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對1359個國家海洋水質監測點位開展了監測,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具體介紹指出,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是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服務公眾親海臨海需求的重要保障。2022年我國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保持改善趨勢,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81.9%,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面積比例為8.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總體穩定,夏季符合一類標准的海域面積占比97.4%;綜合治理攻堅戰三大重點海域(渤海、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臨近海域)總體年均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63.0%,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

王菊英稱,2022年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領域,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能力。“天空地海”一體化海洋環境監測裝備保障能力不斷強化。生態環境部門已在全國建成70餘套海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2022年,“中國環監浙001”、“中國環監蘇001”兩艘海洋監測船先後入列,與原有“中國環監001”、“中國環監冀055”組成專業化海上作業船隊,生態環境系統海上監測作業能力再次提升。
二是拓展範圍。主要在三方面進行了拓展:拓展了海洋自然保護地和濱海濕地監測範圍,不斷夯實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監測;拓展了海洋垃圾和海洋放射性監測範圍;拓展了海洋碳監測試點範圍,補充完善海洋碳監測數據。
三是嚴格質控。進一步加強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質量管理,嚴格實驗室能力考核,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准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生態環境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編制完成《2022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2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於當日正式發布。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29/IYOOTMOXgmgX6EiuPbiv3YQLZnHVZ2PK1V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