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發揮重大合作平台優勢功能、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正是統籌金融發展與安全、提升金融對新發展格局支撐能力的重要體現。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已形成多項全國首創金融開放成果,未來應在三個金融合作方向著力,嫁接利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優勢。
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
形成多項全國首創金融開放成果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上升,國際金融風險事件增加,我國經濟克服疫情挑戰,實現穩步復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不容忽視的外部挑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為頂層設計,明確提出了「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發展目標。2020年5月,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30條具體措施發布,大灣區作為我國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區、試驗區的功能進一步確立。2021年9月以來,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相繼成立,在對接港澳、擴大開放、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方面享有更高的政策自由度,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大標誌性成果。2023年2月,支持橫琴和前海的各30條金融措施出台,進一步夯實了重大合作平台在聯通港澳金融市場、促進大灣區金融合作方面的政策優勢和關鍵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改革開放的窗口和科技創新的高地,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處,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引領科技自立自強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地位。當前國際格局深刻演變、錯綜複雜,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關鍵;通過增強大灣區內地市場與港澳國際市場資源、規則的對接合作,粵港澳能夠共同探索改革開放的新模式,開闢國際合作的新空間。粵港澳金融合作既是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大灣區培育新興產業和創新技術,開展國內、國際市場資源合作不可或缺的要素支撐。由於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境內、境外兩個金融市場,法律、貨幣和監管各不相同,三地金融合作面臨較多挑戰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因而需要發揮重大合作平台的開放創新優勢,解決跨境金融合作中的一系列問題。重大合作平台設立以來,把握政策機遇,成功取得了多項全國首創的金融開放成果,深化了粵港澳金融合作:
一是重大合作平台聯通港澳國際市場資源,擴大實體經濟直接融資渠道。重大合作平台率先試點QFLP、QDIE等跨境股權投資開放舉措,吸引港澳基金和投資者,發揮金融對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同時,重大合作平台大力支持區域內企業以港澳為平台發行債券、上市融資和開拓海外業務。前海還將率先探索地產及基礎設施項目以REITs形式在香港上市融資。
二是重大合作平台深化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三地金融市場開放創新。重大合作平台積極踐行「股票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安排,多家試點銀行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在前海、橫琴落地。重大合作平台正繼續探索粵港澳互聯互通新內容,例如前海金融30條提出將在私募股權投資和大宗商品等更多領域探索與香港的互聯互通。
三是重大合作平台擴大對港澳金融機構的市場開放,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對國際金融資源的吸引力。重大合作平台率先降低對港澳金融機構市場准入,擴大港澳金融機構在內地業務範圍,提升了粵港澳金融環境的國際化程度。港澳金融機構和人才的參與同時促進橫琴、前海自身金融產業快速增長,對國內、國際優質金融資源聚集效應日益顯現。例如,會議所在的橫琴就形成了私募基金產業集群,匯聚超過500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海注冊港資金融業企業已超過2,000家。
四是重大合作平台推進粵港澳跨境金融合作先試先行,促進三地貨物、人員、數據、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重大合作平台在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等前沿領域創新探索,居民跨境開戶、支付等民生金融服務更加豐富,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活動更加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流程持續優化,2020到2022年人民幣連續三年成為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大灣區未來有三個金融合作方向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發揮重大合作平台優勢功能、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正是統籌金融發展與安全、提升金融對新發展格局支撐能力的重要體現。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將存在三個金融合作方向。在這些金融合作中,應嫁接利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已有的重要優勢。
首先是圍繞高水平開放需要,深化粵港澳金融規則的銜接合作。香港不僅與國際金融法律、標準、規則接軌,專業人才匯聚,而且在未盈利科技企業和SPAC上市、ESG信息披露等國際金融發展的前沿領域,與時俱進率先對標國際領先市場進行改革創新。未來深化與香港金融市場的規則銜接,能夠對標國際標準,推動擴大包括新興業務在內的、更全面的金融產品、服務和人才合作。同時,通過金融規則的銜接合作撬動和探索更廣泛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領域的規則銜接,為新發展格局開拓更多國際合作空間。
其次是圍繞大灣區產業發展需要,深化粵港澳特色金融合作。重大合作平台享有更多政策支持,也肩負更多責任與使命,需要立足大灣區經濟特點,積極發展跨境金融、財富金融、股權融資、航運金融、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特色服務,為三地居民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金融服務,也為大灣區各類企業和科創活動提供更靈活、包容的投融資環境,促進大灣區科技、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香港是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資產管理、科創金融、人民幣跨境使用與投融資等領域具有業務優勢。未來深化重大合作平台與香港在各類金融業務中的合作,能夠豐富大灣區金融業態,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質效。
最後是圍繞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目標,深化粵港澳綠色金融合作。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結構低碳轉型,發展綠色產業和技術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全球金融市場都在大力拓展的業務新方向。建議發揮重大合作平台機制,繼續開展綠色債券、綠色貸款等綠色融資合作,共同研發綠色股權類金融產品,探索綠色金融標准的銜接互認,鼓勵合作區內企業參與香港「Core Climate」國際碳信用交易市場,打造大灣區綠色國際金融樞紐,增強金融服務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適配能力。
(作者係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19/6VvSXHU0XgvFFOvSgdEExcCAUyiXOePYru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