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 I 寧波大學副教授
通識教育是引導香港青少年形成國家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對香港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通識教育在香港社會備受質疑和爭議。本文通過分析通識課的課程目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指出改革前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並對下一步特區政府推動通識教育改革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自2000年以來,為了適應全球化、知識型經濟以及與內地聯繫日益密切的社會環境,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新的「3+3+4」學制系統。根據該學制,香港青少年將有3年初中、3年高中和(通常)4年本科教育。新學制課程打破傳統的文理分流,科目設置多元化,能配合不同學生的興趣、性向和能力。學生透過不同課程的學習,將會獲得價值觀教育、體育發展、藝術發展、社會服務及與工作有關的經驗。在這個學制系統中,通識教育是香港青少年形成國家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和榮譽感的重要途徑。習近平主席指出:「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把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因此,加強對香港青少年的通識教育,以正確的主題、規範的內容、高效方法等,引導青少年愛國愛港,擁護中央「一國兩制」政策,履行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權利和義務,這是全面形成愛國愛港社會氛圍,從根源上促進香港「由治及興」,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
一、香港青少年通識教育的問題回溯
(一)課程目的:主流價值觀念引導缺乏規範
通識教育科作為香港高中四大核心課程之一,其課程目的在於培育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和「愛國愛港」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維護中央對香港進行有效管治的主流價值的反映,是社會重要的意識形態,它指引青少年能夠辨明是非曲直以及國家歷史未來發展趨勢,同時也對青少年的行為起到思想規範的作用,是維持香港社會公序良俗的思想保障。一種完備的價值觀教育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更是傳統文化、思想道德、社會法律和審美經驗的教育。
不過,在以往一些「今日香港」內容的通識教育課本中,對內地的描述卻帶有明顯的偏見。比如有一張卡通風格的世界地圖,其中很多國家都標有暱稱或介紹:中國標有「黑心食品」(摻假食品)和「豆腐工程」(低質量建設項目),印度標有「骯髒和貧窮」,墨西哥是「毒品」,巴西是「貧窮國家」。相比之下,美國標榜「民主自由」,歐洲標榜「大牌時裝」,日本標榜「禮貌」,英國標榜「女王」和「哈利波特」,新加坡標榜「香港的競爭對手」。值得注意的是,這張世界地圖的標題是「從地圖看身份識別」,但除了這些明顯帶有偏見的標籤之外,這本通識教科書並沒有為每個國家提供任何客觀的補充知識,它留給學生的問題是:「哪些因素會影響身份的建構?」
這種明顯帶有誤導性的案例被一些「黃絲」教師利用起來進行「價值」分析和引導。表面上,他們會在教育過程中保持一種「價值中立」,但實際上給青少年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立場:即面對不同價值觀點的分歧時,沒有錯誤和正確之分,而只有價值的類別差異。這種所謂的「公正」價值觀對青少年的思想產生了極大誤導,使得處於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青少年產生了對於價值判斷的誤讀和偏頗:他們理所當然地會得出價值批評就是毫無根據的挑剔,甚至是帶有敵意的貶低或斥責,因此一些憤懣的話語或者戾氣的情緒在通識課堂蔓延開來。結果,通識課堂的辯論就背棄了課程的目的和初衷,使得通識教育培養青少年獨立批判性思維、正確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的課程設置目的越來越不清晰。這使得通識教育不但未能切實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反而加劇了他們對內地的疏離感和陌生感。
(二)教學內容:知識單元之間邏輯聯繫鬆散
香港通識教育科的設計理念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絡各科的知識,能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從而建構與他們所處現今世界直接相關的個人知識」。按照這個教育理念要求,通識教育科需要在內容編排上淡化學科之間的區分,以整體性的全局觀來建立青少年的學科知識體系,把學科知識與青少年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機聯繫起來,使他們能夠綜合應用各學科知識內容,從而打通學科知識之間聯繫脈絡。這不僅有助於青少年建構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更能幫助他們系統地完善人格,積極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在2019年之前,香港通識教育科的內容體系包含有六大主題:分別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能源科技與環境;此外,還獨立設置有一個自主探究項目。這種設計的科目體系內容龐雜,包含有經濟、社會、政治、科技、教育等多種議題,表面上是要培育青少年對知識進行博聞強記、融會貫通,實際上這些討論的主題和獨立研究項目之間缺乏邏輯聯繫,內容與價值引導方面沒有明確的相關性,青少年以自己的學力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吸收,更難以獲取思想的啟蒙與行為規範。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沒有明確的課程大綱要求,使得教師沒有統一的學時分配標準,大量知識被短時間內灌輸給學生,並且為了突出課程的時代性,教師課堂上還不加區別地聯繫香港社會熱點、輿情事件進行案例分析。但是由於師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很多通識課堂的講授「通俗化」、案例分析「膚淺化」、學生討論「程式化」,由此通識教育科的嚴肅性和理論性被大大弱化,泛娛樂化的批判逐漸成為了課堂的潮流。
(三)教育方法:批判思維訓練缺乏鉗制
批判性是人類思維方式的一種基本特性。美國現代批判性思維的奠基者愛德華・格拉澤認為,人們的批判性思維具備三種特徵:一是思考態度審慎和理性;二是討論過程規範和清晰;三是回答議題深刻和科學。根據格拉澤的這三個批評性思維的觀點,要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首先需要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精神氣質,即針對問題的思辯不是單純追求言語上的勝負和高下,辯論的目的在於養成謹慎而理性的學習思維方式。其次是要尋找證據、運用科學的論證方法支持自己的觀點或反對他人的觀點,從而將學生的理性思維從偏見、謬誤中解脫出來。香港通識教育科採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批判性思維模式,這在2002年和2009年香港通識教育科的檢討和改革中得到了確立和執行。為了讓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以養成和提升,在通識教材的編輯和教學過程中,六大學習主題都是用開放性的問題方式來設置,獨立探索項目更是沒有明確的選題範圍;在教學中,沒有限制和引導的辯論更是成為了常態化的課堂場景。但是,表面上熱烈、深刻的課堂情境,在實際上起到的效果卻謬誤不斷,形成了一種為了批判而批判的空泛辯論,實則不顧批判本身的邏輯性、合理性、證據性和可驗證性等要求。
在一些教科書中,中國人的愛國主義被描繪成不道德的形象。例如,在一副漫畫中,三個人物站在貼著「救災」貼紙的捐款箱前。在「救災」大字下面還有兩條線,「豆腐工程」(低質量建設)和「貪官奢侈補貼」,將此類語言放在捐款箱上會誤導讀者將捐款與濫用捐款聯繫起來。照片中,一名圍著紅領巾的女孩單手遮住眼睛,將印有「人民幣」字樣的現金投入捐款箱。她笑著說:「當我們的同胞有難時,我們會盡力向他們伸出援手」。在她身後,一個男孩拿著現金,上面清楚地顯示著「港幣」。從他的外表來看,他似乎對將錢投入捐款箱猶豫不決。這樣的對比,讓讀者看到,拿著人民幣的女孩代表內地,拿著港幣的男孩代表香港;後者似乎知道表面上的真相,即捐款會被濫用,而前者則不知道真相,似乎被騙了。漫畫中,還有一位笑容滿面的男子,他穿著上世紀60年代蘇聯風格的西裝,頭戴一頂有紅色五角星的老式軍帽。他用手摸了摸男孩的腦袋,像是在用愛國主義的名義給這個年輕人上課:「你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愛國的好孩子!」這名男子代表的是一名內地官員,他以愛國主義的名義勸說香港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挪用和濫用捐款。對任何學生來說,這幅畫的象徵意義都很明顯:非理性化和污名化中國人的愛國主義。香港通識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這個群體在心智上尚未成熟、在知識上尚未完備、在人生上尚缺歷練,開放性的通識教育主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難度極大的思維、心理和知識考驗。因此,通識教育的批判性思維訓練必須主題適當、方法合適、結果明確,這樣才能培養青少年科學理解知識、正確辯論議題以及得出合理結論的能力,以此形成多元開放、相容並包的精神態度。
二、香港青少年通識教育的改革現狀
(一)轉換課程稱謂,聚焦通識教育本質和願景
通識教育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實行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其教育的本質在於「通」,即通過較為廣博的知識學習之後,促使學生能夠針對現實問題積極思考,進而提升自身的思辯水平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會教育學生基於知識「證據」,首先在邏輯上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理性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其次是以道德為「規矩」,從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雖然其最終目標是培養有理性和責任心的青年,但理性和責任心建立的前提是廣泛且聯通的知識基礎,否則青年人學到的將更多是辯論的形式,甚至落入狡辯的境地。因此,通識教育發展至今,各個國家在針對青少年進行通識教育時,都首先會強調學生要完成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然後再引導其進行融會貫通,進而再培養其思維理性和責任感。
隨著近代分科教育的流行,學生知識割裂的狀況越來越突出,導致學生思維狹隘、深度不足。於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進行教育改革,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強調課程設置的綜合化,開設社會科、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公民教育科等綜合性課程。中國內地的綜合實踐課程、香港地區的通識教育科、日本的「綜合學習時間」以及美國的社會科等,這些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設的課程均是世界基礎教育綜合化改革的產物。這類課程設置的初衷是淡化學科界限,進行跨學科的綜合學習,讓學生接觸討論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以融合不同學科知識內容,促進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綜合性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香港通識教育科的教學來看,它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更像大學的通識教育,即默認學生擁有較為完善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課程不需要再進行議題背景知識學習,學生只需要針對議題發表意見和進行辯論就能達成教育願景。不過,中學階段的青少年顯然在知識內容體系上缺乏完善性,同時社會經驗的匱乏更是一大短板,面對具有爭議性的或陌生的主題討論時,往往缺乏深入的見解或睿智的解決方案。因此,正是在對通識教育科的檢討中意識到了這種問題,學校課程檢討專題小組建議從名稱改革入手,中學階段的通識教育需要變換稱謂,以便對課程的本質和目的正本清源。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香港社會各界提出了數個替代通識教育科的名稱,如「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文化科」、「社會教育科」等,其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贊成率最高,且得到了學界、學校和社會的廣泛認同,最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原有的通識教育科,成為了新的課程名稱。新課程名稱以概念清晰的公民為核心,以貼近祖國和香港現實的「社會發展」為依託,符合高中階段綜合課程的設置目的和要求,有力地促進了高中通識教育科回歸課程設置的本質以及教育發展的願景。
(二)優化課程內容,厘清通識教育主題與脈絡
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成為新的課程名稱之後,為了回應國家教育部的「雙減」精神,減輕香港青少年的學業考試壓力,給他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在學校課程檢討專題小組的建議下,特區政府教育局大幅刪減了250小時的四個核心科目課時。其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時由原來的250小時縮減到150小時。配合課時的縮減,「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容設置發生了很大改變。
一是刪除獨立設置的專題探究項目。獨立設置的專題探究項目原本佔用課時約82小時,其設置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將原六大單元主題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時事的分析思考之中,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不過,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所有內容均以獨立主題的方式設置,因此,在內容上沒有必要再單設獨立專題探究項目。同時,沒有知識儲備或者理論規範的獨立探究項目,青少年一般難以整體理解和分析,往往以偏概全,達不到教育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中,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合適的教育方法是設置具有價值一致性和社會性共識的主題,這些主題在經過社會的廣泛討論或者歷史時間的檢驗後,學生也容易在討論中達成一致意見。進一步,學生在討論這些議題時,其精力也不容易被激情誘導,而是著力廣泛收集證據和信息,理解事件發生及最終結果的背後緣由和邏輯,從中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刪除獨立專題探究項目,不僅可以適當減少課時,減輕師生的學習難度,也降低了爭議性議題對青少年負面情緒的影響。
二是重新整合學習單元,培養青少年現代公民意識。把原來的六大學習單元簡化為三大主題,即「『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相對於原來六大單元內容包含知識體系的廣博性充分、規範性不足的特點,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三大主題以國家、公民、社會為核心關鍵概念,著力培養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意識,國家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以及與時俱進的社會科學意識。這種在憲制框架下深化對「一國兩制」政策的理解,以及針對現代公民的責任、義務、權利所進行的課程安排,主題清晰明確,不僅讓教師容易進行課堂教學,而且青少年在學習中也容易對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研討。
(三)重視價值塑造,提升通識教育的效果與認同
改革後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注重對青少年的價值觀進行引導和塑造,以便培育具有積極開放、兼收並蓄的世界觀,以及堅韌不拔、敢於創新的人生觀的現代公民。對此,「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在課程設計上把祖國和香港聯繫起來,增加了10個小時的「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選修項目,其主要目的在於讓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內地的考察、交流和學習,以便把香港的前途命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機聯繫起來,深化國情了解,拓展世情眼界。在學習方式上,該項目除了參與到內地的實地研學之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線上閱覽相關中華文化信息資源,了解內地政治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同時,該項目的學時沒有包含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150小時之內,青少年到內地或者線上的研學內容、路線等沒有強制性要求,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考核也不列入升學考試範圍。
除了通過「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引導青少年主動了解國家歷史和發展現狀外,為了讓青少年的價值觀在培育中符合國家主流價值觀念體系,「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容編排體現了明確的價值導向。比如,「『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部分就明確指出無論香港經受過什麼劫難和挫折,香港同胞都與祖國人民血脈相連,香港都與祖國密不可分。在香港納入國家治理體系的情況下,特區的高度自治權限於「一國兩制」規定中的範圍。與原有「今日香港」的內容設置相比,新的課程設置以整體國家觀來理解香港的憲制關係、回歸歷史,以及中央政府的涉港政策,把香港國安法融入課程學習之中,這使青少年的價值觀能夠形成一個清晰的國家觀念。「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的內容設置也更加積極向上,重點著墨於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後國家綜合實力的顯著變化成果,以及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的敘述;對於國家在世界全球化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也有著重強調。這為青少年的價值觀注入了更加豐富的時代內容,有助於青少年認同通識教育的效果,不斷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關於香港青少年通識教育的
對策建議
(一)以文化為根基,賡續中華燦爛文明血脈,增強青少年國家認同感
習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認同是青少年國家認同、政治認同、民族認同的歷史根基和價值基礎,只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自豪感,才能形成對國家的忠誠意識,去堅定實踐「苟利國家生死以,且因福禍避趨之」的文化價值取向。雖然改革後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在內容上明確了中央和香港的政治隸屬關係,但是,要讓青少年對這種政治生態的形成切身有感,而非泛泛而談,必須在歷史文化脈絡上給青少年梳理清楚香港的前世今生。
因此,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未來發展中,應該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建議首先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主題下增加國史教育,講清楚中國古代的輝煌文明史、近代史遭遇的巨大屈辱以及現代史實現的飛躍發展之間的歷史必然性,提升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深度和厚度。其次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部分,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這個重要論斷有效傳遞給青少年,把「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概念引入到課程之中,使青少年理解國家的騰飛巨變對於香港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性。最後在「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部分,則應凸顯國家在香港國際化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讓青少年理解內地與香港協調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性,以及國家是香港在國際舞台發揮更大價值和作用的最大後盾等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緊緊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以文化為魂,以審美架線,給學生編織起文化底蘊豐厚的中國節日通識教育。當「遠去的歷史」成為「眼前的事實」,傳統的文化內容在香港通識課堂表達上將會為青少年開創新的全景視窗。
(二)以教師為模範,選拔德才兼備的師資力量,增強青少年社會責任感
通識教育相較於其他專業課目的教學,其對教師知識素養、道德素養、人格品質的要求更加嚴格。通識教育的課堂組織形式一般是案例分析後的主題討論,這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篩選準備大量的案例背景資料供學生預習,而且要以鮮明的政治價值立場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而不是放任學生自由發言。
因此,未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加強對教師遴選。一是開展資格認證評估,除了基本的執教資格證作為教師職業的必備條件之外,還應該定期對教師的該科教學素養進行評估。二是加強教師培養與培訓,定期舉辦教師知識技能素質提升工作坊,把國家安全教育引入校園,走進課堂,增加中國史和中華傳統文化內容,不斷提升任課教師的素養、職業操守和愛國愛港情懷。三是完善課堂授課方式,在課堂授課方面,教師需要掌握所討論議題的知識基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議題材料,引導學生在充分了解材料的基礎上發表見解,以便形成正確的社會責任意識。同時,教師需要在學生陳述觀點過程中有理有據地指出並糾正其錯誤,避免學生對社會產生偏激的看法。要明確教師有責任在學生出現錯誤或不當價值取向時進行糾正,引導學生形成正向價值觀。四是積極引導青少年參與社會實踐服務。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空泛的討論,積極參加社會志願服務,引導青少年成為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治理創新的積極力量。要在社會實踐中檢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國家意識。一方面,教師通過引導青少年設計和實施具有中國國家元素、可以引起青年國家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志願文化項目,讓他們感受到吸引和激勵;另一方面,要在助老、助殘、助困以及民生改善等各類志願服務項目中增加國家元素,通過服務去體現國家對民眾的關懷和溫暖,體現國家在專業和技術領域發展的優勢。在教師的言傳身教的浸染和示範下,使青少年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以法律為原則,加強教材內容審定監督,提升青少年學習滿意度
教材的編輯出版是提升通識教育效果的基礎,香港中學教科書的出版發行實行審核制,特區政府教育局先頒布各個主幹課程的教材編輯指引,各出版商根據課程指引的規定,自行組織專家學者編寫教科書,然後把教科書送到教育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教科書被列入「適用書目表」,供學校選用。但是,由於通識教育的教材需要不斷引入新的國家和香港社會的時事政治內容,因此教材需要不斷改版重印以適應社會發展情況,同時教科書又在售價上有限制,不能和商業出版物的定價一樣,為了促進出版商的積極性,原先作為高中四大核心科目之一的通識教育科的教科書沒有納入教科書的審核制度。
因此,未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材的編審,首先,需要嚴格遵循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內容規範,並於這個框架內在教材內推行國家安全教育,通過科目授課及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國家安全的正確概念、形成守法意識。其次,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考試,是根據《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及該科《評核大綱》設定,教育考評局作為管理機構,需要研究與公開考試及評核相關的規則,並按既定機制與相關科目委員會及公開考試委員會作跟進。再次,教育局需要把教材納入審查審核範圍,具體細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材的審核要求,及時和出版機構進行溝通交流,把對教材的要求落實到編輯出版的全過程,而非在出版後再進行審查核驗。此外,在完善教材編輯出版制度的基礎上,教育局還要大力進行教學督導,打造精品課堂、品牌課程、名牌師資,通過線上教學、課程探訪以及課程滿意度調查等途徑監督教學實施情況,及時檢討不符合國家涉港政策方針以及國家教育改革精神的教材、教法,保障科目的教育效果和品質,提升青少年對課程學習的滿意度。
(四)以研學為輔助,擴大內地交流參訪範圍,增強青少年心理歸屬感
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增強香港青少年的國情認知水平。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目標,自2004年開始,特區政府就推廣了大量增強青少年國家認同的研學活動。2008年開始,推行一系列強化大中小學生國家認同的非正式教育活動,大力支持香港中小學生赴內地交流和研學項目納入政府資助計劃,教育局委託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先後創立了「同根同心」、「同行萬里」、「領袖生內地交流」、「赤子情中國心」計劃等品牌研學交流活動。2021年,特區政府將青少年赴內地研學列為高中必修課程。
對此,未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更加重視「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項目的組織、開展與效果評估。具體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其一,精選研學地點,打造精品研學課路線。除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大主要城市以及粵東、粵西一些紅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地方外,香港青少年的內地研學交流要圍繞「紅色主題」、「改革主題」、「共富主題」、「文明主題」等展開主題參訪研學,讓青少年實地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實地體驗中華傳統文化,實情感受國家發展巨變,進而使他們熟悉國家的人文風俗、話語敘事,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愛國之志。其二,做好研學組織,及時回饋研學心得體會。在赴內地研學之前,要為青少年配備研學導師或者義工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研學旅行前,青少年的研學導師應當針對研學課程進行先導性介紹,通過文字展板、多媒體視頻等方式介紹研學內容,適當豐富青少年的研學知識儲備,回答他們的知識疑問。在研學過程中要引導青少年積極探究歷史文化資源、風土人情和社會發展變化,引發青少年的情感共鳴,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研學之後要及時回饋交流,通過小組發言、感悟文章、書畫作品、融媒體視頻等分享研學體會,使研學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3-4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27/UJWSgKps7a0lG588BGDEbQRHPoVM0ZD69Xo.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