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衛昕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在今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布了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的排名。在排名中,香港排名140,RSF聲稱從這次排名中可以看到香港的媒體處境艱難, 並且藉機抹黑香港國安法,認為香港國安法打壓了香港的新聞自由。但是只要我們抽絲剝繭,就能發現RSF的種種言論相當荒謬,在這裏,筆者就嘗試就新聞自由指數中的幾個問題進行迴應:
一、RSF的調查只侷限在自己的“朋友圈”。若我們仔細看RSF的調查方式就可以發現,他們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訪問一百多位無國界記者及其夥伴組織的成員,還有相關的專家,比如研究員、法學家以及人權活動家,如果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出發,就可以發現抽樣的樣本充滿了主觀性,比如,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規管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的,那麼為什麼在他們的調查中卻沒有包括政府官員或者相關部門呢?又如,普通市民也是新聞的最大受衆,但是我們也沒有看到市民這個群體出現在他麼的樣本中,同時,那些不是 RSF的夥伴媒體的成員呢,同樣不包括在調查樣本之中,可見,這個所謂的調查充其量就是一個RSF的內部調查,只侷限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根本沒有代表性。
二、調查指標定義模糊以及不透明。我們如果再進一步看這個調查的指標,在公開的資料中,我們發現指標包括新聞多元化、媒體的獨立性、媒體內部自我審查、立法框架、透明度和基礎設施,但是每個指標的具體定義是什麼卻沒有公開,這對社會而言是十分具有誤導和迷惑性的。比如,新聞的多元化在學術上就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和看法,那麼到底指的是媒體機構的多元化還是新聞內容的多元化呢?若是媒體機構的多元化,那麼如何解釋排名35的中國台灣地區在2020年封殺“中天新聞台”,多次驅趕和騷擾大陸在台記者呢的事件呢?又如,若是新聞內容的多元化,那麼維基揭秘”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因為揭露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期間犯下的戰爭罪行,而被美國政府通緝就應該是破壞新聞自由最活生生的例子,然而諷刺的是,中國台灣以及美國的新聞自由度排名都非常靠前,這簡直就是自相矛盾,RSF的政治站位顯而易見。
三、披着新聞自由外衣的政治操作。RSF的所謂新聞自由指數中的各種漏洞都可以反映出此機構從來都不是一個中立的媒體機構。它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助,是美國在各國“顏色革命”的推手,所以他們所謂的“新聞自由”根本就是雙重標準。2019年的香港修例風波期間,此機構不僅衝在最前線,煽風點火,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又協助逃往海外的港獨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等等,更是向臭名昭著的黎智英頒發“新聞自由特別獎”,其反中亂港的本質暴露無遺。因此所謂的新聞自由指數既沒有公信力更沒有代表性,完全是對媒體自由最大的侮辱!
最後,筆者想強調,所有媒體都應該自覺遵守各國的法律法規。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所有媒體在不同國家的工作都應該尊重各國的法律、文化以及風俗習慣,所有新聞自由都要和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香港已經進入了良政善治的新時代,維護國家主權以及安全將會是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香港的新聞界需要團結起來,和所有打着新聞自由名義的幌子,干預中國內政,破壞香港社會秩序的機構做鬥爭,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推動“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
(作者係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廣西僑聯青年委員會副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