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北京報道:5月31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維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紫荊雜誌記者在會上提問道,有研究表明,近30年我國兒童抑鬱發生率逐年上升,兒童自閉症相關話題受到關注,我們應該如何完善我國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早期干預?對產生有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兒童的家庭來說,應注意哪些?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回應道,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單單要身體,心理更要健康,兒童的心理健康涉及到兒童的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養成,所以對於這方面也是兒童整個基礎性和全局性發育的影響。從兒童的心理健康來看,我們國家目前已經高度重視了,我們現在已經把它納入到健康中國行動統籌推進,以抑鬱症、孤獨症為重點探索防治適宜技術和干預模式,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2022年也正式發佈了《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規範》,提升心理健康對於兒童心理健康特別是孤獨症整個的診斷、干預服務能力。
倪鑫表示,下一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干預。第一方面,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對於兒童的心理疾病怎麼去看,尤其是從家庭如何去有效的早期發現,早期去干預去治療,所以專業的人才隊伍是尤為重要的。第二方面,要加強網路建設,也就是推動兒童的整個心理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推動從家庭、學校到醫療機構聯動的方式。通過這些,要樹立每一個家長是作為孩子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概念。
紫荊雜誌記者提問倪鑫提出三方面建議:第一方面,對家長普及兒童的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家長識別兒童心理衛生的能力。“語遲多半的不是貴人,可能是發育遲緩”,“網路成癮的背後可能不是叛逆,可能是孩子的抑鬱”,這些都會給我們提出很好的提醒。同時,青春期孩子不上學可能不是因為學習壓力大,而可能是人際關係。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要給每個孩子的家長進行有效的培訓,讓他能夠早期去發現。
第二方面,對於有心理疾病的兒童來說家庭是最重要的,一個家庭的溫暖、和諧,對於孩子的心理疾病預防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要做到“三個一定”,一是一定要定期接受專業人士的培訓與指導,學習和掌握兒童心理衛生相關知識干預的技能。二是一定要保持家庭氛圍的和諧,每個家長情緒的穩定從容,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要給我們每一個孩子一個溫暖的、安全的家庭感覺。三是一定要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孩子有一點情緒變化以後,就給孩子語言或者肢體上的衝突。做到這“三個一定”,就能把每一個孩子從他早期的發現到有效的干預。最後一點,還是希望全社會共同關注這個問題,能夠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生長的環境,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6/1/OUDhuZmfrAcW9LoqJ7TLDS4vjrihBBOrlE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