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美荷樓早有耳聞——其有早期公共房屋、歷史建築活化項目、熱門青年旅社、公屋博物館等印象標記。因這好奇,數年前我就遊覽過美荷樓生活館,在後院餐廳吃飯、茶座聊天,在裝飾物相框拍照打卡。今年年初的一個下午,我再次來到美荷樓參觀探尋。
文| 香港 嚴菌子
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典範項目
美荷樓位於香港深水埗區石硤尾邨。搭乘港鐵到深水埗站,穿過桂林街,來到車水馬龍的大埔道,就看見兩排6層高、米黃色調的樓宇,中間相連成為H型,建築上有大大的41和美荷樓字樣。
深水埗是二戰後新移民到香港的主要落腳地之一,當時港島和九龍為數不多的樓宇難以容納新增的人口,於是人們用木板樹皮等搭建簡易的住屋,稱為寮屋。1953年石硤尾發生大火,導致居住在寮屋內的5萬多居民無家可歸。之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多層式大廈(“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可以說是公屋的鄒形。自此之後,一代代公屋伴隨著香港人的生活。美荷樓是至今唯一留存的“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在70年代經歷改建,至今已近70年歷史,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2008年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成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同年公布了《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致力活化善用歷史建築、為它們注入新生命。該計劃物色合適的歷史建築,邀請社會非牟利機構以社會企業形式使用,提供服務或運營,在保護歷史建築,發揮歷史建築歷史價值的同時,令社區受惠。
美荷樓作為第一期即入選該計劃的歷史建築之一,於2013年活化為YHA美荷樓青年旅社,成為香港鬧市區獨具特色的青年旅社,並開設公屋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人文面貌。美荷樓活化項目是已經推出六期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典範之一,於2015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
熱門城市青年旅社與社區和諧相容
將樓高6層的公屋建築活化為青年旅社,不僅在建築物保護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建築原貌,而且與原來的使用功能相銜接,較好地保育和利用了建築物。活化之後的美荷樓,作為處於鬧市區的青年旅社,成為各地背包客熱門打卡地。美荷樓距離深水埗港鐵站步行約6分鐘,周邊充滿熱鬧的市井氣息,各種商品食物應有盡有,背後有嘉頓山,有步道可以散步。附近還有石硤尾舊工廠大廈活化的項目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不遠處還有二級歷史建築北九龍裁判法院。
作為石硤尾邨第41座,活化後的美荷樓與石硤尾邨眾多公屋建築和諧相容。如今的石硤尾邨,仍然是香港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樓宇大多數以美字開頭命名,美亮樓、美賢樓、美笙樓、美菖樓等等,既有幾十層高的新式公屋大廈,也有70年代興建的舊長型大廈,有組合社會房屋,也有建於50年代的美荷樓,形成了石硤尾公共屋邨多元包容、錯落有致、新舊交替的公屋社區形態。穿行在石硤尾的大街小巷,有形態各異的建築物、各色大小店鋪、各類康樂和社區服務設施,更有各行各業辛勤勞作的人們。
我在登記處看到刊物《四十一報》,隨手翻看,好些文章介紹深水埗社區歷史文化,描述當地人口述歷史,十分生動貼地。其中2期刊物,介紹社區騎行和步行路線,例如深水埗區單車騎行20分鐘路線,途經石硤尾邨、大坑西邨、大坑東邨、南山邨、白田邨,能體驗到每一個公共屋邨都別具特色。
公屋文化探知館:盛載港人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回憶
在一樓繞了一圈,來到這次參觀的重點——美荷樓生活館。美荷樓生活館在整個建築物前部一側,一樓為當年公屋社區生活場景展示,二樓為還原的公屋單位展示。
下午3點,恰好有一個公眾導賞團,大約十多位遊客,有幾個小學生和家長,還有幾位老年人,我馬上加入。原來,該館在去年全部重新布置過,與之前相比有了一些變化。以前,展館一開始就介紹石硤尾大火,還有一個模擬影片,現在則變身為介紹早期港人公屋社區生活場景。
一樓社區生活展示區採用歷史照片和實物一起展示當年生活,並按照當年社區生活內容分為多個欄目,例如“食肉蔬果”、“粥粉面飯”、“油鹽醬醋”等,反映當年居民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又如“煩惱三千”是當年理髮場景,“珍惜點滴”是當年食水極度缺乏情況下的排隊裝水場景等。
在“肉食蔬果”欄目,導賞員在一幅照片前面停下,照片上從樓上用繩子吊著一個籃子,導賞員問觀眾們,這個籃子是作什麼用,觀眾紛紛猜測和回答,終於有人答中,這是從樓下將購買的肉食蔬果等提上樓,省去上下樓的麻煩。錢、物放在籃子上上下下,有沒有被人取走的擔心呢?沒有,導賞員說,大家都是鄰里,互相熟絡,在艱苦歲月裡守望互助。這也令我想到另一個深遠的歷史背景,對於當時香港市民面臨的物資問題,祖國內地一直關心和高度重視,在當時內地也一樣物資缺乏的年代,通過“三趟快車”每天將鮮活食材供港。
在“珍惜點滴”欄目,導賞員講解了當年缺水的艱苦狀況。當年食水缺乏,限時供應,人們排隊取水;現場展示了木桶、鐵皮桶、鋁製盆等當年各種盛水器具,還有仿製的當年取水提示:“三點半開始擺桶 請帶憑證排隊 每人輪水一擔”,可見用水之艱難。這同樣令我想到,也是在祖國內地的關心重視下,花費人力物力修建東江水供港工程,才徹底解決了港人用水問題。其他還有文化傳承、歡樂天地等欄目,介紹當年的傳統文化和娛樂生活。
來到二樓,這裡大致保留了原來公屋單位的原樣。其中有一個照片加實物的當年廚房的展示,據導賞員介紹,當時美荷樓沒有廚房和洗手間,所有單位為背靠背的單位,沒有窗戶,兩邊外圍走廊既是入門過道,也是居民煮飯的地方。照片上一個小女孩在走廊炒菜,炒菜鍋差不多有小女孩胸口高,可見當時條件之簡陋和艱苦。
尾聲
參觀完畢,時間已近放工的傍晚,遠處筆架山黛色隱隱,山下人影綽綽,回想一天的參觀,我不禁想到,無論艱苦的50年代,輝煌的90年代,還是近年來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人的團結奮進從來沒有停歇。香港的近現代史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是一朵奇特的浪花,香港人的奮進不止,也至始至終地與中華民族奮進的洪流匯聚在一起,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依然是。
(作者係香港自由撰稿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