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古稱東甌,隸屬我國東南沿海浙江省,是一座擁有千年開埠通商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北宋詩人楊蟠的詩中,溫州是“一片繁華海上頭”;在元代宮廷畫家王振鵬所繪《江山勝覽圖卷》裡,溫州貨棧、茶肆、酒社、飯莊林立,商賈雲集,舟行如織,好不熱鬧。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將此千年前的繁華盛景喚醒,被譽為迄今國內外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堪稱“國內僅有,世界罕見”。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城市基建為文物考古讓路
若從東晉太寧元年置永嘉郡(公元323年)算起,今年恰是溫州建城1, 700年。自東晉建城伊始,溫州城就與港口、江海密不可分,有著“東南之沃壤,一都之巨會”的美譽。溫州因“控帶山海,利兼水陸”,到了宋元時期,隨著市舶管理機構的設置,溫州一躍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港口城市,是5個宋代市舶務之一、7個元朝市舶司之一。
溫州古城選址於江海交匯的甌江下游港灣,城址1,700年未變。朔門古港遺址位於現今溫州市鹿城區望江東路東段,南依古城,北鄰甌江,東靠海壇山,與世界古航標江心嶼雙塔隔江呼應,這裡自古就是溫州繁華地。這一考古發現源於2021年3月。
當時,為改善城市重點路段交通擁堵問題、激活歷史街區,溫州市鹿城區啟動望江路下穿隧道工程,計劃將地面改為休閑公園。由於早在2004年,這個地段曾發現過溫州古城北門(朔門)遺址,古地圖上也有碼頭標識,因此,該建設工程推進極為謹慎,施工開始後就同步介入了考古勘察。
2021年10月,在道路地面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發現了一些古石條。順著這些石條,文物部門在附近區域發掘出了越來越多的“寶貝”,確認該區域存在古代港口。溫州市委市政府當即決定下穿隧道工程停工、市政道路封閉,為文物考古讓路。從基本建設考古轉變為主動發掘,溫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文物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當地這一舉動被業界視為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讓位於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經典範例,為全國樹立了遺產保護榜樣。
隨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進場展開基本建設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至2022年,古港遺址被進一步確認,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約5,000平方米。因遺址位於溫州古城朔門外,由此被命名為溫州朔門古港遺址。
再現千年商港繁華景象和宏闊場景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發掘區主要由東端水門頭區、中部鄰江港口區及西端南側甕城區三部分組成。考古人員最初在東端的水門頭位置發現了連片的遺跡,經過一年多的考古勘探,包括8座碼頭、1條木棧道、多組干欄式建築、水陸城門、水門橋、城外道路、作坊、水井、河駁岸、江堤等大量與古港、古城相關的重要遺存被不斷發掘,年代跨度從北宋延續至民國,尤以宋元時期為主。
水門頭區位於海壇山西北麓,由奉恩水城門以外、水門河沿岸兩側的各類遺跡群組成,遺跡種類豐富,時代跨度較大。發掘區內年代最早的遺跡為北宋時期的石砌江堤以及斜坡順岸式碼頭一座,江堤與碼頭邊界清晰,共同勾勒出北宋時期水門頭西側甌江江岸的範圍。碼頭以東,奉恩水門河自南向北從城內注入甌江,河道兩側南宋時期的石砌河岸依舊可見,同時還保留了同時期的橋樑與陡門等遺跡。南宋晚期以後,北宋江岸一帶淤積成陸,甌江岸線逐步北移,那些建於元明清時期的石砌堤壩、新水門橋、陡門閘以及台階式碼道等遺跡正是這段岸線變遷史的歷史實證,其中還有一組疑似元代浴所。
鄰江港口區呈東西向條帶狀分布,為沉船、碼頭等遺跡分布區。這一區域主要的碼頭樣式為木石混築的長方形突堤式碼頭,推測為台階狀,建築方式皆為木樁築底,再鋪設木板,木板上修築石塊包邊、泥芯填土的長方形碼頭,石塊包邊外再輔以長木柱加固。棧道遺跡位於甕城北面,做工規整。據史料記載,棧道附近即館驛所在。棧道以東分布多組干欄式建築遺跡,它們好比“水上高腳屋”,有可能被用作酒肆、船塢等,為人們對當時碼頭的繁華場景提供了想象空間。
甕城區是2004年唐五代朔門遺址發掘工作的延伸,發現早、晚兩期甕城基址及磚、石道路等遺跡,疊壓關係清晰。早期甕城為宋元時期,城牆平面呈圓弧形,石壁土心,基址厚4米;明清時期改為方形,內外壁以條石壘砌,基址厚5。3米。甕城外發現有三個時期道路及多條排水溝遺跡。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出土了兩艘結構尚為清晰的沉船,引人注目。其中一艘為南宋早期的福船,保存有龍骨及6個艙段,底部發現“大觀通寶”銅錢1枚。殼板作魚鱗狀搭接,並楔有鐵釘,足見當時精湛的造船工藝。殘存船頭及部分船體變形嚴重,斷成南北兩段,總殘長12。4米,最大殘寬4。1米。根據隔艙板殘存數量推測,該船全長約20餘米,適合近海航行。該船發掘出來後已清理完成,送進博物館封閉保護。另一艘北宋沉船發現於深達9米的西部隧道基坑底部,仍在發掘。
在遺址現場,不少光滑鋥亮的瓷器碎片仍散落在泥土中,等待著向人們講述塵封的歷史。這裡已經出土了龍泉窯、甌窯、建窯等瓷器小件2,000餘件,以及數以10噸計的古代瓷器殘片,大部分為龍泉窯產品,應來自甌江上、下遊各個窯場。絕大多數的瓷片堆積呈現出條帶狀集中分布的狀態,且年代集中於元代,堆積特徵鮮明;北宋時期雙面刻劃花的瓷器則多出自地層中,數量亦較為可觀。這些標本多數沒有發現使用痕跡,推測為貿易瓷在運輸、轉運過程中的損耗品。其他窯系有甌窯褐彩繪瓷、建窯系黑釉瓷(建窯、遇林亭窯、茶洋窯、吉州窯)、青白瓷系(義窯、景德鎮窯)等。部分瓷器外底有墨書,如“姓氏+直”“直”“東”“西”“上”“綱”等。遺址中還出土部分溫州漆器、捶丸、磚雕、建築構件以及貝殼、植物種子等豐富遺物。
南宋至明中期,龍泉瓷在外銷瓷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被稱為大航海時代之前我國推出的第一種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品。溫州憑藉其發舶港口地位以及江海中轉節點成為龍泉瓷外銷的主要集散地和起點港。本次發掘揭露的碼頭遺跡群及海量瓷片堆積,為溫州坐實龍泉瓷外銷的起點港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提供了關鍵物證。
碼頭、棧道、沉船、瓷器……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遺跡全、規模大、體系完整、內涵豐富,再現了一千年前溫州商港的繁華景象和宏闊場景,堪稱海上絲綢之路的絕佳闡釋,展現了古往今來商旅縱橫、融通天下的中國風采。
填補“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體系港口類遺產關鍵缺環
矗立於甌江江心孤嶼上的江心嶼雙塔分別建於唐代和宋代,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古航標。古人建造如此宏偉的兩座航標,是因為附近有繁華大港。溫州朔門古港遺址與江心嶼雙塔交相輝映,生動再現了宋元時期溫州“北埠”港區“城腳千家具舟楫,江心雙塔壓濤波”的真實景象,凸顯了溫州古城港、城一體的規劃特色,也使本次發掘兼具城市考古和港口考古的雙重意義。
近年來,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考古發現不斷湧現,越來越引起學界和社會的關注,如“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蘇州太倉樊村涇遺址等相關新發現。然而無論是已經入列世界遺產的海港遺址——泉州、澳門,還是正在申報世界遺產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城市——廣州、寧波、登州、揚州等,甚至國外其它重要的海港遺址,都缺乏港口考古成果的強力支撐。
考古專家指出,通常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分為生產、運輸和市場這三個環節,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包含了與三環節相關的窯業以及城市、碼頭、航船、航線和航標塔,所有要素非常齊全,是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標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是國內發現的結構最完整、年代最清晰的港口遺址,填補了“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體系港口類遺產的關鍵缺環,堪稱“國內僅有,世界罕見”。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在人類海洋文明史上具有突出價值,也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程不可替代的經典樣本和支撐性遺產點。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還承載著獨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蘊含著先賢們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海洋文明內涵。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理環境賦予溫州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質。緊鄰古港西邊的郭公山麓,是宋代溫州大型造船場;東首海壇山建有海神廟、楊府廟(地方海神)、平水王廟。古城選址蘊含著港口優先的發展理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古代溫州漁、鹽等海洋產業及工商業佔有重要地位,又是著名的紡織品和漆器生產中心,產品暢銷海內外。南宋以葉適(墓址在海壇山南麓)為代表的永嘉學派,突破傳統農耕文明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縛,主張“義利並舉”,通商惠工,是中國古代海洋文明在思想領域的重大貢獻,影響深遠。
目前,朔門古港遺址第一階段野外發掘工作基本結束,遺址三維建模已全部完成,還將繼續發掘。對於考古人員來說,下一步將以梳理碼頭與江岸、岸線與城牆、港口與古城的內在聯繫作為工作重點,繼續深入開展探索,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遺址文化內涵,為歷史文化研究提供價值。同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室將與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寧波大學等多家單位展開合作,計劃就環境考古、陶瓷考古、海洋考古、動植物考古、建築考古、文物保護與監測、數字化系統建設等多學科開展聯合研究,進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的保護與利用已列入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今後五年“十個抓手”重要規劃之一,遺址保護規劃、遺址公園建設規劃以及遺址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體系的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之中,將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長遠目標。另一方面,溫州市正加快編制相關規劃,為文物保護和利用提供依據;同時,與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合作,計劃依托朔門古港遺址,高標準建設集懷古尋根、網紅打卡於一體的溫州市區首個考古主題的遺址公園,促進文旅融合。根據初步設想,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公園中將有一座遺址博物館,室內展示出土文物,室外則在古碼頭、古沉船、古官用木棧道、古瓷片堆積帶等標誌性遺跡點建造展示區域,並利用數字技術還原甕城原貌。遺址公園還將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增設多處與考古有關的潮流打卡點。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的發現,為當今中國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歷史注腳。千百年來,一代代的溫州人、一船船的龍泉瓷正是從此揚帆起航,走向世界。穿越歷史煙雲、跨越浩瀚海洋,千年古港如璀璨明珠正煥發著新的活力與光芒。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29/45dTXiRb3mkQn7p672PgYn3ce2cXZ06avzv.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