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4月18日北京報道:4月18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舉行2023年“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中國航天日”活動安排、中國航天發展情況等內容。據了解,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將於4月24日在合肥市舉辦。
新聞發布會現場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在會上介紹,今年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以此為題,意在勉勵廣大航天人在二十大開局之年,繼續秉承“”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鬥精神,懷著探索未知的決心,加快航天強國建設,積極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斷探索宇宙奧秘。每年航天日我們都面向全國公眾,組織開展主題海報征集活動,今年共收到海報作品1058幅。經過評審,由來自福建商學院範治鳴老師設計的作品被選定為2023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該作品創作靈感源於今年航天日主題,包含了“格物致知”、“叩問蒼穹” 、“綿延庚續”、“禮敬安徽”四個層面,將中華傳統文化、航天典型元素以及徽派特色有機融合,具有較強視覺沖擊力。
呂波表示,今年航天日主場活動主要包括:啟動儀式、中國航天大會、第一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空天信息產業與商業航天發展研討會、航天科普系列展覽、中國航天文化藝術論壇等。4月24日上午,將於合肥市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23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首播今年航天日主題宣傳片;公布2023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頒發2022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最高成就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航天創新團隊獎、航天國際合作獎;發布首次火星探測相關成果。同期,還將舉辦以“走向世界的中國航天”為主題的航天系列展覽。屆時,將有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中科院、高等院校、航天企業的領導和院士專家,以及來自30多個國家的航天機構、駐華使館、高校科研機構和7個國際組織的外賓,參加航天日主場活動。
呂波稱,今年航天日鼓勵各單位結合自身情況開展“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初步統計,截至4月14日下午,國家有關部委、各地方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航天企事業單位以及有關高校、社團,將在4月24日前後一段時間舉辦航天開放日、科普講堂、知識競賽、有關交流研討等400多項活動。相關航天展館、航天設施將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大中小學生開放;一批院士專家走進校園,為青少年進行科普宣講;一些航天科普電視節目或線上科普講座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陸續播出。
呂波指出,回望過去的一年,中國航天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全年實施宇航發射任務64次,再創曆史新高;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夢圓“天宮”;我國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嫦娥石”,中國再添“太空印記”;高分專項完成天基部分建設,遙感應用服務華夏,惠及全球;“羲和”“誇父”雙星逐日,我國初步建立綜合性太陽觀測網;“句芒”就位,遙瞰祖國綠水青山,助力低碳減排;成功召開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夥伴關系研討會,推動構建新型空間夥伴關系,開創空間探索和創新合作新局面。
呂波表示,2023年,中國航天踏上新征程。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推進工程研制;中國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澳門科學一號、高軌20米SAR、新一代海洋水色等衛星今年將發射入軌。中國航天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航天強國,推進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探索宇宙奧秘、保護地球家園、增進民生福祉、服務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