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俊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夏 楠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新冠肺炎疫情令個人精神健康狀況受到極大影響。2022年6月,世界衞生組織發布《世界精神衞生報告》,指出需要進一步將精神健康整合至醫療及其它服務體系,以回應社會持續增加的精神健康服務需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亦提出,政府會針對不同群組需要,提升社會精神健康水平。
港人精神健康引起關注
早前有研究顯示,每七位香港人就有一位會經歷一般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等,即香港有約一百萬市民會經歷一般精神疾病困擾。近年來,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狀況更趨嚴重。自2012年開始已經連續進行了11年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2年10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市民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為47.64,低於世界衞生組織訂立的52分合格水平。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自2018年起,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狀況已連續5年處於不合格水平。另一份2022年發布的研究結果亦發現,在1,000 名受訪市民中,有近半數(49.4%)出現抑鬱徵狀,顯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况極需獲得關注與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健康需求,香港現有醫療服務體系已不堪重負,難以持續提供相關服務。一方面,有機構在疫情期間針對18歲以上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出現焦慮或抑鬱徵狀的受訪市民當中,僅有不足兩成願意主動求助。結果揭示出現時的個案數字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社區中可能尚有大量市民需要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另一方面,多年以來市民已經形成了直接向專科醫生求醫的習慣,令現有精神科專科服務超出負荷,輪候時間居高不下。研究顯示,香港主動尋求專業幫助的一般精神疾病患者當中,超過一半的患者會選擇精神科醫生。醫院管理局精神科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長達16至63個星期,最長輪候時間更可達至94個星期。過長的輪候時間令患者可能錯過最佳診療時機,甚至引發其他身心疾病,為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負擔。
強化社區精神健康服務硬件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世界各地政府需要對精神健康服務體系進行調整,將工作重心從醫院轉至社區,加強在社區環境為人們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務,並加強對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進行精神健康培訓,以改善目前資源分配過度向醫院傾斜、社區資源嚴重不足、醫療人手短缺、服務覆蓋率低等弊端,以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
當前,香港在社區層面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的主要機構是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中心由社會福利署委託社福機構營運,從社區服務角度出發,以綜合服務模式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服務,包括心理諮詢、個案輔導等。隨著市民的精神健康支援需求日益增加,現有中心服務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包括社工人手短缺、中心服務對象錯配、中心空間有限,以及職員「實證為本」的介入培訓不足等。另一方面,香港正持續推進醫療體系轉型,將現行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系,並在社區內提供全面、持續、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十八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作為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載體,地區康健中心目前的服務範圍主要聚焦身體健康相關服務,為市民提供如健康推廣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服務。
要實現在基層醫療層面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精神健康服務,政府未來需要重新審視綜合社區中心的角色和功能,特別應考慮為職員提供更多以「實證為本」的心理健康服務的培訓與支援,令中心可以提供更多相關服務。此外,政府可更善用地區康健中心,令其在提供精神健康支援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對地區康健中心營運者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中心對提供精神健康支援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60%受訪者認同地區康健中心在足夠配套下,應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具體而言,各地區康健中心可在現有服務模式基礎上全面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元素,如在社區建立精神健康服務支援網絡、為市民進行精神健康風險評估等,以全面發揮地區康健中心的地區樞紐角色。不僅如此,特區政府應考慮如何連接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和地區康健中心,在明確兩者分工的同時建立夥伴關係,以共同面對解決社會上的精神健康危機。
優化精神健康服務軟件
在全面提升社區精神健康服務硬件的同時,政府亦需要多管齊下對現有精神健康服務進行改革,全面提升精神健康服務水平。
事實上,醫院管理局精神科專科門診病人當中有超過七成屬於一般精神病患者,當中有部分患者經評估後,可能更適合在基層醫療層面多於在精神科專科門診獲得診治。有研究顯示,情況穩定的一般精神病患者,在社區獲得由非專科醫生及其他輔助專業人員提供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後,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包括顯著減輕患者抑鬱與焦慮的程度、提高患者工作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和減少患者使用醫療服務的次數等等。
醫院管理局已在2022年第二季開始於港島東及九龍中醫院聯網試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在精神科專科門診引入「共同醫治模式」,讓病情穩定的患者到社區接受私營基層醫療服務。計劃的開展確立了精神健康體系服務發展方向。醫管局需應用策略性採購框架適時對計劃的經驗成效進行總結,如反應正面,應儘快將計劃推展至其他醫院,令更多一般精神病患者在基層醫療層面接受診治。
實施分層護理模式
此外,政府可考慮通過開展分層護理服務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服務支援。分層護理服務可以根據市民不同精神健康狀況,將市民按需要疏導至專科及非專科等不同服務機構,為他們提供恰當程度的支援。
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如荷蘭、挪威和澳大利亞都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應用分層護理模式提供精神健康支援服務,而英國更是實踐分層護理模式的典範。英國政府早在2008年便推出「心理治療普及化計劃」,並在2015年訂立目標,希望全國15%(約90萬)的一般精神病患者可以通過分層護理模式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獲得相關精神健康支援。2019年英國政府更將這一目標提升一倍,希望在2023/24年每年服務188萬患者。據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獲得服務的患者中,約有50%在接受較低強度、非專科的心理治療後康復,超過65%的患者情況顯著好轉,顯示非專科精神健康服務亦可為有需要的患者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香港亦有多個專業團體應用分層護理模式在社區為市民提供較低強度、非專科的心理治療,並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有研究結果顯示,56%接受服務的市民成功康復,64%的市民精神狀況顯著好轉,顯示分層護理模式在香港亦有實踐的空間。
不僅如此,通過分層護理服務提供精神健康支援過程中可以善用非專科人手,有助減輕專科服務的負擔,令專科服務資源可以集中提供給情況嚴重和病情複雜的市民,充分利用和有效分配有限的專科和非專科資源,縮短市民的輪候時間,令不同狀況的市民都可及時獲得所需要的服務。
精神健康是市民生活的根本,要真正走出疫情陰霾,提升精神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需要在硬件、軟件兩方面雙管齊下,在升級精神健康綜合中心、地區康健中心精神健康服務的同時,優化現行精神健康服務模式,讓市民更容易、更及時在社區得到精神健康支援。透過發展以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為主導的精神健康體系,長遠改變市民求醫習慣,全面提升市民的精神健康水平。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3-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