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4月13日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4月1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介紹,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進口4.24萬億元,同比增長0.2%。
新聞發布會現場紫荊雜誌記者在會上提問道,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增速高於整體,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請問具體有哪些亮點?海關在推進“一帶一路”共建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呂大良回應道,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占我國外貿整體的比重,從2013年的25%顯著提升到2022年32.9%。今年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8%,較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04萬億元,增長25.3%;進口1.9萬億元,增長6.3%。
在分析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情況亮點與特點時,呂大良表示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貿易更趨平衡,對沿線主要地區均實現了穩健增長。一季度,我國對沿線的東南亞、西亞北非、中亞、南亞等區域進出口分別增長16.1%、12.5%、32.2%、4.1%。其中,對阿聯酋、土耳其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進出口分別增長21.9%、33.6%、36.7%。
二是產業鏈供應鏈銜接更加暢通,進出口產品互補性增強。一季度,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中間產品1.1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同期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總值的54%。其中,汽車零部件、鋰電池、電氣控制裝置和音視頻設備零件,出口增速分別達到40.5%、50.3%、23.9%和21%。同期,能源產品、農產品進口穩步增長,分別進口5845.7億元、926.6億元,增速分別為18.8%,16.6%。
三是互聯互通更便捷,陸路運輸貿易顯著增長。“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間,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效應日益凸顯,中歐班列、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持續發力,為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注入新動能。今年一季度,我國以鐵路、公路運輸方式對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分別增長24.6%和61.8%。
四是投資和基建項目合作更加深入,帶動相關領域出口。“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我國與沿線國家深化傳統基礎設施項目合作,促進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標志性工程,有力帶動我國對部分沿線國家相關領域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國以對外承包方式對東盟、孟加拉國、中亞五國出口分別增長92.9%、103.8%和74.3%。
紫荊雜誌記者提問(圖:國新網)呂大良表示,海關總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期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積極推動優質農產品和食品進口。一季度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文件13份,其中農食產品准入協議8份。二是繼續開展貿易便利化合作。與伊朗海關署簽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諒解備忘錄,與菲律賓、哥斯達黎加簽署了AEO互認安排。三是大力提升口岸軟硬件水平,優化“一帶一路”海關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確保中哈關鐵通項目穩定運行,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
呂大良指出,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也是海關總署今年的六項重點工作之一。下一步,海關將積極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關工作,升級發展與共建國家和地區多雙邊合作機制,大力推動貿易安全與便利、檢驗檢疫等領域合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海關應有的貢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13/dnUVH3Jx7u9oKGvGyeaLHpz0xSxyRhAEfan.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