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港中大大豆第二彈隨神舟十六號升空!香港首個太空農業實驗全面展開

日期: 2023-05-31 來源: 紫荊
字號:

昨日(30日)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隨飛船一同升空的

還有來自香港的隴黃大豆

 

香港首個太空農業研究項目將全面展開

據香港中文大學消息

此次搭載的三種大豆種子

隴黃1、隴黃2、隴黃3

是港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

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

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張國宏研究員的合作成果

該品種由團隊針對甘肅省的實際生產狀況

因地制宜進行培育

具有抗鹽、抗旱、抗病

適應性廣等優良特性

自2016年起無償交予甘肅農民使用

團隊表示

在大豆種子返回地面後

團隊將進行細緻分析

藉以了解大豆種子

在太空特殊環境下的誘變機理

期望為農業技術創新帶來新突破

並篩選出更優良的大豆種植品種

以提升國家的大豆生產潛能

林漢明團隊研發的大豆根瘤菌

早前已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上天

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

林漢明介紹

根瘤菌是大豆進行固氮作用所必須的

研究團隊將其送上太空

探索根瘤菌在空間特殊環境下的變化

待根瘤菌材料從太空返回地面

團隊會進一步研究

篩選有應用前景的根瘤菌新菌株

提升固氮效率

減少化學氮肥的使用,改良土壤條件

服務綠色可持續發展

隴黃大豆和大豆根瘤菌相繼衝上太空

香港首個於太空進行空間搭載實驗的

農業研究項目將全面展開

 

深耕細作多年 科研“上天入地”

種子是農業“芯片”

作為大豆起源國

我國保存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大豆種質資源

近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加大攻關

選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種

在產量、品質、抗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隴黃大豆由林漢明教授(右)與甘肅省農科院張國宏研究員合作研究並自主育成

由林漢明帶領的研究團隊

努力不懈地進行大豆研究超過25年

除了育成隴黃1、隴黃2、隴黃3外

林漢明領導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

還完成了全球首個野生大豆的參考基因組

為世界大豆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他說

我從一位內地同事學會了

農業研究的論文

不應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而是要寫在大地上

我們需要走出實驗室

在土地上驗證研究所得

協作是唯一的方法”

隴黃大豆系列由林漢明與甘肅省農科院張國宏合作研究並自主育成,圖為林教授與張教授於甘肅隴黃3種植地合照

從零到一,從無到有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

期待“上天入地”的航天育種

為我們帶來更多神奇

來源:大灣區之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趙欣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編輯:趙欣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港中大大豆第二彈隨神舟十六號升空!香港首個太空農業實驗全面展開
昨日(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隨飛船一同升空的還有來自香港的隴黃大豆。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