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Great Achievements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首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港口、鐵路、水電站大壩、橋梁、機場等取得了遍布全球的成果。同時,“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區域性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文|鄭赤琰
“一帶一路”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首先,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中國和俄羅斯雙方推動基礎設施領域戰略性項目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其西伯利亞地區和北極的大部分地區在公路、鐵路和港口方面都不發達。此前中俄雙方已在“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方面達成了協議,從中國東北地區通過西伯利亞延伸到莫斯科的鐵路和公路建設正在進行中。在北極為經濟發展開闢大面積區域的項目也史無前例。此外,中亞的三個共和國,即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俄羅斯和以上三個共和國目前已建立起合作機制,處理“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發展他們長期未開發的區域。中部地區被開闢為連接中國新疆的紐帶,從東部到西部的歐洲國家,到南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伊朗、中東。總的來說,俄羅斯和這些共和國之間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為他們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會。儘管俄羅斯軍事力量雄厚,但由於經濟發展受限,俄羅斯被視為是大而不強的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俄羅斯成為一個經濟強國。隨著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也會穩中向好,擁有更大的市場容量。
除此之外,在東南亞開展的“一帶一路”有關項目也拉近了東盟國家和中國之間的距離。在中印半島開展的涵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五個國家的項目,推動實現了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地理上的一體化。例如,從中國昆明出發穿越老撾的火車項目已經落地,進一步連接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的鐵路也在計劃中。五個國家的貿易、投資和運輸聯繫依靠湄公河河道來完成。在馬來西亞開展的項目中,從馬六甲海峽的巴生港到南中國海的關丹港之間的馬來半島鐵路也正在建設之中。萬隆和雅加達之間的高速鐵路近日建成,將交通用時從近四個小時縮短到少於一個小時,連接這兩個城市的數千萬人口。“一帶一路”倡議計劃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和加里曼丹島設立若干個港口。這些港口對於被近兩萬個島嶼分割的印度尼西亞的交通來說是急需的。事實上,爪哇島的人口佔印度尼西亞總人口的60%,而港口設施的匱乏已經無法滿足爪哇島擁擠人群向別處搬遷的需求。
由於人口分布不均,印尼維多多政府決定將首都遷往加里曼丹島。加里曼丹島是該國最大的島嶼,但城市化土地不足1%。中國在搬遷國內人口方面有豐富經驗,依托於“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定能幫助印尼重建基礎設施。菲律賓情況類似,它是被7,000多個島嶼分割的國家,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呂宋島。位於南部的棉蘭老島只居住著600萬穆斯林,而該國的總人口為1億人。這種不均衡的人口分布造成了南部的分裂運動。2016年至2022年期間,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決定發展位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幫助下,棉蘭老島的幾個基礎設施項目已成功落地。
“一帶一路”倡議令長期孤立轉為共贏互通
歷史上,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聯繫曾中斷了兩千多年。最嚴重的一次出現在羅馬帝國和中東伊斯蘭王國之間的戰爭期間。在九次十字軍東征失敗後,羅馬帝國未能成功打破障礙,這導致後來哥倫比亞發現所謂的“美洲印度”。儘管西方國家已經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世界版圖已被西方國家嚴重分裂,但是,十年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次開通了從中國通過中亞到達歐洲、再到達西非摩洛哥的跨洲際列車貨運路線。這列火車承載沿途所有國家的貿易商品,年貨值總額超過1千億元人民幣。巴爾幹半島以地區內部戰爭而聞名,古希臘文明曾被歷史上野蠻的馬其頓王國摧毀,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希臘建立了一個可以延伸到巴爾幹地區腹地的新港口,塞爾維亞也建造了一條鐵路。自此,一個長期孤立的地區重新開放,希臘和巴爾幹半島實現了雙贏局面。
除了亞洲和歐洲,“一帶一路”倡議對非洲經濟發展也舉足輕重。“一帶一路”在非洲的策略是將所有國家團結在一起形成“非洲國家聯盟”,共有48個國家加入了該聯盟。為了建立一個堅實的泛非組織,中國政府主導組建了“48+1”模式,通過大會形式召集非洲48個國家商榷一個促進共同發展的項目。通過這次會議,包括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之間的多項基礎設施項目將得以實現。覆蓋各個方向的鐵路、公路和港口將把分裂的非洲連接起來。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一帶一路”倡議現已分別在東海岸和西南海岸建造了港口,並在沿海地區和內陸腹地之間建造了鐵路和公路。最重要的是,地處非洲中心地帶的大國——剛果,實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開放——一條從剛果到東部沿海地區的道路已經建成。在脫離殖民統治、實現獨立60年之後,非洲仍不斷發生戰爭。但在非洲聯盟成立之後,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為所有成員國創造了“共贏”局面。一個分裂的非洲現在正變成統一的非洲。
最後我們來談談拉丁美洲的情況。美國將該地區視為它的“後院”,其他國家不被允許參與拉丁美洲事務。美國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威脅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因此反對這一倡議,任何試圖使拉丁美洲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舉動也因此都會激怒美國。
所以,“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然而,巴西的情況有所不同,由於其在處理與美國關係上相對獨立的政策,“一帶一路”倡議在巴西有可能實現突破。巴西受邀加入金磚國家,觀察全球“一帶一路”的發展。盧拉總統近期訪華之旅已經證實巴西加入“一帶一路”的堅定和可能性。在這次訪問中,盧拉簽署了接受中國若干計劃的協議,包括制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和農業發展計劃。協議中最重要的體現獨立的政策是在處理貿易和投資時使用人民幣來取代美元。巴西是一個大型發展中國家,它試圖通過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來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一個強大和發達的拉丁美洲新興勢力定會應運而生。到那時,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將迎來更大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共贏”理念
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預計,“一帶一路”創造的商業總值將在2030年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一帶一路”旨在促進地區和全球和平與穩定。這與西方大國統治下的世界的根本邏輯是不同的,他們的邏輯是基於“零和博弈”:各國相互競爭,勝者從輸家那裡獲得所有資源,人力被轉化為勝者的奴隸,自然資源被勝者自由開採。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百年。雖然據聯合國的宣言,所有殖民地都應該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不復存在,但“零和博弈”的邏輯在當今仍然存在。過去的贏家仍然佔主導地位。軍事力量薄弱的輸家依舊無法競爭,在國際關係的方方面面中仍然呈現貧窮無助狀態。
中國在過去兩百年中也經歷了同樣的命運。最嚴重的危機是遭受8個西方大國和日本的侵略。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族危機喚醒了中國人民。西方帝國所作所為提醒了中共領導人,“零和博弈”對全球而言是絕對不可接受的。為了摒棄“零和博弈”,中國共產黨認為中國應該為全球各國建立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而贏得國際社會對這一合作共贏理念的支持的首要任務,是找到一種獨特的方式,建設一個在包括國際貿易、工業、金融、科學技術、工程、電子、城市化、能源、住房、教育、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等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功的中國。總體而言,中國共產黨認為中國不能再與世界隔絕。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經過40多年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此期間,中國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例如在“STEM”、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製造業方面。但最好的成功事例無疑是在高速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建設當中,成功將14億中國人民之間的時空距離縮短,更親近的關係創造了共同的身份和命運體。
憑藉這些成功,中國共產黨認為這種經驗和“合作共贏”的理念可以引介到世界各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變得更加親近,全球不同地區積極融合。習近平在解決俄烏衝突中發揮的和平角色,以及伊朗和沙特之間的調解協議,是全球一體化與和平的標誌,這源於大多數加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合作雙贏”的信心。這種和平的趨勢是基於環境的,而不是偶然的。 特別是伊朗和沙特,從長期的衝突對立到如今即將建立外交關係,這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給予了中國提出的“合作雙贏”和命運共同體以信心。
最後,如果“一帶一路”能建設一個成功和強大的中國,那麼“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們也可以期待類似的成功故事。最終,“零和博弈”將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淡出歷史的舞台。
(作者係馬來西亞大馬新聞資訊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前系主任,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6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1/Q6fe7S0HfEsWa0vnqvKnv91AlJ5KGTDiA4z.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English Vers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Great Achievements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首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港口、鐵路、水電站大壩、橋梁、機場等取得了遍布全球的成果。同時,“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區域性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文|鄭赤琰
“一帶一路”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首先,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中國和俄羅斯雙方推動基礎設施領域戰略性項目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其西伯利亞地區和北極的大部分地區在公路、鐵路和港口方面都不發達。此前中俄雙方已在“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方面達成了協議,從中國東北地區通過西伯利亞延伸到莫斯科的鐵路和公路建設正在進行中。在北極為經濟發展開闢大面積區域的項目也史無前例。此外,中亞的三個共和國,即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俄羅斯和以上三個共和國目前已建立起合作機制,處理“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發展他們長期未開發的區域。中部地區被開闢為連接中國新疆的紐帶,從東部到西部的歐洲國家,到南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伊朗、中東。總的來說,俄羅斯和這些共和國之間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為他們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會。儘管俄羅斯軍事力量雄厚,但由於經濟發展受限,俄羅斯被視為是大而不強的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俄羅斯成為一個經濟強國。隨著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也會穩中向好,擁有更大的市場容量。
除此之外,在東南亞開展的“一帶一路”有關項目也拉近了東盟國家和中國之間的距離。在中印半島開展的涵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五個國家的項目,推動實現了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地理上的一體化。例如,從中國昆明出發穿越老撾的火車項目已經落地,進一步連接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的鐵路也在計劃中。五個國家的貿易、投資和運輸聯繫依靠湄公河河道來完成。在馬來西亞開展的項目中,從馬六甲海峽的巴生港到南中國海的關丹港之間的馬來半島鐵路也正在建設之中。萬隆和雅加達之間的高速鐵路近日建成,將交通用時從近四個小時縮短到少於一個小時,連接這兩個城市的數千萬人口。“一帶一路”倡議計劃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和加里曼丹島設立若干個港口。這些港口對於被近兩萬個島嶼分割的印度尼西亞的交通來說是急需的。事實上,爪哇島的人口佔印度尼西亞總人口的60%,而港口設施的匱乏已經無法滿足爪哇島擁擠人群向別處搬遷的需求。
由於人口分布不均,印尼維多多政府決定將首都遷往加里曼丹島。加里曼丹島是該國最大的島嶼,但城市化土地不足1%。中國在搬遷國內人口方面有豐富經驗,依托於“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定能幫助印尼重建基礎設施。菲律賓情況類似,它是被7,000多個島嶼分割的國家,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呂宋島。位於南部的棉蘭老島只居住著600萬穆斯林,而該國的總人口為1億人。這種不均衡的人口分布造成了南部的分裂運動。2016年至2022年期間,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決定發展位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幫助下,棉蘭老島的幾個基礎設施項目已成功落地。
“一帶一路”倡議令長期孤立轉為共贏互通
歷史上,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聯繫曾中斷了兩千多年。最嚴重的一次出現在羅馬帝國和中東伊斯蘭王國之間的戰爭期間。在九次十字軍東征失敗後,羅馬帝國未能成功打破障礙,這導致後來哥倫比亞發現所謂的“美洲印度”。儘管西方國家已經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世界版圖已被西方國家嚴重分裂,但是,十年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次開通了從中國通過中亞到達歐洲、再到達西非摩洛哥的跨洲際列車貨運路線。這列火車承載沿途所有國家的貿易商品,年貨值總額超過1千億元人民幣。巴爾幹半島以地區內部戰爭而聞名,古希臘文明曾被歷史上野蠻的馬其頓王國摧毀,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希臘建立了一個可以延伸到巴爾幹地區腹地的新港口,塞爾維亞也建造了一條鐵路。自此,一個長期孤立的地區重新開放,希臘和巴爾幹半島實現了雙贏局面。
除了亞洲和歐洲,“一帶一路”倡議對非洲經濟發展也舉足輕重。“一帶一路”在非洲的策略是將所有國家團結在一起形成“非洲國家聯盟”,共有48個國家加入了該聯盟。為了建立一個堅實的泛非組織,中國政府主導組建了“48+1”模式,通過大會形式召集非洲48個國家商榷一個促進共同發展的項目。通過這次會議,包括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之間的多項基礎設施項目將得以實現。覆蓋各個方向的鐵路、公路和港口將把分裂的非洲連接起來。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一帶一路”倡議現已分別在東海岸和西南海岸建造了港口,並在沿海地區和內陸腹地之間建造了鐵路和公路。最重要的是,地處非洲中心地帶的大國——剛果,實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開放——一條從剛果到東部沿海地區的道路已經建成。在脫離殖民統治、實現獨立60年之後,非洲仍不斷發生戰爭。但在非洲聯盟成立之後,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為所有成員國創造了“共贏”局面。一個分裂的非洲現在正變成統一的非洲。
最後我們來談談拉丁美洲的情況。美國將該地區視為它的“後院”,其他國家不被允許參與拉丁美洲事務。美國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威脅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因此反對這一倡議,任何試圖使拉丁美洲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舉動也因此都會激怒美國。
所以,“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然而,巴西的情況有所不同,由於其在處理與美國關係上相對獨立的政策,“一帶一路”倡議在巴西有可能實現突破。巴西受邀加入金磚國家,觀察全球“一帶一路”的發展。盧拉總統近期訪華之旅已經證實巴西加入“一帶一路”的堅定和可能性。在這次訪問中,盧拉簽署了接受中國若干計劃的協議,包括制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和農業發展計劃。協議中最重要的體現獨立的政策是在處理貿易和投資時使用人民幣來取代美元。巴西是一個大型發展中國家,它試圖通過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來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一個強大和發達的拉丁美洲新興勢力定會應運而生。到那時,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將迎來更大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共贏”理念
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預計,“一帶一路”創造的商業總值將在2030年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一帶一路”旨在促進地區和全球和平與穩定。這與西方大國統治下的世界的根本邏輯是不同的,他們的邏輯是基於“零和博弈”:各國相互競爭,勝者從輸家那裡獲得所有資源,人力被轉化為勝者的奴隸,自然資源被勝者自由開採。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百年。雖然據聯合國的宣言,所有殖民地都應該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不復存在,但“零和博弈”的邏輯在當今仍然存在。過去的贏家仍然佔主導地位。軍事力量薄弱的輸家依舊無法競爭,在國際關係的方方面面中仍然呈現貧窮無助狀態。
中國在過去兩百年中也經歷了同樣的命運。最嚴重的危機是遭受8個西方大國和日本的侵略。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族危機喚醒了中國人民。西方帝國所作所為提醒了中共領導人,“零和博弈”對全球而言是絕對不可接受的。為了摒棄“零和博弈”,中國共產黨認為中國應該為全球各國建立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而贏得國際社會對這一合作共贏理念的支持的首要任務,是找到一種獨特的方式,建設一個在包括國際貿易、工業、金融、科學技術、工程、電子、城市化、能源、住房、教育、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等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功的中國。總體而言,中國共產黨認為中國不能再與世界隔絕。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經過40多年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此期間,中國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例如在“STEM”、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製造業方面。但最好的成功事例無疑是在高速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建設當中,成功將14億中國人民之間的時空距離縮短,更親近的關係創造了共同的身份和命運體。
憑藉這些成功,中國共產黨認為這種經驗和“合作共贏”的理念可以引介到世界各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變得更加親近,全球不同地區積極融合。習近平在解決俄烏衝突中發揮的和平角色,以及伊朗和沙特之間的調解協議,是全球一體化與和平的標誌,這源於大多數加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合作雙贏”的信心。這種和平的趨勢是基於環境的,而不是偶然的。 特別是伊朗和沙特,從長期的衝突對立到如今即將建立外交關係,這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給予了中國提出的“合作雙贏”和命運共同體以信心。
最後,如果“一帶一路”能建設一個成功和強大的中國,那麼“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們也可以期待類似的成功故事。最終,“零和博弈”將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淡出歷史的舞台。
(作者係馬來西亞大馬新聞資訊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前系主任,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6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1/Q6fe7S0HfEsWa0vnqvKnv91AlJ5KGTDiA4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