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內地由2月6日起恢復全面通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表示,兩地復通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和活力。同時,整體訪港旅客數字,由去年第四季的35萬多人次,躍升至今年首季的約450萬人次,其中近八成都是內地旅客。
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已有逾三個月的時間。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15日表示,隨香港與世界全面接軌、與內地全面通關,整體訪港旅客數字,由去年12月的約16萬人次水平節節上升,至今年1月達到近50萬人次、2月近150萬人次、3月近250萬人次,到4月已達到289萬人次。
陳國基說,你可以看到對於我們的經濟,注入了一個很大的動力。當然在這季度,幾百萬的旅客裡面,超過八成都是我們內地的旅客。所以我們很歡迎,內地的旅客來香港旅遊。
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聯同香港旅遊發展局於今年2月啟動“你好,香港”全球宣傳活動,未來將繼續多管齊下,振興旅遊業發展。重點工作包括,舉辦更多國際盛事、爭取不同專業,如金融、創科、醫學等國際會議及展覽,落戶或重返香港、並繼續不斷優化及提升旅遊設施等。
而展望下半年的經濟復甦速度,陳國基認為,通關強勁扭轉了香港首季度的經濟狀況,而特區政府就今年香港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測,維持在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的3.5%至5.5%區間。
陳國基指出,“譬如今年第一季,我們的私人消費開支,是按年增長了13% 。而同期我們第一季,食肆總收益是按年激增了82%,至275億港元。零售業方面也都按年上升了約24%,而這24%主要都是在通關之後發生的。”
而對於在香港當前大力推動的創科發展,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正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其中,發展新田科技城是一大重點。而對於有聲音指,早前為抗疫興建的新田方艙醫院,是否需拆卸或遷移,以滿足土地新的發展需要。陳國基認為,面對疫情不可掉以輕心,需保留部分以備不時之需,同時或考慮將部分方艙,轉化為科研等其他用途的設施。
陳國基說,“當然我們不會浪費的,這個花了這麼多錢,也都很有意義的。但目前來講,我們要根據衛生部門,對於疫情的評估,才能決定未來這些隔離設施,怎樣能一步一步取消。我們不排除一部分,我們要將它們還原將來的發展用途,但這個要一步一步做。”
陳國基表示,未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是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業和新能源科技等的科技產業、人才落戶香港。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為香港帶來過百億港元投資,創造數以千計的本地就業職位。
來源:鳳凰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