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載光陰繪大美,一甲子春秋展瑰寶。2023年5月23日,中國美術館迎來建館60周年。歷歲月洗禮、染時代風華,自1963年建館至今,這座國家級美術殿堂見證了中國美術事業蓬勃發展的不凡歷程,推動中國美術由“高原”邁上“高峰”。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表示,六十年砥礪奮進的中國美術館,始終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共情,與美術家攜手,以經典力作豐富國家藝術寶藏,以大美丹青展示時代華章,以美為媒講好中國故事;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將不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發。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匯古今中外藝術瑰寶
北京五四大街1號,一處仿古閣樓式建築群分外醒目。晴空之下,黃色琉璃瓦頂泛著金光,四周廊榭圍繞,樓前花團錦簇,這裡就是中國美術館。它於1958年開始興建,1963年由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並正式開放,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家文化標誌性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
中國美術館主樓建築面積18,000多平方米,一至六層樓共有21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6,660平方米;建築周邊有3,000平方米的展示雕塑園;1995年建現代化藏品庫,面積達4,100平方米。
迎來60歲,中國美術館好不熱鬧。館前廣場“60”字樣大型立體展板,引得來往行人紛紛駐足拍照;東側入口處,觀眾排起了長隊等待進館。為慶祝中國美術館一甲子光輝歷程,5月23日,“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覽”正式開幕。
走進中國美術館主樓,以紅色為主色調的一樓圓廳莊重典雅。圓廳中央的展櫃中,是鎮館之寶——蘇軾所繪《瀟湘竹石圖卷》。左邊南宋陳容《雲龍圖》、明代沈周《溪山雨霽》、齊白石《松鷹圖》、吳昌碩《壽桃圖》一字排開;右邊是常玉《馬》、靳尚誼《塔吉克新娘》、吳作人《齊白石像》、劉海粟《黃山雲海》……展牆中央是中國美術館首任館長劉開渠的雕塑《勝利渡長江 解放全中國》,該浮雕是人民英雄紀念碑1組10件浮雕中最大的1件,氣勢磅礴,十分震撼。三樓、五樓展廳裡,八大山人、石濤與20世紀中國寫意藝術展,聚焦傳統墨韻的悠長文脈;畢加索、珂勒惠支等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也集中亮相,展現了中國美術館豐富多元的館藏。
本次60周年大展,包括“致敬經典”“墨韻文脈”“塔高水長”“美美與共”系列主題展覽,通過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現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這些只是中國美術館豐厚藏品的一角。建館以來,政府專項基金的支持為美術館收藏藝術珍品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一些藝術家、收藏家出自社會使命感和把藝術奉獻大眾的信念,向國家無私捐獻,又為中國美術館藏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
中國美術館現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3萬餘件,匯集了從古代到當代的中國藝術名家代表作品,構成中國美術發展序列,兼有近4,000件國際藝術藏品,同時也包括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藏品中有蘇軾、唐寅、徐渭、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潘天壽、蔣兆和、吳作人、李可染、董希文、吳冠中、朱德群等中國藝術大家的作品,于右任、高二適、沙孟海、啟功等書法家的作品,劉開渠、滑田友、王臨乙、曾竹韶、蕭傳玖、張充仁、王朝聞、潘鶴、劉煥章、文樓、朱銘等雕塑家的作品,也包括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安塞爾.亞當斯等在內的外國藝術家作品。
“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館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感召力,通過為國內外大家、名家辦展,接受捐贈和徵集作品已達1.3萬餘件,9,8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進入收藏名錄。”吳為山告訴記者,“我們還將六層空間開辟為‘藏寶閣’,固定陳列大家名作,這不大的空間被譽為中國美術館‘皇冠上的明珠’。”
對於這些古今中外的藝術瑰寶,中國美術館悉心梳理、闡釋,精心策劃五大系列展覽:通過“典藏活化系列展”,展示古今中外藝術高峰;通過“捐贈與收藏系列展”,回饋現當代藝術大家及其家屬的捐贈;通過“弘揚中國精神系列展”,以“美在生活”“美在耕耘”“美在民間”“美在致廣”等主題展彰顯中華美學精神;通過“國際交流系列展”,讓公眾欣賞到國外藝術經典,也讓許多優秀展覽“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學術邀請系列展”,發現並推出了一大批優秀藝術家及藝術家群體,以高品格的創新引領時代風尚。
築人民大眾文化港灣
中國美術館是新中國美術事業的重要發生地,也是重要見證者。歷屆全國美展和歷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大展的舉辦,都曾引起觀展熱潮。2011年3月2日,中國美術館正式面向社會實行免費開放,為人民群眾走近藝術、欣賞藝術帶來了極大便利。
迄今為止,中國美術館已舉辦5,500餘場各類美術展覽,年接待觀眾逾百萬人次,每年開展公共教育活動50餘場,近10年接待外國政要和來賓達千餘位……從異彩紛呈的展覽,到琳琅滿目的藏品,再到活色生香的公共活動,中國美術館反映了中國美術發展的多元態勢,體現了中國開展國際藝術交流的繁榮景象。
吳為山感言,無數觀眾在這裡受到審美熏陶,不少載入中國美術史冊的重要作品首展於此,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名字從這裡傳揚,一些國外藝術家和經典作品在這裡與中國觀眾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他非常高興地看到,這座集展覽、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國際交流、藝術品修復、文創產業於一體的“人民的美術館”,已經成為藝術審美的殿堂、大眾美育的平台、國際交流的窗口,吸引著各地觀眾共享美的世界。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受惠於新時代,中國美術館肩負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典藏大家藝術精品、加強國際國內交流、促進當代藝術創作、打造美術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化職責,根據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拓展新領域、接受新挑戰、開創新格局,持續構築著人民的精神家園、大眾的文化港灣。
每逢重大時間節點,中國美術館總是以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大型綜合性美展鼓舞人們。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美術館第一時間策劃了“人民的形象”館藏美術作品展,讓“人民至上”的理念通過藝術展覽更加深入人心。為慶祝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推出“美在新時代”系列典藏精品特展,日參觀量突破2萬人次,甚至出現觀眾排隊長度超過2公里的現象,成為轟動京城的文化盛事。
吳為山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美術場館建設,在浙江工作期間就曾提出,打造文化大省,美術在這裡頭要有支撐性的地位。把美術館搞好,能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美術館是殿堂、寶庫,是學堂、課堂,是平台、窗口,要充分認識到美術館不僅僅是展覽館,還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2021年,中國美術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在激勵著中國美術館人不懈奮鬥的同時,也引領著社會文明風尚。
每年新春第一天,吳為山總會帶領多位書法家,為到館觀眾現場寫“福”送“福”,與大家親切話家常、賀新年。觀眾手持福字喜氣洋洋參觀新年大展的情景,成為中國美術館深入推進文化惠民的生動寫照。
已舉辦了19期的“為新時代人物塑像”主題活動,是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品牌項目。6年來,中國美術館的中青年雕塑家們,堅持為優秀黨員、時代楷模、人民教師、護士等現場塑像,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中國美術館還通過組織“大師講大美”“全國美術館公共教育年會”“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童繪美麗家園”等公共教育活動,並以共建“美育基地”、開展“館地合作”等方式,不斷引領社會美育事業發展,使經典名作惠及更多觀眾,與各省區市文化機構一道拓寬文化惠民範圍……
“我們要以大愛之心、大美之藝提供高質量精神食糧,讓人民群眾在美的熏陶中增強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吳為山說。
融多彩文化交流互鑒
在中國美術館建館開放6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13位老專家老藝術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中國美術館的建設發展情況,表達為新時代美術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發來回信,並向全館同志致以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習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新征程上,希望中國美術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人民至上辦館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為繁榮發展中國美術事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吳為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高度肯定了中國美術館有力見證新中國美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典藏精品、展覽展示、公共教育、對外交流等方面守正創新,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特別令我們感動,也使我們心潮澎湃、溫暖在心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館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吳為山說,“中國美術館人願意和所有愛好美的人一起努力,把中國美術館打造成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為繁榮發展中國美術事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國家級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突出以文化人、注重以藝通心,在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不斷推動中國文化和藝術之美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輝。
吳為山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在於心與心之間的相通,通過經典作品的交流可以增進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心靈的溝通。“中國美術館館藏優秀作品代表著藝術經典之美,它們的傳播是讓世界深刻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世界許多國家到中國美術館來交流辦展,也讓中國觀眾透過各國的經典作品深入了解各國藝術中蘊含的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認同,我們才能真正體現文化的意義所在。”
“近十年來,我見證與親歷著中國美術館不斷走向世界、不斷對話世界的進程,也邀請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師名家作品到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吳為山介紹道,“10年來,我們舉辦中外美術交流展覽80餘個,並通過國際交流展等多種形式,新入藏101個國家和地區的178位藝術家的711件作品。為更好發揮‘國家文化會客廳’作用,結合藝術大展,特設‘中國美術館之夜’外賓專場,讓中國文化‘走出去’,也讓世界文化‘走進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美術館牽頭成立‘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自2015年以來,‘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展覽,先後走進多個國家。2019年舉辦的‘大道融通——亞洲藝術作品展’等均取得巨大成功。此外,還舉辦了‘國家美術藏品保存修復國際研討會’等一系列重要學術交流活動。這些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藝術印證。”
通過幾十年的藝術實踐,吳為山本人的雕塑作品亦漂洋過海安家於不同的文化熱土之上,印鑒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如《顧拜旦》雕像永久陳列在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孔子》銅像永立巴西庫裡蒂巴市“中國廣場”,《百年豐碑》雕塑在法國蒙達爾紀鄧小平廣場巍然矗立,《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在佛羅倫薩意大利藝術研究院永立,《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陳列於希臘雅典古市集廣場……它們滿載著中國文化精神與友誼之情,不斷向世界各國人民講述著中國故事。
“中國唐詩有‘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的佳句,我們常在與不同文明的相互鏡鑒中發現自己、欣賞他人、憧憬未來。”在吳為山看來,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國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在世界的位置愈顯重要和突出,中國文化的價值也一定會被逐步認識、全面認識、深刻認識。
採訪最後,吳為山特別介紹道,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港澳地區知名美術機構保持友好往來,通過舉辦展覽、雕塑捐贈、人員交流等形式加強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文化藝術交流,展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使文脈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揚。中國美術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形成機制性合作,分別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澳門藝術館進行交流展覽,以中華文化為精神紐帶,努力提升面向港澳台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美術交流水平。自2011年起,中國美術館開始接收來自香港、澳門的大學生參與文化實踐。“通過在美術館工作,這些來自港澳的青年學生得到了美的滋養,更加深入了解祖國文化藝術的魅力。此外,《華佗像》永久立於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吳冠中》被香港藝術館永久收藏並陳列,講述著內地與港澳的文脈相連。”
走過一個甲子的光輝歷程,中國美術館愈發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吳為山表示,闊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美術館將以建館60周年為新起點,繼承和發揚中國美術館人的優良傳統,以踔厲奮發的昂揚姿態,為打造世界級藝術殿堂不懈奮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貢獻美的力量!
(本文圖片由中國美術館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6/28/nBbaTTN3iT2wl4TAg8mnPpunS4u2SnQElOs.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六十載光陰繪大美,一甲子春秋展瑰寶。2023年5月23日,中國美術館迎來建館60周年。歷歲月洗禮、染時代風華,自1963年建館至今,這座國家級美術殿堂見證了中國美術事業蓬勃發展的不凡歷程,推動中國美術由“高原”邁上“高峰”。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表示,六十年砥礪奮進的中國美術館,始終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共情,與美術家攜手,以經典力作豐富國家藝術寶藏,以大美丹青展示時代華章,以美為媒講好中國故事;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將不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發。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匯古今中外藝術瑰寶
北京五四大街1號,一處仿古閣樓式建築群分外醒目。晴空之下,黃色琉璃瓦頂泛著金光,四周廊榭圍繞,樓前花團錦簇,這裡就是中國美術館。它於1958年開始興建,1963年由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並正式開放,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家文化標誌性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
中國美術館主樓建築面積18,000多平方米,一至六層樓共有21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6,660平方米;建築周邊有3,000平方米的展示雕塑園;1995年建現代化藏品庫,面積達4,100平方米。
迎來60歲,中國美術館好不熱鬧。館前廣場“60”字樣大型立體展板,引得來往行人紛紛駐足拍照;東側入口處,觀眾排起了長隊等待進館。為慶祝中國美術館一甲子光輝歷程,5月23日,“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覽”正式開幕。
走進中國美術館主樓,以紅色為主色調的一樓圓廳莊重典雅。圓廳中央的展櫃中,是鎮館之寶——蘇軾所繪《瀟湘竹石圖卷》。左邊南宋陳容《雲龍圖》、明代沈周《溪山雨霽》、齊白石《松鷹圖》、吳昌碩《壽桃圖》一字排開;右邊是常玉《馬》、靳尚誼《塔吉克新娘》、吳作人《齊白石像》、劉海粟《黃山雲海》……展牆中央是中國美術館首任館長劉開渠的雕塑《勝利渡長江 解放全中國》,該浮雕是人民英雄紀念碑1組10件浮雕中最大的1件,氣勢磅礴,十分震撼。三樓、五樓展廳裡,八大山人、石濤與20世紀中國寫意藝術展,聚焦傳統墨韻的悠長文脈;畢加索、珂勒惠支等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也集中亮相,展現了中國美術館豐富多元的館藏。
本次60周年大展,包括“致敬經典”“墨韻文脈”“塔高水長”“美美與共”系列主題展覽,通過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現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這些只是中國美術館豐厚藏品的一角。建館以來,政府專項基金的支持為美術館收藏藝術珍品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一些藝術家、收藏家出自社會使命感和把藝術奉獻大眾的信念,向國家無私捐獻,又為中國美術館藏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
中國美術館現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3萬餘件,匯集了從古代到當代的中國藝術名家代表作品,構成中國美術發展序列,兼有近4,000件國際藝術藏品,同時也包括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藏品中有蘇軾、唐寅、徐渭、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潘天壽、蔣兆和、吳作人、李可染、董希文、吳冠中、朱德群等中國藝術大家的作品,于右任、高二適、沙孟海、啟功等書法家的作品,劉開渠、滑田友、王臨乙、曾竹韶、蕭傳玖、張充仁、王朝聞、潘鶴、劉煥章、文樓、朱銘等雕塑家的作品,也包括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安塞爾.亞當斯等在內的外國藝術家作品。
“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館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感召力,通過為國內外大家、名家辦展,接受捐贈和徵集作品已達1.3萬餘件,9,8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進入收藏名錄。”吳為山告訴記者,“我們還將六層空間開辟為‘藏寶閣’,固定陳列大家名作,這不大的空間被譽為中國美術館‘皇冠上的明珠’。”
對於這些古今中外的藝術瑰寶,中國美術館悉心梳理、闡釋,精心策劃五大系列展覽:通過“典藏活化系列展”,展示古今中外藝術高峰;通過“捐贈與收藏系列展”,回饋現當代藝術大家及其家屬的捐贈;通過“弘揚中國精神系列展”,以“美在生活”“美在耕耘”“美在民間”“美在致廣”等主題展彰顯中華美學精神;通過“國際交流系列展”,讓公眾欣賞到國外藝術經典,也讓許多優秀展覽“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學術邀請系列展”,發現並推出了一大批優秀藝術家及藝術家群體,以高品格的創新引領時代風尚。
築人民大眾文化港灣
中國美術館是新中國美術事業的重要發生地,也是重要見證者。歷屆全國美展和歷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大展的舉辦,都曾引起觀展熱潮。2011年3月2日,中國美術館正式面向社會實行免費開放,為人民群眾走近藝術、欣賞藝術帶來了極大便利。
迄今為止,中國美術館已舉辦5,500餘場各類美術展覽,年接待觀眾逾百萬人次,每年開展公共教育活動50餘場,近10年接待外國政要和來賓達千餘位……從異彩紛呈的展覽,到琳琅滿目的藏品,再到活色生香的公共活動,中國美術館反映了中國美術發展的多元態勢,體現了中國開展國際藝術交流的繁榮景象。
吳為山感言,無數觀眾在這裡受到審美熏陶,不少載入中國美術史冊的重要作品首展於此,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名字從這裡傳揚,一些國外藝術家和經典作品在這裡與中國觀眾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他非常高興地看到,這座集展覽、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國際交流、藝術品修復、文創產業於一體的“人民的美術館”,已經成為藝術審美的殿堂、大眾美育的平台、國際交流的窗口,吸引著各地觀眾共享美的世界。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受惠於新時代,中國美術館肩負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典藏大家藝術精品、加強國際國內交流、促進當代藝術創作、打造美術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化職責,根據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拓展新領域、接受新挑戰、開創新格局,持續構築著人民的精神家園、大眾的文化港灣。
每逢重大時間節點,中國美術館總是以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大型綜合性美展鼓舞人們。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美術館第一時間策劃了“人民的形象”館藏美術作品展,讓“人民至上”的理念通過藝術展覽更加深入人心。為慶祝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推出“美在新時代”系列典藏精品特展,日參觀量突破2萬人次,甚至出現觀眾排隊長度超過2公里的現象,成為轟動京城的文化盛事。
吳為山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美術場館建設,在浙江工作期間就曾提出,打造文化大省,美術在這裡頭要有支撐性的地位。把美術館搞好,能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美術館是殿堂、寶庫,是學堂、課堂,是平台、窗口,要充分認識到美術館不僅僅是展覽館,還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2021年,中國美術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在激勵著中國美術館人不懈奮鬥的同時,也引領著社會文明風尚。
每年新春第一天,吳為山總會帶領多位書法家,為到館觀眾現場寫“福”送“福”,與大家親切話家常、賀新年。觀眾手持福字喜氣洋洋參觀新年大展的情景,成為中國美術館深入推進文化惠民的生動寫照。
已舉辦了19期的“為新時代人物塑像”主題活動,是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品牌項目。6年來,中國美術館的中青年雕塑家們,堅持為優秀黨員、時代楷模、人民教師、護士等現場塑像,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中國美術館還通過組織“大師講大美”“全國美術館公共教育年會”“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童繪美麗家園”等公共教育活動,並以共建“美育基地”、開展“館地合作”等方式,不斷引領社會美育事業發展,使經典名作惠及更多觀眾,與各省區市文化機構一道拓寬文化惠民範圍……
“我們要以大愛之心、大美之藝提供高質量精神食糧,讓人民群眾在美的熏陶中增強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吳為山說。
融多彩文化交流互鑒
在中國美術館建館開放6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13位老專家老藝術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中國美術館的建設發展情況,表達為新時代美術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發來回信,並向全館同志致以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習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新征程上,希望中國美術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人民至上辦館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為繁榮發展中國美術事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吳為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高度肯定了中國美術館有力見證新中國美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典藏精品、展覽展示、公共教育、對外交流等方面守正創新,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特別令我們感動,也使我們心潮澎湃、溫暖在心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館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吳為山說,“中國美術館人願意和所有愛好美的人一起努力,把中國美術館打造成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為繁榮發展中國美術事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國家級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突出以文化人、注重以藝通心,在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不斷推動中國文化和藝術之美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輝。
吳為山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在於心與心之間的相通,通過經典作品的交流可以增進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心靈的溝通。“中國美術館館藏優秀作品代表著藝術經典之美,它們的傳播是讓世界深刻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世界許多國家到中國美術館來交流辦展,也讓中國觀眾透過各國的經典作品深入了解各國藝術中蘊含的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認同,我們才能真正體現文化的意義所在。”
“近十年來,我見證與親歷著中國美術館不斷走向世界、不斷對話世界的進程,也邀請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師名家作品到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吳為山介紹道,“10年來,我們舉辦中外美術交流展覽80餘個,並通過國際交流展等多種形式,新入藏101個國家和地區的178位藝術家的711件作品。為更好發揮‘國家文化會客廳’作用,結合藝術大展,特設‘中國美術館之夜’外賓專場,讓中國文化‘走出去’,也讓世界文化‘走進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美術館牽頭成立‘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自2015年以來,‘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展覽,先後走進多個國家。2019年舉辦的‘大道融通——亞洲藝術作品展’等均取得巨大成功。此外,還舉辦了‘國家美術藏品保存修復國際研討會’等一系列重要學術交流活動。這些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藝術印證。”
通過幾十年的藝術實踐,吳為山本人的雕塑作品亦漂洋過海安家於不同的文化熱土之上,印鑒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如《顧拜旦》雕像永久陳列在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孔子》銅像永立巴西庫裡蒂巴市“中國廣場”,《百年豐碑》雕塑在法國蒙達爾紀鄧小平廣場巍然矗立,《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在佛羅倫薩意大利藝術研究院永立,《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陳列於希臘雅典古市集廣場……它們滿載著中國文化精神與友誼之情,不斷向世界各國人民講述著中國故事。
“中國唐詩有‘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的佳句,我們常在與不同文明的相互鏡鑒中發現自己、欣賞他人、憧憬未來。”在吳為山看來,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國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在世界的位置愈顯重要和突出,中國文化的價值也一定會被逐步認識、全面認識、深刻認識。
採訪最後,吳為山特別介紹道,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港澳地區知名美術機構保持友好往來,通過舉辦展覽、雕塑捐贈、人員交流等形式加強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文化藝術交流,展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使文脈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揚。中國美術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形成機制性合作,分別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澳門藝術館進行交流展覽,以中華文化為精神紐帶,努力提升面向港澳台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美術交流水平。自2011年起,中國美術館開始接收來自香港、澳門的大學生參與文化實踐。“通過在美術館工作,這些來自港澳的青年學生得到了美的滋養,更加深入了解祖國文化藝術的魅力。此外,《華佗像》永久立於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吳冠中》被香港藝術館永久收藏並陳列,講述著內地與港澳的文脈相連。”
走過一個甲子的光輝歷程,中國美術館愈發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吳為山表示,闊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美術館將以建館60周年為新起點,繼承和發揚中國美術館人的優良傳統,以踔厲奮發的昂揚姿態,為打造世界級藝術殿堂不懈奮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貢獻美的力量!
(本文圖片由中國美術館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6/28/nBbaTTN3iT2wl4TAg8mnPpunS4u2SnQElO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