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4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今年是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50年來雙方合作成果豐碩。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現場申長雨指出,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始於1973年。當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中國政府代表團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管理的各聯盟領導機構第4次系列會議,由此開啟了雙方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曆程。
1980年,中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50年來,雙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良好的合作關系。1989年我國加入了《商標國際注冊馬德裏協定》,1994年加入《專利合作條約》,2012年《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在北京成功締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方合作更是不斷邁上新的臺階。2014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北京設立中國辦事處。2015年,中國政府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設立中國信托基金。2017年,雙方簽署了《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2022年,中國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和版權方面的《馬拉喀什條約》。目前,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商標、外觀設計三大國際注冊體系的重要用戶。中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加入海牙協定的第一年,外觀設計申請量就達到世界第二。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三。雙方還在華共同建設了101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人民幣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PCT國際專利申請相關國際費用定價和結算貨幣,中文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負責行政管理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工作語言。這些成績都是雙方合作的標志性成果。
申長雨介紹,為隆重紀念雙方合作50周年,今年,中國政府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將在北京舉辦“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將有一系列重大安排。今年7月,還將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期間,在其日內瓦總部舉辦雙方合作曆史圖片展和相關紀念活動,面向全球展示雙方合作50年的光輝曆程。
申長雨表示,站在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新的曆史起點上,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為知識產權多邊體系貢獻中國智慧,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24/1eF1dEDsaPq5xVw9SDsBDXWoxSMb2CCW5S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