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康復過程中會持續出現咳嗽的情況,這是由於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道等方式侵犯呼吸道黏膜而導致的局部炎症反應,時常會伴隨明顯的發熱、乏力、肌肉疼痛、流涕、噴嚏、鼻塞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據2021年《柳葉刀呼吸藥物》雜誌的一項隨訪研究顯示,大約50%的新冠感染患者都會出現咳嗽的症狀,且有一定的人數存在持續咳嗽的症狀。
新冠感染後為什麼會一直咳嗽?
新冠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後,隨著自身體液免疫(B細胞產生IgM抗體、IgG抗體)、細胞免疫(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對抗病毒的作用發揮,病情朝著兩個方向發展:
①免疫功能正常者,病毒逐漸被清除,病毒的複製逐漸減少直至停止。此時針對新冠病毒S蛋白的抗原檢測轉陰,但上呼吸道局部炎症仍未完全消除,故咳嗽、鼻咽部不適症狀還將持續。大多數人的症狀在兩周內緩解,少數人存在咳嗽敏感性增高,咳嗽的情況可持續至三周以上,甚至3-8周,稱為感染後咳嗽(感冒後咳嗽);少數人合並細菌感染,出現咳嗽加劇伴較多黃膿痰的情況。
②免疫功能較低者,或部分未接種疫苗者,病毒未被清除,持續複製並侵犯肺部,導致新冠肺炎(多在起病後5-7天)的出現,此時新冠抗原檢測應該為陽性,但新冠抗原檢測的敏感性為75%-95%,部分患者(5-25%)可呈現假陰性。此時隨著病程的進展,咳嗽不但未減輕,反而有可能加重;甚至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悸、極度衰弱、神志模糊等重症表現。
什麼咳嗽需要引起注意?
在新冠恢復時期,主要應該注意長期咳嗽是否合並肺炎。通常來說,肺炎引發的咳嗽會出現大量黃黏痰,並伴有持續的發熱和喘促。另外,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也應該密切關注,若症狀持續進展,則要及時就醫:
①轉陰後咳嗽時間超過3周;
②合並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精神倦怠、乏力、發熱、咳痰、痰中帶血等症狀;
③未吸氧血氧飽和度持續<93%,呼吸頻率、心率增快。
如何進行科學止咳?
中醫方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學專家指出,咳嗽需分清寒咳、熱咳、痰濕咳,針對性地用藥食兩用物品緩解咳嗽咳痰症狀,並以飲食清淡為主,有利於病情痊愈。他們給出以下建議:
①寒咳。如果出現咽癢、咳嗽、白痰,一般是寒咳,可用生薑。
②熱咳。如果出現咽痛、黃痰,一般是熱咳,可用薏米水。
③痰濕咳。如果咳出大量的黃痰或者白痰,一般是痰濕咳,可用陳皮煮水。
同時,從中醫角度來看,咳嗽多為痰熱、陰傷等導致肺氣失宣造成,臨床可以選用清肺、潤肺、宣肺、化痰一類的中成藥,如急支糖漿、養陰清肺丸、杏貝止咳顆粒等。
西醫方面,針對不同新冠轉陰後的咳嗽情況,結合大量臨床數據,給出以下建議:
新冠感染後:
①起病後3周以內,僅輕微咳嗽,干咳為主,或有少量白色痰,且咳嗽逐漸減輕,可不用任何藥物;
起病5-7天後咳嗽明顯,且伴有鼻阻,流涕,可給予抗組胺藥氯苯那敏+中樞性鎮咳藥右美沙芬,或直接選用複方製劑:美敏偽麻、複方甲氧那明;
咳嗽劇烈者可連用鎮咳中成藥:克咳膠囊、肺力咳合劑、咳露口服液等。用藥療程以不超過2周為宜。
②咳嗽劇烈伴較多黃濃痰,尤其是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高,考慮合並細菌感染,可給予口服頭孢菌素或頭孢呋辛酯等。可連用化痰藥:氨溴索、桉檸蒎腸溶膠囊、乙醯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或用吸入用乙醯半胱氨酸溶液霧化治療;
同時可給予清熱解毒化痰的中成藥: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片、橘紅丸等。
新冠治愈後:
新冠病毒治愈後仍咳嗽,持續3-8周以上,乾咳為主,或伴有稀薄粘液痰,多屬於亞急性咳嗽中的感染後咳嗽,可以選用複方甲氧那明膠囊,或氯苯那敏+右美沙芬,咳嗽嚴重者也可加用有鎮咳作用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