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盤與咖喱有關的食物,都會讓人垂涎欲滴,幾乎沒有人能拒絕一盤純正的咖喱炒飯。
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研究顯示,咖喱中的薑黃素能夠防止並逆轉心髒肥大,從而恢複心髒功能。據英國《每日郵報》稱,黃色咖喱對男性性欲最有幫助,因其中含有肉蓯蓉。咖喱中含有辣味成分的香辛料,會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令人瘦身,所以是女人的摯愛,這種辣味還能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達到發汗退燒的效果。令人更為欣喜的是,咖喱還可以阻止癌細胞增殖,對預防癌症、特別是白血病效果明顯。
「香料總匯」
「咖喱」一詞源於印度的塔米爾語————Curry或Cari,中國人翻譯為「咖喱」,意指將多種香料一起烹調的過程。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膻味,故以多種幹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很好。「masala」亦為印度版咖喱的普遍叫法。
「香料總匯」是人們對咖喱的「尊稱」,香料之間多種彼此沖突而又相互和諧的口味的感覺,是咖喱的特色。咖喱被印度人稱為「生命香料」、「印度黃金」,在日本被譽為「醬汁之王」;藏語中,咖喱飯被稱為「香寨」,一般是在每年藏曆初一的晚上吃。
各國咖喱特色
咖喱的鼻祖:印度咖喱。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薑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鮮並香的泰國咖喱。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使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平和清的馬來西亞咖喱。用椰漿減低辛辣和提升香味,味道比較平和,且用月桂葉、羅望子、香芋等多種香料,辣中帶清潤之綿和,充滿南洋風味。
溫和清香的新加坡咖喱。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雷同,味道淡而香。此外,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大眾化。
濃香的斯里蘭卡咖哩。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曆史,由於斯裏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裏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
順便說一下,在日本吃咖喱比較特殊:現將把咖喱放在冰櫃裏放上一晚上,第二天吃飯的時候再吃,且咖喱是在煮好了菜才放進,這樣的咖喱味道才是到達了極致,且表象也較比其他地區的咖喱更為絢麗,粘稠感和混沌感減少了很多。
咖喱的「靈魂伴侶」
咖喱飯後要吃奶酪 :咖喱的甜味並沒有加糖完全是由洋蔥而來,而洋蔥的甜味屬於寡糖,不易被胃腸吸收而產生氣體(蕃薯也是寡糖,所以吃蕃薯容易「排氣」),在咖喱飯後吃奶酪,能幫助消氣,可緩和咖喱的辛辣感。
咖喱飯後須配冷飲料 :咖喱中的香辛料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身體會有微熱感,水飲料是享用香辛料理的同時最棒的搭配,也可緩讓舌頭的辛辣感。
食咖喱 得健康
不少人每天補充維他命,但是新近科學界卻表示:許多人愛吃的咖喱,天然美味,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與癌症。許多食神則總結了咖喱的三大好處:促進食慾、促成發汗、排毒。
傳統和現代醫學認為咖喱具備優質的醫療效果:
- 在印度和中國的傳統醫學臨床治療上,最主要的是利用咖喱中薑黃素的作用:外敷用來治療膿腫創傷;內服通常針對肚子脹氣、黃疸、胃痛等症狀。
- 咖喱在預防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還有癌症等棘手疾病上,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薑黃素可減少變性蛋白在我們腦中神經間的沉積,避免神經細胞受損所造成的記憶力喪失和混亂。」
- 咖喱可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降低脂肪酸、減少血栓,國內外也已普遍支持這樣的論點。
阻礙癌細胞生長和轉移
現在醫學界也針對「咖喱可否減少癌症」作了許多研究,其中咖喱可預防癌症的研究較多,而咖喱會致癌的研究相對少很多。專業人士陳惠文分析:癌症是不正常細胞過度增生,薑黃素本身就可以抑制不正常細胞過度增生;薑黃素可減少癌症轉移的機會;在癌症標靶療法上,薑黃素會抑制癌細胞特別的一些酵素,這些酵素會造成細胞的增生和轉移。
最宜搭配哪些食材?
建議搭配抗氧化的食材更好,如花椰菜、胡蘿蔔、洋蔥、蕃茄等,既美味又健康。如果以主食類來說,加點牛肉,含鐵量高,抗氧化功能較好;如果擔心膽固醇問題,可選擇雞肉和海鮮。
不適合吃咖喱的人
畢竟咖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除了不可頻繁吃,還有一些人是根本不適合吃的。咖喱通常加了辣椒、胡椒,對於腸胃炎、胃潰瘍的人會造成刺激;會促進子宮收縮,婦女懷孕期間要節制;會刺激膽囊收縮,膽結石患者不適合吃;咖喱還會抑制血小板凝結,罹患血液凝結疾病的人最好避免食用。