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間,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蒞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進行演講,闡述香港經濟的近況、香港的獨特優勢、未來方向與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已經意識到,要多元發展,而且要提高產業結構水平,其中抓手是科技創新。未來要好好把香港經濟提質升量,把香港經濟發展成得更有動力,更包容、更共享,這個是特區政府努力的方向。目前研判,2023年香港GDP增長將在3.5%到5.5%左右。
去年香港經濟下跌主要因為出口不好
陳茂波表示,香港主要的產業除了有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分別佔GDP約21%~23%,23%和11%,第四大支柱產業是旅遊,也是疫情期間受衝擊比較大的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香港有成功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也有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的缺點,把香港經濟發展得更有動力,更包容、更共享,是特區政府努力的方向。
去年香港GDP 跌了3. 5%,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跨境交通受到較大的干擾,導致出口不好。推動GDP增長有出口、投資、消費“三頭馬車”,去年環球經濟環境不好,金融市場也比較波動,香港的資產價格、房產、股市都下跌,所以投資也下跌大概8%。去年,香港唯有消費有頂住。
香港面臨人才、勞動力、土地供應不足的挑戰
陳茂波指出,今年開首兩個月,香港出口仍然是有點困難,下跌得比較大,但三月份下跌就開始收窄至單位數字,這方面主要是因為香港跟內地在全面通關之後跨境運輸很方便。香港也取消了社交距離措施的一些限制,整個社會的氣氛就轉過來,大家比較願意走出去、願意花錢。
“總體研判,今年香港GDP的增長是3.5%到5.5%左右,通脹率去年是1.9%,今年大概是2.5%,物價比較穩定。失業率是從去年高峰的5.4%下調到現在的3.3%,所以說現在找工作不困難。”陳茂波稱,在此情況下,反而是面對短期的發展挑戰,如人才不足、勞動力不足需要克服。中長期而言,一個挑戰是地緣政治的風險,另外一個就是土地供應是否足夠,特區政府的其中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增加土地供應和住房供應,要把長期以來困擾香港社會的高房價局面處理好。
提高產業結構水平 積極“搶企業”“搶人才”
陳茂波表示,前幾年,特區政府已經意識到我們的產業發展太過單一,要多元發展,而且要提高產業結構水平。在新時代、新階段,香港提高產業結構水平的抓手是科技創新,所以從2015年11月就成立了“創新科技局”,現在新一屆政府稱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這幾年下來,香港投入了1000多至2000億元,可以說見到一點點成績,有比較蓬勃的創科氛圍,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初創企業,而且也有一些科研機構落戶香港。但這還不夠,還未有成為產業,還未有創造足夠的好的就業機會。
他指出,新一屆政府全心全意拚經濟,一個是要“搶企業”,設立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並設立了“人才服務窗口”,統一給願意來香港發展的朋友政策上、程序上的便利;另一個是“搶人才”,各種吸引人才計劃推出以後,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不到四個月,香港已收到四萬多個申請,批了兩萬多個。
關於香港未來的發展,“十四五”規劃裏面有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以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陳茂波強調,這八個定位,香港將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