別增多25.5 m3/s和2.7m3/s。
20年間,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實現了三個跨越,邁上了三個台階;範圍不斷優化,措施不斷完善,力度不斷加大,實現了從單純保護生態,轉向全面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3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青海已成為全國唯一河流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的省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以上,森林覆蓋率達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7.9%。
河出昆侖、江源如帚。如今,純淨藍天的映襯下,湖泊波光粼粼。過去難得一見的雪豹、金錢豹、歐亞水獺頻頻亮相,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在江河源頭撒歡,獵隼、黑頸鶴、斑頭雁、兔猻、藏狐等精靈在草原爭相出鏡……今天的三江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水塔”堅固豐沛,呈現出一幅山清水秀、萬物爭榮的壯美畫卷。
(作者郝亮係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鵬係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3/8k4dVrr9ZD5IGQknw5qJ8tY2LY809t3ioVz.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今年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20周年。從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二期工程先後實施,有效遏制扭轉江河源頭生態退化的嚴峻形勢;到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一整套保護體系;再到作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批順利設園,完成了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歷史性變革,實現了生態治理水平向更高層次的持續邁進……廿載巨變,三江源見證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輝煌歷程,堪稱一本美麗中國建設的“教科書”。
文| 北京 郝亮 王鵬
長江、黃河、瀾滄江川流不息,滋養了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三江源是亞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每年為下游18個省(區、市)和東南亞5個國家提供約600億立方米的優質淡水資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也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亦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因此,必須確保“一江春水向東流”。
天生麗質與曾經的“劫難”
三江源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形地貌複雜,自然環境類型多樣,生態資產價值高。據有關科研機構初步測算,青海生態資產總價值約為18.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而三江源區域生態資產價值就高達12.66萬億元。良好的生態為動植物資源的分布提供了極其獨特的環境條件,成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特點最顯著的資源稟賦,分布有種子植物832種、野生維管束植物2,200餘種、野生陸生脊椎動物27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9種。三江源區域60%的哺乳動物、超過1/3的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是名副其實的“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
然而,如此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卻從20世紀70年代起遭受人為破壞,導致三江源生態系統持續退化,鼠害頻發、草場退化、土地沙化及沙漠化程度加深。更為嚴峻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疊加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三江源區域的生態紅燈頻頻亮起:冰川雪山萎縮、草地植被退化、野生動植物銳減,特別是水源涵養能力的急劇減退導致“三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旱澇災害頻繁、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制約。甚至在2003年至2004年間,位於黃河源頭的鄂陵湖出水口出現斷流,“中華水塔”一度告急。
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
面對生態持續惡化的嚴峻形勢,國務院在2003年及時批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並於2005年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重點推行生態移民、禁牧封育等政策,疲憊的草原得到了休養。相關報告顯示,一期工程實施後,三江源草地面積淨增加123.7平方公里,水體與濕地面積淨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態系統面積淨減少492.61平方公里。但一期項目的覆蓋範圍只佔整個三江源區面積的約40%,大部分退化、沙化草地還沒有得到治理,鼠害、蟲害、毒草害等依然存在。同時,相關體制機制矛盾一度同時顯現,牧民的生計也遇到挑戰,部分禁牧減畜的群眾增收艱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三江源生態保護修復同步實現歷史性突破。2014年國家正式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實施面積由一期的15.2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9.5萬平方公里。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方面開展了二期工程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草原植被蓋度提高約2個百分點,退化草地面積減少約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4.8%提高到7.43%,各樹種鬱閉度呈正增長趨勢;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日益完善,開展了三江源生態資產和服務價值核算、綠色績效考評、監測預警評估機制建設、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等試點,改革成效明顯。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三江源地區實現旅遊總收入79.48億元,年均增速20.75%。同時,通過全面落實支農惠農和生態保護政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300元,農牧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在一期、二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累計投入220多億元資金的支持下,三江源地區生態涵養功能持續好轉。2020年,三江源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61.9%,較2015年提高4.6個百分點,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濕地植被蓋度穩定在66%左右,水源涵養量近年年均增幅6%以上;藏羚羊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至超過7萬隻,藏原羚、藏野驢分別達到6萬隻、3.6萬隻;鳥類種類與數量持續增加……這一系列成績意味著經過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呈現出了“增水、增草、增鳥、增收入、增和諧”的“五增”現象,三江源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生態安全屏障的新高地
2015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作為首個試點率先納入國家公園體制,這對保護三江源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發揮其在水源涵養、蓄洪防旱、氣候調節、維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維護我國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物種安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啟動後,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的管理原則,青海省對體制試點範圍內6類15個保護地,進行了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同時,著力破解“九龍治水”,打破了原先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碎片化的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格局,將分散在林業、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劃歸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實現“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來管”的目標,並形成了科學定位、整體保護、國家主導、共同參與的新模式,生態管護效能大幅提高。
2021年10月,三江源作為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過去隸屬於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三大江河源頭區域,以及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整體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實行完整保護。為守護好這裡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三江源國家公園充分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修復,持續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全面維護生態平衡,全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守護好“中華水塔”,保護好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本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三江源國家公園,肩負著守護“國之大者”的歷史重任,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三江源生態保護的殷切囑托。三江源國家公園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注重人的全面發展,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努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
三江源有很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基因。這裡多民族文化交融,文明之美熠熠生輝,形成了珍愛自然、善待萬物的傳統文化。時至今日,三江源地區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仍保留了相當規模,這得益於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者和守護者,以及居民們長期以來順應時空發展規律的生產生活習慣,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亙古難題提供了重要啟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徑。近年來,當地將綜合素質較好的人員及時按程序納入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一戶一崗”政策讓2萬多名牧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從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守護者和獲益者,從三江源的世居居民轉變為國家公園的“園民”。政府每年為生態管護員每人發放補貼2.16萬元,讓他們在守護好家園的同時,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共贏。
為進一步擴大三江源國家公園就業門路的“同心圓”,政府還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鼓勵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等多種形式從事家庭賓館、旅行社、民族演藝、交通保障、牧家樂、餐飲服務等經營項目,促進發展適應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的第三產業,使他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同時,還以牧民可支配收入為出發點,在挖掘工資性、營業性、財產性收入增長點的同時,及時兌現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資金。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組合效應下,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明顯恢復,民生不斷改善,本土文化得以傳承發揚。在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牧民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享受著一項項生態反哺“紅利”,生態生產生活正向著良性循環轉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圖格外亮麗。
20年如一日呵護生命之源
20年間,三江源區植被覆蓋度呈波動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0.25%。其中,黃河源園區、長江源園區和瀾滄江源園區植被覆蓋度呈一致增加趨勢,變化率分別為0.43%、1.19%和2.12%;
20年間,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碳儲量增多,平均每10年增加0.13×106tc,其中2000年至2005年變化趨勢不明顯,2005年以後呈明顯增加趨勢,2018年總碳儲量最大,為36.01×106tc;
20年間,河流流量總體增加。黃河源園區唐乃亥水文站年平均流量自2003年開始流量呈增多趨勢,長江源園區直門達水文站和瀾滄江源園區香達水文站流量均呈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分別增多25.5 m3/s和2.7m3/s。
20年間,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實現了三個跨越,邁上了三個台階;範圍不斷優化,措施不斷完善,力度不斷加大,實現了從單純保護生態,轉向全面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3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青海已成為全國唯一河流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的省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以上,森林覆蓋率達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7.9%。
河出昆侖、江源如帚。如今,純淨藍天的映襯下,湖泊波光粼粼。過去難得一見的雪豹、金錢豹、歐亞水獺頻頻亮相,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在江河源頭撒歡,獵隼、黑頸鶴、斑頭雁、兔猻、藏狐等精靈在草原爭相出鏡……今天的三江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水塔”堅固豐沛,呈現出一幅山清水秀、萬物爭榮的壯美畫卷。
(作者郝亮係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鵬係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3/8k4dVrr9ZD5IGQknw5qJ8tY2LY809t3ioVz.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