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6周年紀念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也履新滿歲。一年來,特區新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為引領,共同努力,堅定邁向“由治及興”發展新階段,多元動能蓬勃生髮,“一國兩制”實踐在新征程上呈現多彩新氣象。
“世界變得好快,不進則退,香港不可以慢,不可以等。”回顧一年來特區的發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我對香港充滿信心。香港大有可為,風光無限。”
善作善成 良政善治展新風貌
香港如何更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這是香港特區立法會不久前舉行的第十次“前廳交流會”的主題。“前廳交流會”作為一個新機制,為一年來特區行政、立法的緊密協作打下良好基礎。
一年來,特區政府緊鑼密鼓向特區立法會提交系列政府法案並最終獲得通過,家族投資稅務寬減、法律執業者條例修訂等相關法案,不斷助力香港經濟民生的改善和特區管治水平的提升。
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出,香港以往較奉行“小政府、大市場”的運作模式,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主動積極作為,包括對內促進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外力求講好香港故事,希望憑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貢獻國家發展。
“在行政主導下,行政立法關係踏上新台階,本屆政府和立法會良好互動,令施政更暢順。”梁君彥說。
以結果為目標,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共識,無論是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還是設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都體現了努力把握住改革窗口期和發展機遇期、積極作為的風格。
作為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北部都會區建設廣受矚目。特區政府今年6月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並將在今年內制訂和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和具體計劃。
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則從數字經濟、Web3(第三代互聯網)、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引進企業、匯聚人才五個方面入手,以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中,“搶人才”“搶企業”政策反響熱烈:短短5個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84000份申請,逾49000份申請獲批。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尤其受歡迎,收到32000多份申請,超過21000份獲批;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6個月來,已與超過150家企業會面,取得良好成果。
“以北部都會區和‘八大中心’建設等為抓手,新一屆政府展現了魄力和闖勁,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說。
一組數據可資佐證——香港2023年首季度本地生產總值扭負為正,實現2.7%的同比增長;香港失業率由去年第二季度的4.7%回落到目前的3%;固定投資在今年首季同比實質增長近6%。
活力迸發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
7月1日零時起,已獲批的香港私家車可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往來香港與廣東省,“港車北上”的政策紅利,將為粵港之間經貿和人文交流提供新動能。
“融入國家”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關鍵詞。一年來,由李家超擔任組長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已召開三次會議,聚焦討論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各個戰略,包括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香港與內地不同區域合作的工作進展、未來重點推進項目以及具體工作計劃。
新的變化正在發生:
一系列政策陸續出台——推出港股通人民幣櫃檯,啟動“北向互換通”,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粵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協議》《關於深化粵港金融合作的協議》等合作文件。
一次次往來頻密進行——2023年上半年,特區政府多次帶領各界人士到訪北京、重慶和大灣區內地主要城市;香港高中生陸續組團赴內地考察,預計到8月份至少有4萬名香港學生成行。特區政府教育局還宣布,每年會提供約10萬個名額,給予中小學生最少一次到內地交流的機會,以增強其國民身份認同、提升民族自信。
一個新角色日益鞏固——特區政府率團赴中東等海外地區進行商務考察,向當地推廣香港的商貿和投資機遇,並簽訂多份合作備忘錄或意向書;國際金融論壇香港中心揭牌成立,為包括內地人士在內的全球經濟和金融領袖提供更多對話交流機會;今年上半年香港兩度發行綠色債券,都創下當時亞洲區內同類債券發行金額的最高紀錄。作為“超級聯繫人”,香港正善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服務國家所需。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新一屆特區政府明顯提升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速度和力度。”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香港要更好地成為內循環“參與者”和外循環“促進者”,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大發展。
呼有所應 全力以赴改善民生
位於銅鑼灣摩理臣山道的香港首個青年宿舍,今年3月迎來了首批住戶。這個每月僅需繳付3800至4800港元不等租金的項目,為香港青年提供了輪候公屋或居屋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6月,從事金融行業的王小姐成功入住青年宿舍。她說,公寓內部設備很齊全,環境頗好,工作人員很親切,周圍交通十分便利。“非常滿意,切身體會到政府對市民的關懷。”
住房、就業、教育、養老……去年7月擺在新一屆特區政府面前的,是沉甸甸的民生考卷,破題箭在弦上。
居住問題久久為功。特區政府計劃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預計首4個項目的營運招標工作最快於2024年第一季度陸續展開;截至今年3月底,過去一年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較上一季縮短0.2年。
持續推動就業改善。特區政府推動境外交流實習計劃,包括恆常化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增加“青年內地及海外實習計劃”每年受惠人數,至2024年不少於4800人。
積極支持“老有所依”。“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在香港多區陸續啟動;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適用範圍獲得擴展;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6200個資助安老院舍宿位,增幅20%。
“新一屆特區政府的確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瓊說,特別是走訪基層家庭認真傾聽民意,並將其轉化為工作目標,這十分值得肯定。
“從改善市容到扶老助弱,特區政府迴應百姓關切、解決民生問題的效率很高,讓市民實實在在地受惠。”香港市民陳琴玲說。
固治保興 夯實和諧穩定之基
不到1個月,逾161萬簽名。香港社會各界對特區政府提出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於此可見。
“因為大家明白,只有確保國家安全,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才能令區議會重回服務市民、為市民謀福祉的正軌和初心,重塑後的區議會才是港人要的區議會。”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閻小駿說。
新一屆特區政府始終將維護和諧穩定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李家超在今年4月舉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上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
國安、港安、家安,社會各界紛紛行動。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籌辦的“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揭幕;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全港18區首次同期舉辦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首次舉辦“維護國家安全杯”和“紀律部隊推廣國家安全教育比賽”……
愛國,更成為香港管治隊伍的底色。
5月18日的立法會議事廳內,首場“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正在進行。特區立法會議員陳勇的發言台上,“愛國愛港 主流價值”的字牌格外亮眼。和他一樣,第七屆香港特區立法會的所有議員都秉持着同樣信念。
“新的治港者要愛國愛港立場堅定、管治能力突出、熱心服務公眾。只有這樣,才能以實際行動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基本法權威,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竭誠奉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說。
放眼前路,治港者們需要做的更多。
“特區政府將繼續本着為香港謀發展、為市民謀福祉的理念,從長遠考慮社會整體利益角度出發做實事。”李家超表示,“務求與大家一起追時間、追結果、追前列,共同建設一個安居樂業、更美好的香港。”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